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诊断学基础复习重点概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335644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诊断学基础复习重点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医诊断学基础复习重点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医诊断学基础复习重点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医诊断学基础复习重点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医诊断学基础复习重点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医诊断学基础复习重点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诊断学基础复习重点概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诊断学基础重点一、名词解释1. 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C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C,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2.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 C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 2 C, 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3. 三凹征: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 性喉鸣。三凹征主要是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常见于喉部、气管、大 支气管的狭窄及阻塞,如喉梗阻。4咯血: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5呕

2、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 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6.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7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 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到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8. 意识模糊: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 活动,但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9. 昏睡: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 (如压迫眶上神经,摇动患者身体等)可被唤醒,

3、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10. 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出现痛苦 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以存 在。11. 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12. 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 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13. 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 治经过。14. 脉搏短绌:脉率少于心率,节律绝对不齐。见于房颤、频发早搏。15. 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 130mmHg舒张压小于

4、85 mmHg16. 高血压:在安静、清醒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三次非同日血压的收缩压值达 到或超过140 mmHg和(或)舒张压达到 90mmHg即可认为有高血压。17. 高血压的分级: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 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3级咼血压(重度) 180 11018.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多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19. 皮下出血根据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分为:小于2mm称为瘀点,35mm称为紫癜,大于5mn称为瘀斑,片状出血并伴有

5、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20. 正常淋巴结:正常情况下,淋巴结较小,直径多在0.20.5cm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毗邻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亦无压痛。21. 正常瞳孔:瞳孔是虹膜中央的孔洞,正常直径为3 4mm。22. 瞳孔缩小:瞳孔括约肌收缩,是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见于虹膜炎症、中 毒(有机磷类农药) 、药物反应(毛果芸香碱、吗啡、氯丙嗪)等。23. 瞳孔扩大:瞳孔扩大肌收缩,是由交感神经支配,见于外伤、颈交感神经刺激、青光眼 绝对期、视神经萎缩、药物影响(阿托品、可卡因)等。24. 调节反射:嘱病人注视一米以外的目标(通常是检查者的示指尖),然后将目标迅速移近眼球(距眼球约

6、 510cm),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调节反射。25. 辐辏反射:嘱病人注视一米以外的目标(通常是检查者的示指尖),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 510cm),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辐辏反射。26. 颈静脉怒张:在坐位或者半卧位(上半身与水平面成 45)明显见到颈静脉充盈,称为 颈静脉怒张。见于右心衰、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27. 肝- 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手压迫肿大的肝脏,颈静脉充盈明显,叫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提示肝脏淤血,是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早期征象之一,亦可见于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28. 呼吸过速:指呼吸频率超过 20 次/

7、分。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 衰竭等。29. 呼吸过缓:指呼吸频率低于 12次/分。呼吸浅慢见于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和颅内压增高 等。30. Kussmaul 呼吸:又叫酸中毒大呼吸。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时,常见到呼吸加深加快,称为 Kussmaul 呼吸。3 1 .潮式呼吸:又名陈施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 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周期可长达30 秒至 2 分钟,暂停期可持续 5 至 30 秒。32. 间停呼吸:又称比奥( biots )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 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

8、始的间停呼吸。33. 支气管呼吸音:为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颇似抬 舌后经口腔呼气时所发出的“ ha”的音响。该呼吸音强而高调,吸气相较呼气相短。正常 人于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六七颈椎及第一二胸椎附近均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其他部 位听到为病理现象。34. 干啰音: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 所产生的声音。特点:吸气、呼气均可听及,但以呼气末明显,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 易变换。35. 湿罗音: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 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吸气末较为明

9、显,部位恒定,性质不易变。36. 猫喘:震颤为心脏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 似,又称猫喘。37. 五个听诊区:1.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2.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3.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又称 Erb区;5.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38. 奔马律:是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张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常存在的心律增快,额外 心音与原有的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故称奔马律,是心肌严重损害的体征。39. 开瓣音: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声,位于第二心音后0

