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育苗技术.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336395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扦插育苗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扦插育苗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扦插育苗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扦插育苗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扦插育苗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扦插育苗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扦插育苗技术.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扦插育苗技术茶树扦插育苗是利用茶树枝茎营养器官,在一定外界条件下进行繁殖,使之成为一个能独立生活的植株,是无性系繁殖的一种形式,也是当前良种繁育广泛采用的一种育苗方法;扦插育苗繁殖具有能较好的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遗传性比较稳定,繁殖系数高,单位面积内育苗数量多,土地利用率高,繁殖材料来源广,成龄茶树枝条、更新后的茶树枝条、修剪下的幼龄枝条均可利用,繁殖季节长,克服了结实率低和不结实品种的繁育;同时扦插育苗扦插后发根快,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生长旺盛,可提早成园等特点。无性系扦插苗与有性群体茶苗比较而言,除具有以上的优点外,还存在不足,无性系扦插苗在扦插定植初期12年根系浅,抗旱能力弱,繁殖技

2、术条件高,(如对枝条选择、切口、留叶量、水分、光照等要求严格),花费劳力和育苗成本较高,储存运输不便等。一、采穗园的培育管理采穗母树园,要选择性状突出,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茶树品种园,要保持品种的纯度。采穗园的管理与采叶茶园基本相同,但是在修剪和施肥上又有其特点。扦插发根快慢、成活率高低除与品种特性、扦插时间、剪穗插穗技术、土壤性状和苗圃管理有关外,还与采穗园的管理好坏、枝条质量密切相关。为了获取较多的枝条用作插穗材料,必须对采穗园加强管理,采穗茶园要隔年进行足施一次基肥,以油饼、绿肥、厩肥和堆肥为主,每亩配施钙镁磷肥50Kg,于冬季结合中耕时施入。在每次采穗前510天内进行一次追肥

3、,以保证母树养分供给及下季剪取枝条的产量、质量的提高。追肥以速效肥类为主,同时配施磷钾肥。在采穗前35天左右可喷施叶面追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采穗养分充足,对扦插发根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防止病虫害枝条带入苗圃而进行喷施一次广谱低毒长效农药。二、育苗地块选择及整理育苗地块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水源好,避风向阳,便于排灌的地方,同时苗圃地要尽可能靠近所建设的茶园,以最大限的降低茶苗运费,减轻茶苗在运输过程中的损伤,缩小地域气候差异,对提高茶苗移植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地块选定后,清除杂草、石块、整理苗床,苗床宽1.21.3m为宜。裸(地)苗扦插的苗床,首先在苗床上浅耕510cm,利用熟化层进行

4、细作,施入底肥(厩肥、堆肥等,配施磷钾肥、三元复合肥),与整碎的熟化层充分混匀,在苗床上均匀耙平,然后在上面均匀铺5cm左右的心土(无菌土),稍加压实、平整,筑紧苗床四周即可。目前,为了提高移植成活率,培育壮苗,广泛推行营养袋育苗,营养袋育苗与常规裸(地)苗比较,在增加根系、根重、移植时减轻根系损伤、定植生长快、移植成活率高等方面均占优势。营养袋一般使用812cm和1015cm两种规格,但是无论使用那一种规格的营养袋,在装袋过程中,上部心土(无菌土)的厚度不能低于4cm,一般要求在45cm;首先装入配好的营养土(营养土配比与裸(地)苗配施相同,再装心土(无菌土),使心土装平营养袋口,且不宜过松

5、过紧;心土如果过粘,要适量加入砂(砂要无污染),保证心土层的通透性能。营养袋装好后放入苗床,要放直稍加挤紧即可。三、穗条的选取和剪穗穗条要选用腋芽饱满,叶片完整,无病虫害,生长健壮,当年生的木质化和半木质化成熟的新稍。扦插的枝条并不是越粗越好,越老越好,主要是要看枝条所处的生物学年龄时期,一条成熟的枝条根据树皮的颜色来区别生物学年龄可分为四个枝段,即基部灰褐色的枝段为麻杆枝段,其上红色段为红色枝段,红色枝段上边青色部分为青杆枝段,青杆枝段的上面是绿色枝段,俗称顶稍。青杆枝段的短穗腋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适中,叶片抗灼伤和光合作用能力强,因而愈合快发根强,苗木地上部分生长也快,是适宜于扦插的枝段,红

