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规律总结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333673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硝酸规律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硝酸规律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硝酸规律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硝酸规律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硝酸规律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硝酸规律总结氮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中的常见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尤其是有关硝酸的内容时,容易 产生一些思维误区和一些概念上的理解错误,特总结如下。1关于硝酸的几个思维误区(1) 有人说,金属钝化时不发生反应,这种说法正确么?解答:不正确。金属的钝化过程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铝、铁跟冷的浓硝酸或冷的浓硫酸能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产物是金属氧化物。这样的氧化物结构紧凑,质地 致密,薄且均匀、牢固地附着于金属的表面,渗透性极差,以至浓硝酸或浓硫酸不能透过,阻止了浓硫酸或浓硝酸与金属的进一步 反应,这种现象叫钝化。当钝化发生后,即使铝、铁接触的稀硫

2、酸或稀硝酸,也不会发生反应。若铝、铁表面的氧化膜被刮去,在 冷的浓硝酸或冷浓硫酸中钝化现象会再发生。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铝槽车或铁罐车运输浓硝酸或浓硫酸。值得注意的是,在加热条件 下,钝化的金属氧化层跟浓硝酸或浓硫酸发生反应而被破环,这一过程叫做解钝。(2) 铜跟硝酸反应时,1mol稀硝酸可得到3mol电子,而1mol浓硝酸只得到1 mol电子,能否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的氧 化性强?解答:不能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的氧化性强。物质的氧化性即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物质氧化性的强弱即原子得电子的难易。原子得电子越容易的物质其氧化性越强; 原子得电子越难的物质其氧化性越弱。原子得电子难易的表

3、现,不是单个原子得电子数目的多少,而是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或反 应进行的快慢,或者是还原剂中有可变化合价元素的单个原子被夺走的电子数目的多少等。在可比条件下,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说明氧化剂的氧化性强;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发生,说明氧化剂的氧化性弱。在可比 条件下,还原剂中有可变化合价元素的单个原子被夺走的电子数多,说明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单个原子被夺走的电子数少,说明氧 化剂的氧化性弱。 Fe和S反应生成FeS,Fe和Cl2反应生成FeCl3,说明Cl2的氧化性比S强。 在以下两个可比反应中:a. Cu+4HNO3 (浓)=Cu (NO3)2+2NO2T + 2H2Ob. 3Cu + 8HNO3

4、(稀)=3 Cu (NO3)2+2NOf+4H2O反应a比反应b剧烈得多,说明浓硝酸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 红热的木炭在发烟硝酸中剧烈反应(燃烧):C+4HNO3 (浓)=CO2f + 4NO2f + 2H2O而稀硝酸不能与红热的木炭反应,说明发烟硝酸比稀硝酸氧化性强。(3) 酸碱指示剂跟硝酸反应时,硝酸表现出什么性质?有哪些现象?酸的通性之一是酸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显红色,橙色的甲基橙试液遇酸显红色,无色的酚猷试液遇酸 不变色。酸的通性是指一般酸具有的性质,个别的酸不能表现出酸的通性中的一项或几项,如原硅酸因溶解度太小而不能跟酸碱指示 剂起反应。硝酸是一种强酸,有酸的通性;硝

5、酸又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具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在稀硝酸中滴入少量 的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甲基橙试液,溶液显红色,且该红色能稳定存在;在浓硝酸中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甲基橙试液, 溶液立即显红色,一段时间后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而将酸碱指示剂氧化,使溶液的红色渐渐变浅,直到变为无色。(4)如何根据化学反应分析硝酸所表现的化学性质?解答:任何化学反应都是物质性质的具体表现,但具体的性质又因化学反应的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铜和硝酸的反应,因 为有硝酸盐Cu(NO3)2生成,所以表现了硝酸的酸性;又因为有低价氮的化合物生成(NO或者NO2)生成,所以表现了硝酸的 强化性。而炭遇硝酸的反

6、应,则只表现了硝酸的氧化性,没有表现酸性。(5)对NO3-的氧化性的理解no3-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没有氧化性,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表现为较强的氧化性。例:在过量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后的混合 物中加入稀硫酸后,铜继续溶解并有气体生成,在容器口附近变为红棕色,也可以利用此反应原理检验NO3-的存在,在离子共存 时也要考虑这种情况。如NO3-、Fe2+、H+不能大量共存,而NO3、Fe2+可以大量共存。2.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定量计算及产物的推断硝酸与金属反应时:(1)金属的还原能力不同,硝酸被还原的价态不同;(2)同种金属与不同浓度硝酸反应时,硝酸越稀, 被还原的价态越低;(3)有些反应起始时硝酸浓度较

7、大,被还原放出NO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减小,逐渐地 放出NO气体。因此,有些金属与硝酸的反应过程中,硝酸被还原的产物可能不止一种。但是,在解题过程中如果抓住得失电子守 恒、质量守恒等守恒规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 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 体积是()A. 60 mL B. 45 mL C. 30 mL D. 15 mL解析:从得失电子守恒得到:

8、Cu失去的电子数等于O2得到的电子数,即 n (Cu) =2n (O2) =2x1.68/22.4=0.15mol,有质量守恒和NaOH与Cu (NO3) 2反应的关系可得:n (NaOH) =2nCu (NO3) 2=2n (Cu) =0.3mol,所以 V NaOH (aq) =60ml,选择 A。3. 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酸的氧化性实质上指氢离子的氧化性,任何酸都有不同程度的电离出H+的能力。H+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电子生成H2。因此在 某些反应中酸做氧化剂其实质是H+做氧化剂,如锌和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都可以用Zn+2H+ = Zn2+HJ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此类 反应的实质。氧化性酸的氧化性

9、是酸根离子中的中心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酸根离子获得电子后,中心原子化合价降低,形成相应的低价 含氧化合物甚至是单质。如浓硫酸与 Cu 反应 Cu+2H2SO4 (浓)CuSO4+SO2f + 2H2O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C+2H2SO4 (浓)CO2+SO2f + 2H2O。在这两个反应中H2SO4中S原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浓硫酸可以称为氧化性酸。作为氧化性酸,不仅能氧化金 属而且还能氧化某些非金属单质、某些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等。而酸的氧化性即H+的氧化能力较弱,只能氧化较活泼的金属。4. 硝酸显酸性的判断规律硝酸遇还原性物质时显氧化性,与非还原性的物质反应时可显酸性。硝酸遇FeO先发生复分解反应(硝酸显酸性)生成Fe (N03) 2, Fe2+再被HN03氧化生成Fe3+ (硝酸显氧化性),即与FeO反应时,硝酸既显氧化性又显酸性。与金属(Pt、Au不反应,Al、 Fe钝化)反应时,硝酸也既显氧化性又显酸性,如在Cu+4HNO3 (浓)=Cu (N03) 2+2N02 1+2H20中每4mol硝酸中,有2mol HN03被还原为N02显氧化性,另2mol HN03生成盐Cu (N03) 2,显酸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