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二第2单元 课时1.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33557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必修二第2单元 课时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必修二第2单元 课时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必修二第2单元 课时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必修二第2单元 课时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必修二第2单元 课时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必修二第2单元 课时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二第2单元 课时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单元 课时1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空气质量的信息。这些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微粒 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C三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微粒 D稀有气体、氮氧化物、悬浮微粒 2.光化学烟雾是一次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发生光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含有臭氧、过氧硝酸酯等。下列有关光化学烟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化学烟雾具有氧化性B汽车尾气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之一C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没有危害D光化学烟雾一般出现在强日照条件下3.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2、 ( )ASO2与O2BNO2与NOCO2与N2DNO与O24.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不可能是 ( ) A N2与NO2的混和气体 B O2与NO2的混和气体C NO与NO2的混和气体 D NO2一种气体5.鉴别NO2和溴蒸汽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B、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C、用硝酸银溶液D、用蒸馏水6.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的是: ( )A.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

3、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氨和硫酸氨7.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水 ( )A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8.我国“神舟六号”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2 、H2O 、N2 、NO等,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生成NO2CCO2与NO反应生成NO2DNO与H2O反应生成NO2二、填空题9.电闪雷鸣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平均发生31516

4、0余次闪电,每当雷电交加之际,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10.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 (填编号)。 A破坏臭氧层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 C造成酸雨 (2) 在含Cu+离子的酶的活化中,亚硝酸根 (NO2)离子可转化为NO ,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1.地球外层空间存在臭氧和氧原子,该臭氧层的存在能吸收和阻挡太阳的有害强烈紫外线辐射,可是人为的大气污染物会破坏臭氧层,如

5、超音速飞机排放物中的氮氧化物(NO和NO2),它们和O3及O发生如下反应:O3+NONO2 + O2 ,O+ NO2NO+ O2。这两个反应反复循环,其总反应为: 。由此可见,氮氧化物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了 作用。三、推断题12.A、B、C、D都是污染空气有害气体。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气体呈黄绿色,它与A按等物质的量反应后溶解于水生成两种强酸;C是红棕色气体,它溶于水,生成一种强酸和无色气体D。则, (1)A、B、C、D各是什么气体? (2)写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参考答案1.A 2.C 3.D 4.A 5.C 6.A 7.D 8.B 9.N2+O2=2NO,2NO+O2=2NO2,2NO

6、2+H2O=2HNO3+NO10.(1)A、C (2)Cu+NO22H+ =Cu2+SO2H2O 11.O+O3=2O2 催化12.(1)A是SO2;B是Cl2;C是NO2;D是NO。(2) Cl2+SO2+2H2O=2HCl+H2SO4 2NO2+H2O=2HNO3+NO第2单元 课时2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 D.生石灰2.四支试管分别充满O2、NO2、Cl2、NH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流体的水槽中,发生

7、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NH3的试管是( ) A B C D3.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极易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硫 B.一氧化氮和氧气C.氨气和氯化氢 D.氯气和二氧化硫4.下列各种氮肥的主要成分中,含氮量最多的是 ( ) A.NH4Cl B.(NH4)2SO4 C.NH4HCO3 D.CO(NH2)2(尿素)5.限用一种试剂, 经过一次性实验就能鉴别下列四种溶液:Na2CO3、(NH4)2SO4、NH4Cl、KNO3, 应选用: ( ) A. AgNO3溶液 B.NaOH溶液C.Ba(OH)2溶液 D.盐酸6.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氨气通入稀

8、硫酸 NH3+H=NH4 B.稀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混合 NH4+OH-=NH3H2O C.碳酸氢铵和浓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NH4+OH-=NH3+H2O D.Cl2和水反应 Cl2+H2O=H+Cl-+HClO7.气体X可能由NH3、Cl2、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却不见沉淀产生。则有关X的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一定有HBr,可能有CO2 一定不含CO2 一定不含NH3、Cl2 可能含CO2、Cl2A.只有 B.只有 C.和 D.和 8.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9、()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D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剂9.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震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则a、b不可能是 ( ) A.a为HCl,b为H2ObaB.a为CO2,b为浓NaOH溶液bC.a为Cl2,b为饱和NaCl溶液D.a为NH3,b为浓NH4Cl溶液10.把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a L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bmol NaOH并加热,恰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需消耗cmol BaC

10、l2沉淀反应恰好完全,则原溶液中NO3- 的浓度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11.解释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1)取少量的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试管中出现白烟,试管口附近有“白霜”。 (2)向氨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3)一瓶无色气体打开瓶盖后,瓶口呈现出红棕色: 12.欲同时施用N、P、K三种化肥,下列组合中最适当的是: K2CO3 KCl Ca(H2PO4)2 NH3H2O (NH4)2Cl13.某气体可能含有CO、CO2、NH3、HCl、H2和H2O(g)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Ba(OH)2(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CuO(变红)和无水CuSO4(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物中一定有_,可能有_,一定没有_。14. NH3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氨水中所含微粒有:、 、 、 、 、_。15.某种白色晶体A与盐酸反应,产生无刺激性气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若在A的水溶液中加氢氧化钡溶液,并稍微加热,则析出白色沉淀C和无色气体D,D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固体A可生成水、B和D,而且B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以上事实,写出化学式:A是 ,B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