6、色枝段木质化程度偏老腋芽不够饱满,有的还处于休眠状态,叶片抗灼伤能力梢差,但是红色枝段抗腐烂,枝条中养分含量丰富,选取的短穗多;因此在我县大叶系列品种扦插育苗中红色枝和青色枝是剪取短穗的主要枝段;顶稍也可以剪取短穗,特别是形成驻芽的顶稍,只要木质化程度适中,可剪成23个半叶的短穗发根、成苗都快;灰褐色的枝段由于组织老化,不易发根,同时腋芽瘦弱不易萌发,所以不宜选用。为获取更多的红色枝条和青色枝条,应及时剪采繁育。枝条的采集要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或阴天进行采集,采下的枝条应立即进行剪穗,并且力争当天剪穗当天扦插完,不宜使切口暴露时间太长,应边剪(削)边扦插;若不能立即扦插或需要长途运输,应摆放在阴凉

7、潮湿的地方,并注意及时撒水,保持枝条的新鲜。短穗的剪(削)取,一般要求短穗长2.53cm,一个节剪一个插穗,如果节间过短,可以两个节剪一个插穗,剪去下边一片叶;短穗剪取过短,则在扦插时插入土壤的深度过浅,在撒水时容易被水冲起及冲摇而破坏插穗与土壤的亲和力,同时及易失水死亡,因此不利于管理;短穗剪取过长,则在扦插时插得深度而容易与营养土接触,切口容易被细菌感染和肥料侵蚀而死,同时扦插过深,土壤热效应随深度而反比下降,发根时间随之延长。剪(削)取方法是大叶形或长叶形的叶片剪去1/2,中小形品种叶片剪去1/3,叶片的剪口与主脉呈“T”字型,插穗茎杆呈马蹄型(45度角剪取),剪口方向与叶片伸展方向一致

8、,且上下剪口平行,剪口必须平滑,不带皮、不破裂、腋芽、嫩稍无损伤。四、扦插方法在扦插前,把苗床(袋)的土壤充分淋湿,土壤含水量达9095%左右,并搭好遮阴棚架,高棚的则铺好遮阴网,待水下渗土壤不沾手时即可进行扦插,边扦插边铺盖遮阴,不能被太阳光直射,同时进行淋水,一方面可以冲刷掉叶面沾附的泥土,另外可以增强土壤与插穗的亲和力。地(裸)苗扦插时,扦插密度以插穗的叶片前后左右不重叠,叶片方向一致即可。袋苗扦插以每袋扦插一个插穗即可,如果有条件,插穗充足,可每袋扦插二个插穗,在移植时,每袋双苗可提早成园,提高单产,扦插时要注意插穗前端不能接触袋壁或钻出袋壁外。扦插深度以叶片不紧帖土壤,腋芽和叶柄露在

9、土面为宜,扦插角度可根据叶片着生情况微斜或直插,叶片正面朝阳一致。如有条件,在扦插前对枝条和插穗进行处理可提高愈合发根,使根系发达而成苗迅速,减轻管理劳力,还可以提高扦插发根率低的品种的成活率。枝条处理可在剪采枝条前57天对母本园进行喷施30PPm的增长灵和50PPm浓度的2.4D溶液或80PPm的a奈乙酸有较好的促进发根效果,而且方法简单易行,每亩喷施量为200250Kg配制液;另外可在苗床(袋)的无菌土表面喷施生长素,如80Ppm的a奈乙酸500ml/m等同样有效,在扦插后生长素可随水分一起被插穗吸收,且持速时间长;其次,采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增产灵、生根粉2.4D等生长素进行插

10、穗处理,均有较好的效果。五、扦插时间在永德县一年四季都可以扦插,但是以效果看,不同季节扦插的效果不同,所投入的劳力,苗圃管理时间等不一致,此将不同季节扦插的特点作予下介绍。1、春插:在23月份扦插的称为春插,是用上年秋稍作为插穗;秋枝经过越冬和早春低温及干旱的影响,枝条鲜嫩度差,木质化程度偏老,因此,扦插后要经过一段时间加强管理,才能正常生长,加之该季节扦插环境干燥,稍一疏忽,插穗就会失水而死。春插的茶苗苗龄足,管理规范的在移植时苗壮,但是要到第二年雨季才能出圃定植,管理时间过长,投入的劳力增加,从而投资成本加大。2、夏插:在56月份扦插的称为夏插,是用春枝作为插穗进行繁育,夏插期间正直雨季,

11、虽然可以减少的劳力,但雨水过多时易受涝害,有时会出现暴晴或暴雨,不便管理,时晴时雨又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影响扦插成活率。3、秋插:在79月份扦插的称为秋插,秋插是用夏枝作为插穗进行繁育,夏枝生长旺盛,生长期长,用材充足,扦插成活率高,茎叶长势好,生长快,来年雨季即进行移植,在苗圃地中占地时间短,苗龄适中,苗期也利于管理;因此,在永德县区域内,秋插是最适宜的扦插繁育季节。4、冬插:在1012月进行扦插,气温低,扦插后发根慢,同时腋芽处于休眠状态,要到来年开春后温度升高才开始萌发,当年移植,茶苗苗龄不足,长势弱,抗逆性差,移植成活率低,而到第二年移植,在苗圃地中管理时间过长,管理难度和劳力投入

