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汇编9篇_3.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335191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9篇_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9篇_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9篇_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9篇_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9篇_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9篇_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汇编9篇_3.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汇编9篇【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汇编9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p :毫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本节课是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教材中的例1采取让学生估计、测量、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然后利用学生尺让学生认识毫米,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些“好又多、易初莲花、海王星辰”等会员卡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做一做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进一步稳固深化了这部分内容。学习好本课的内容是以后学习长度单位、估测和实际测量的重要根底。学情分析p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

2、感受,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根底,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本节课学生并不生疏,从知识角度方面来讲有厘米、米的认识做根底,从经历角度来讲在每个学生的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可以说对此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程中尽可能多地经历数学交流的活动,使得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别人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教学目的:1、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展简单的换算。3、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4、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动手操作才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5

3、、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才能、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展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课前小研究、尺子、会员卡、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量一量。在二年级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吗?假如我们要量课室的长我们就要用到“米”作单位,假如要量课本的长我们就要用到“厘米”作单位,那好上次布置小朋友量书本的长度,请小朋友来汇报一下,课本长大约是 - 厘米,宽大约是 - 厘米,厚大约是 - 厘米。2师小结:我们发现数学书的长、宽、厚都不是整厘米数,实际上,在

4、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比拟准确的测量它,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汇报课前小研究。1、小组交流。2、个别展示。3、师小结:看来小朋友真棒!知道了“毫米”这么多知识,老师实在佩服大家!如今梁老师抽一些知识来讲,看看大家是否真得学懂了。二认识毫米,感知1毫米的长度1、请拿出尺子,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毫米吗?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2、指名到投影上来找毫米。师放大尺子生可能:一小格就是一毫米师:大家找的和他一样吗?恭喜你们找的很正确3、电脑演示小结: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许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5、1毫米指任意1小格这是1毫米长,这也是1毫米长。4、其实我们的1分钱硬币,它的厚度就是1毫米,还有“好又多、易初莲花、迪卡龙、海王星辰”这些会员卡的厚度也是“1毫米”,请大家量一量看看是不是。请你摸摸厚度,觉得1毫米怎样?很短如今请你像老师一样把会员卡这样捏住,然后再渐渐抽去,观察两个手指间的间隔 ,像什么呢?一条缝隙“1角钱和1元钱”是不是1毫米呢?请大家量一量。5、生活中的1毫米。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光盘、磁卡等6、考虑:生活中量什么样的物体用毫米做单位比拟适宜呢?师:在量比拟短的物体时,要用毫米做单位。需要量得比拟准确时,也需要用毫米做单位。如今我们看看生活中

6、有关毫米的一些知识。电脑演示7、既然毫米的用途这么大,如今让我们闭上眼睛,把1毫米的长度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吧!三认识1厘米10毫米。1、电脑演示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终究有这样的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为了数起来方便清楚,小朋铅笔指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2、有发现了吗?指名:1厘米里有10毫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几的?大家数出来的结果怎样?再指一两位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0毫米呢?梁老师也来选1厘米,咱们一起数好吗?3、怎么样? 1厘米正好是10毫米4、师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顺倒各一遍5、问:那么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6、

7、指一指:要求在尺子上指出“5毫米、7毫米、9毫米”,并说出为什么这么快能找出来?四测量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也知道了毫米和厘米大哥之间的关系,如今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测量问题。1、书本P22做一做。1独立完成。2交流汇报。3表扬填对者。2、测量每条线段长度以毫米为单位。1独立测量。注意测量的方法2指名汇报。三、稳固新知1、填上适宜的长度单位。1一枝铅笔的长约18 2教室的长约8 3一分硬币的厚度约1 4玲玲的身高为125 5大拇指的指甲长11 6小芳家到学校间隔 为200 7一条钥匙的长45 8一本数学作业本的厚约3 2、我会算。50毫米= 厘米 3厘米= 毫米100毫米= 厘

8、米 76毫米= 厘米 毫米4厘米3毫米= 毫米3、课外延伸。20xx年9月10日 星期三 天气:晴今天早晨,我从2毫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忙吃完早饭上学去。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拿出17毫米长的铅笔和8 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请学生把认为不恰当的地方进展改正。四、总结。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马上就要完毕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米厘米毫米。板书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假如你们有兴趣,还可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案 篇2

9、 教材分析p :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其教学的生长点是整数乘法。然而,“按整数乘法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那么需要经历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教材安排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在例1,考虑虚线框里三个箭头以及上面的“10”“100”的意思,扶着学生经历推理过程;第二次在“试一试”,让学生在三个箭头上面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竖式的积,独立进展推理。在两次探究以后,比拟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根底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学情分析p :进展小数乘整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0、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展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根底;学生有了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积、商的变化规律,以及小数乘整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等根底,就有利于学生完好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进步应用四那么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目的:1.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那么2.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才能3.使学生进一

11、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络,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纯熟的进展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页例3、例4及课堂活动。【教学目的】1.能用三角形、长方形等一些根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2.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才能和创新思维。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一些组合图形。【教学过程】一、引出问题老师:小朋友,

12、你们听说过七巧板吗?学生可能有的说听过,有的说没有这里有一段录像,介绍了关于七巧板的有关情况,我们一起看一看。把教科书第36页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播放完后,让学生理解七巧板的情况,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根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拼组合图形。老师:看了刚刚的录像,你知道些什么?学生答复后,老师指出: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可以拼成一些有趣的图形,想试一试吗?板书:拼组合图形。二、自主探究1、看一看,拼一拼老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1中的树、鱼、帆船图。老师:这些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发表意见后老师指出:其实,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些根本图形的组合,你能想象出它们是由哪些根本的图形组合

13、的吗?请用你们的图形拼一拼。学生独立拼,拼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学生拼的不一定与教科书上的完全一样,只要学生说得出道理,看起来又像就可以。2、拼一拼,说一说老师:生活中你喜欢哪些动物?学生自由说一说。老师:想象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形状的?学生闭眼自由想象。老师: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拼出来吗?请试一试吧。学生先独立拼,拼好后与同伴交流,说一说拼的组合图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图形。全班交流时,老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拼的图形像什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进步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三、课堂活动1完成第37页第1、2、3题。2拼图比赛:我心中的航天飞机。四、课堂小结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14、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总结。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47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4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2.经历区分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开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3.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具学具: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单元主题图、例1图、中国地图。教学过程:一、拍手活动,引入课题师生边拍边说: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老师:我们刚刚拍手时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学生:上下、左右、前后。老师:你知道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吗?学生

15、:东南西北。老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利用这几个方向来描绘事物所在的位置。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4个方向。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教学地图上的东、南、西、北1出示书中第50页中国地图。老师:在地图上怎样识别东南西北呢?谁会看地图?会看地图的学生举手 课件中内蒙古自治区整块闪动老师: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的哪一方?谁知道?学生: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北方。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是看了电视后知道的。老师:你的知识可真丰富,在内蒙古自治区有美丽的大草原课件出示。我们再来看看地图下方的海南吧!课件出示美丽的大海图片这里有蓝色的大海,气候温暖,燕子和大雁都要到那儿去过冬呢!你知道海南在什么方向吗?学生:南方。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海南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