10、.07秒,见于二尖瓣狭窄而瓣膜尚柔软时。40. 心音分裂:当S1或S2的两个主要成分之间的间距延长,导致听诊闻及其分裂为两个声 音即称心音分裂。41. 逆分裂:又称反常分裂,指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吸气时分裂变窄,呼气时变宽。42.6级杂音:一级:最轻,特点:很弱,需要在安静环境下仔细听诊才能听到,易被忽略。震颤:无二级:轻度,特点:较易听到,杂音柔和。震颤:无三级:中度,特点:明显的杂音。震颤:无四级:响亮,特点:杂音响亮。震颤:有五级:很响,特点:杂音很强,向周围甚至背部传导。震颤:明显六级:最响,特点:杂音震耳,即使听诊器稍微离开胸壁也能听到。震颤:强烈43. 奥-弗杂音:即Aust

11、in Flint杂音,在心尖部听到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称为奥-弗杂音。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44. 格-斯杂音:即 Graham Steel杂音,器质性病变少见,多由肺动脉扩张引起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产生舒张期杂音,称为格-斯杂音。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等,伴明显肺动脉高压。基本病变表现听诊部位Austin Fli nt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相对性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区Graham Steel 杂音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区45.交替脉:是节律规则而强弱交替的脉搏,必要时嘱患者在呼气中期屏住呼吸,以排除呼 吸变化所影响的可能性,为左室心力衰竭的重要体征

12、之一,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 心梗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46. 奇脉:又称吸停脉,是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系左室搏血量减少所致。常见于 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亦可见于喉部狭窄和重度支气管 哮喘等情况。47. 水冲脉:脉搏骤起骤降,急促而有力。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甲亢、严重贫 血、动脉导管未闭等。48. 周围血管征:由于脉压增大所致,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表现为颈动脉搏动增强, 水冲脉, 毛细血管搏动征,枪击音和杜柔双重音等阳性体征,可统称为周围血管征阳性。亦可见于发热、贫血及甲亢等。49. 阑尾压痛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嵴连线中、外1 /3交界处。

13、50. 墨菲氏征阳性:在吸气的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称Murphy征阳性。51. 肾区压痛点:当肾脏或尿路有炎症或其他疾病时,可在相应部位有压痛点。1 季肋点(前肾点)第10肋骨前端,右侧稍低,相当于肾盂位置。2上输尿管点:在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3.中输尿管点:在髂前上嵴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4.肋脊点:背部第12肋与脊柱的交角的顶点。5肋腰点:第12肋与腰肌外缘的交角顶点。52. 移动性浊音:检查者自腹中部脐平面开始向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板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

14、移动。同样方法向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以核实浊音是否移动。这种因体位改变而出现浊音区移动的现象,称移动 性浊音。53. 正常肠鸣音: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频率、声响和音调变化较大,餐后明显,休息稀疏而微弱。54. 肠鸣音活跃: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达到每分钟10次以上,但音调不特别高亢,称肠鸣音活跃。55. 肠鸣音亢进:肠鸣音次数多且响亮、高亢,甚至成叮当声或金属声,称肠鸣音亢进,见 于机械性肠梗阻。56. 肠鸣音减弱:肠壁蠕动减弱,肠鸣音减弱,或数分钟才听到一次,称肠鸣音减弱。57. 肠鸣音消失: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未听到肠鸣音,称为肠

15、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58.12对颅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位 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畐y神经,舌下神经。59. 林内试验:即Rinne试验,又称气导骨导比较试验。将振动的音叉柄部紧密放置于受试者一侧乳突部,受试者可听到振动的声音(骨导),当受试者表示声音消失时迅速将音叉移至该侧外耳道口 1cm处(气导),如仍能听到声响,表示气导大于骨导,即林内试验阳性。60. 韦伯试验:即 Weber试验,将振动的音叉柄部紧密放置于受试者颅中线前额处,正常人 两侧耳骨导听力相等,骨导声响居中。传导性耳聋病侧声响较强,为阳性。感音性耳聋健 侧声响较强,为韦伯试验阴性。正常耳传导性耳聋感音性耳聋Rinne试验:气导骨导:气导 骨导气导骨导Weber试验居中患侧音响较强邙日性)健侧音响较强(阴性)61. 假性球麻痹:为中枢性延髓痹,病变部位在双侧皮质脑干束,表现为强哭强笑,咽反射 存在,无舌肌萎缩。62. 浅感觉: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63. 深感觉:包括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