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335602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铁路修到拉萨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目标:1认识并读准“妖、娆”等14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废寝忘食”、“杯水车薪”等词语的意思。2能根据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们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建设者们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教学重难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前准备:搜集、了解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一谈歌赏图,揭示课题。1听过天路这一首歌吗?(出示歌词),歌中所唱的天路指的

2、是什么?(青藏铁路)2揭题,读题。通过课前预习,你对青藏铁路有哪些了解?3读句:“一条长长的“铁龙” 到达雪域圣城拉萨。”(配地图了解)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借助学习提示的帮助进行学习。自由读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内容?2交流(遇到困难、战胜困难)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一)面对困难部分:1默读课文,想想筑路大军们遇到了哪些困难?2交流:读出课文中句子,再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看谁有能概括成一个词。(难以控制施工温度、天气恶劣、极度缺氧)3风火山隧道只是整条铁路的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它来写呢?(带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冻土”)由此可见,修筑铁路面临的困难是

3、非常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困难,有感情地读一读。(练读,随机交流)“风火山一带经常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你在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情景?结合理解:撕扯 七零八落 不翼而飞 劈头盖脸“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理解“杯水车薪”(从字面了解到在文章中的意思,想象缺氧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资料介绍:风火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这里平均海拔4900米左右,年均气温-7,寒季最低气温达-41,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喻之为“生命禁区”。4根据题目,作者为什么不重点描写修路的过程,却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遇到的困难呢?(学习写法:侧面描写)(二)战胜困难部分:1面对困难

4、,筑路大军们又是怎么做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找到喷射的最佳温度、奋勇作战、建成高原制氧站)3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部分读给大家听。(练读,随机交流)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昼夜”“反复”),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理解“废寝忘食”,想象科技人员是怎样废寝忘食地工作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写法指导:如果说刚才遇到的困难是侧面描写,那么现在的克服困难就是(正面描写)。(三)补充资料:生命禁区的早晨四理

5、清文路,升华情感1正是建设者们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有感情地朗读)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请你找出一共有几次,读一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3交流:(贯穿全文,起了连接作用,体现了筑路大军的强大决心,更是对我们所拥有的智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自豪。)4如果你就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看着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5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给西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们。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他们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生动笔写,交流)五课后作业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板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难以控制温度 遇到困难 天气恶劣 极度缺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