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2.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345838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秦朝暴政;大泽乡起义的过程;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的巨鹿之战;刘邦进逼咸阳和秦的灭亡;楚汉之争及其后果。2.能力与过程:从众多的史实中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爱国、爱民的教育,体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统治的经过。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三、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预习本课并收集与本课有关资料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上节课我们学过,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他们骁勇善战,经常南下骚扰,(提问)

2、:是哪个民族?当时的统治者为了抵御匈奴,派大将军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为了修筑长城,每年都要征发几十万人,因为劳累和饥饿,数以万计的人死在了长城脚下,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谁建立的,那一年建立的,都城在哪里?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那些措施?师: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自认为功劳盖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嬴政就取了一个皇和帝字,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能够千秋万代统治下去,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农民起义是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短命的王朝之一,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板书课题)一、 秦的暴政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阅读秦的暴政

3、一目,归纳秦的暴政表现在那些方面?(1)赋税和徭役繁重多媒体出示秦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等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要修这些规模宏大的建筑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出示数据材料: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50万,南戍五岭50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70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计算:秦朝全国总人口有2000万人妇女人数有1000万人男子中的老弱病残、小孩650万人青壮劳动力还有多少?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耕田种地的还有多少?通过计算让学生感同身受,不到50万的人口,需要种地养活2000万人。思

4、考: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3、以上图片和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答出赋税徭役的繁重情景: 当时在秦朝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 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由此情景引出秦朝的刑罚(2)刑法的严苛死刑:坑杀、腰斩、车裂、醢(音海,即剁成肉酱)等十多种肉刑:割鼻、断腿、挖膝盖等秦法还规定:族诛 连坐等(3)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

5、民处于无法生活的境地。中国有句古话,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样终于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让学生知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二、秦末农民战争1、陈胜吴广起义(播放视频)多媒体出示自主学习框架,播放视频时注意找到起义的时间、原因、口号、经过、结果。并根据幻灯片提示,填写完整。出示陈胜吴广起义的地图,标出地图中的关键地理位置,请学生根据地图复述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师生一起总结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探究:有人说“秦末农民战争是因为那场大雨如果天不下雨能按期到达,就不会有起义,秦朝

6、就不会灭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主思考:陈胜、吴广直接领导的起义失败了,秦末农民战争就此结束了吗?通过阅读教材,学生知道,不仅没有结束,大泽乡起义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那么在这之后,是谁又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最后一框“刘邦项羽起义。”2、刘邦项羽起义(1)巨鹿之战学生讲解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故事,知道这次战役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并歼灭秦军主力。(2)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入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三、楚汉之争出示项羽、刘邦图片,教师通过微课讲解楚汉之争故事简介。最终刘邦胜利,引导学生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五

7、、板书设计一、 秦的暴政1、 刑法的严苛2、 赋税徭役的繁重3、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二、秦末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的起义2、项羽刘邦的起义三、楚汉之争(帝位之争)六、课后反思本课内容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很多,如秦的暴政中的阿房宫、骊山陵墓及相关的兵马俑、修长城、各式各样的残酷的刑法,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及与他们有关的人物、事情等,这些内容很多,且都是很多学生很感兴趣的。这就使上课时的选材产生了难度,不讲吧,会使学生索然无味,讲吧,又会显得太多,而且不能很好地突出重点与难点。如何才能适量地讲述,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在设计时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利用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我把

8、全节课分成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学生表演与补充故事,让学生既能乐于学习课文知识又能知道更多的课外知识;第二部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配以相互间的提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相互的问答中感受提问的乐趣和体验成功的喜悦;第三部分:讨论探究,很多学生对刘邦与项羽的故事都会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因而对他们的故事和老师的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了很大的好奇心,因而在讨论时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热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中学习历史知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且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不过,这课的设计也存在着不足:能利用上的影音资料有限。虽然我准备了一些关于这个时期的影音资料,但最后利用上的不多,这也许是一件较为遗憾的事情吧。在以后的课的设计中,我要努力实现影音资料与课堂教学的相统一,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丰富,学生学得更有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