12、随之增大;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和促进茶苗根系、茎叶生长,必须采用薄膜棚等措施进行增温,也增大了管理难度和劳力投入,投资成本加大。六、扦插苗圃管理从扦插到成苗出圃移植的整个过程,是有一系列环节密切联系组成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如果某一环节或措施失误,就有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失败;如在发根前后,扦插苗遭受日晒、病害、涝害等死亡,越冬时遭受霜冻、冬旱危害等等,因此,扦插后必须加强管理,是提高茶苗出圃率,促进苗木生长,培育壮苗的关键。1、控制湿度插穗发根前,主要靠茎的输导组织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当气温升高和空气湿度低时,插穗和土壤中水分蒸发加快,严重时会引起插穗萎谢,所以苗圃要经常撒水

13、或进行浇灌,保持土壤湿度的相对平衡,但也不能过多,否则使土壤温度下降,影响插穗发根,同时会导致涝害,切口腐烂死亡,因此浇水要合理。浇水要根据扦插的不同生长阶段、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合理控制。在一般情况下,插穗愈合生根前,湿度应当适当高些,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90%左右;除雨天外,每天淋水12次为佳;插穗愈合生根后,土壤持水量保持在80%左右;当茶苗普遍长到510cm左右高时,已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此时土壤持水量应控制在70%左右。在风口或温度高的水分容易散发的地方,淋水要充分,适当增加淋水次数,随时对蒸发的水分进行补给。低温季节,淋水次数和浇水量可适当减少,但总的要求保持土壤稳定的湿度。淋水要注

14、意水质,做到不浇浑水或被污染的水。2、适度遮荫阳光是插穗发根和幼苗生长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完全缺光时,叶片会发生生理病变而脱落,直至死亡。然而插穗在无根或少根阶段,缺乏忍耐强光和高热的能力,只宜在漫射光或散射光中生长。因此,苗圃要进行适度遮荫。目前各地使用的适度遮荫用材也较多,如用竹帘、衫木、麦杆、玉米杆、干草扎片等等,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大多都是使用遮荫网进行遮荫;无论使用那种材料进行遮荫,遮光度都要结合扦插的品种、气候、季节及不同发育阶段对光照的不同而进行,一般要求遮光度在5070%左右。遮荫棚的搭建有高平棚、中平棚、低平棚(矮棚)之分。高平棚与中平棚高1.52m,具有管理方便,土

15、地利用率高的优点,但是具有雨点冲击力大,溅起的泥土易沾染叶片,用材大、温度低,抗风性能力差的缺点。低平棚(矮棚)高3040cm,遮荫效果好,具有增温效应,水从网(帘)上淋下,水冲击力小,防风效果也较好,但不便于管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利用遮荫网进行遮荫时,把遮荫网的直边(长边)中的一边用扎丝固定丝,另一边和宽边用铁钩勾挂,使遮荫网揭开和遮盖方便,因此克服了低平棚不便于管理的缺点,便于管理,又可延长遮荫网的使用寿命。3、除草、除花蕾杂草是与幼苗争夺水、肥和阳光的敌人,又是病虫引发和躲藏的根本场所,因此,在苗床上的杂草要随时拔除,做到除小、除尽。如果杂草长大后清除,易损伤茶苗根系及带动插穗,甚至把

16、整个插穗带起,遇到此情况时,要将左手五指伸开,轻按住插穗根部和其周围表土,使杂草从食指和中指间拔出,以最小程度避免幼苗根系损伤和被带起;每次除草后要进行淋水,使在除草时带动的土壤回位,否则被带动的土壤过疏松,空隙大,不利于水分的保持,同时在除草时被损伤的幼苗根系及时得到水分供给,愈合快,减轻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在插穗上出现花蕾,要及时摘除,插穗本身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弱,其本身要消耗部分养分,同时又要供给营养生长,如果生殖生长出现,而生殖生长所需的养分又大,那么营养生长部分就会停止生长,甚至会出现营养不良而死亡。因此,在插穗上出现花蕾,要及时摘除,以保证营养生长所需养分的供给。4、病虫害防治扦插苗圃的环境比较荫湿,容易发生病虫害,通常在扦插初期罹病率为10%左右,在中、后期茶苗受旱害或冻害后也易续发病害。常见的叶部病害有云纹叶枯病、炭疽病、轮斑病、赤叶病等,如果遮荫、浇水及其他管理措施合理,病害可相应减轻。防治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