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必修三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课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338641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静-必修三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彭静-必修三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彭静-必修三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静-必修三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课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理导学案高二文科 主备彭静 审核刘玉华 时间2012.11必修三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课时)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美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种新型模式【学习重点】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四、美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4-55,完成下列内容:1. 问题2. 对策【知识广角】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种模式(1)有机农业:指一种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

2、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生态农业:指在农业生产中,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业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3)节水农业:除了采取节水型灌溉措施外,还要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从水源通过输水、配水、灌水直到作物耗水过程中水的损失,提高单位用水量的产值和产量。它包括农业水资源评价技术、农业水资源开发技术、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生物化学节水技术

3、以及农业管理范畴节水技术等。(4)精确农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在机械化基础上,将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传感技术进行集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科技,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目的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5)“处方”农业:滥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土壤、水源,危害人体健康等,为了给农作物合理施肥和治病就要有农技师给农作物来开处方,然后按方配药。另: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较互

4、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狭义立体农业指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如中国云南、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等地的立体农业均甚突出。这里种植业一般多分布于谷地和谷坡,山地为天然林,间有草地,林线之上为天然草场,具有规律性显著、层次分明的特点。 广义的立体农业指根据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特性及其对外界生长环境要求各异的特点,在同一单位面积的土地或水域等空间,最大限度地实行种植、栽培、养殖等多层次、

5、多级利用的一种综合农业生产方式。如水田、旱地、水体、基塘、菜园、花园、庭院的立体种养等;林地的株间、行间混交和带状、块状混交等;水体的混养、层养、套养、兼养等均属之。以中国珠江三角洲的桑基、果基、蔗基鱼塘等为典型,具有多层次、多级利用的特点。【当堂练习】1完成教材P57 T3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2)区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 D华中地区(3)、区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其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优越自然条件是什么?(4)区除种植谷物外,还轮种牧草和麦类,近年来又轮种大豆,并用这些农产品加工成精饲料来发展养畜业。试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合作探究】请就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它的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举例。(该题只258班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