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32890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焦滩中心校:赵金群【摘要】 数学教学是活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样的数学问题、不一样的数学方法,教学效果就会迥异。要搞好这门艺术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材,灵活处理。教师还得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景,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还应该来自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教师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将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让其发现学习数学的作用,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课堂融入生活,把生硬的课堂变生动有趣有用,让学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着用数学的眼光

2、去看待事物,看待生活,着眼与世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下面我就从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与生活相联系:【关键词】数学;教育;课堂;生活化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生活中很多事物是学生不懂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出发,他们想知道答案那么这就产生了求知欲,他们就会渴望获得知识,努力去认识它探索它,有了这种心理倾向,那么教师就要帮助他们形成坚强的意志,让他们不放弃追寻答案。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其实学习的确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数学本身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计算题的学

3、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计算题,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在课堂上他们会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数学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学习遇见困难,要及时热情地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自信,千万不能一味地去责骂他们,那样他们会对数学更加产生恐惧心理,遇到困难就会紧张害怕,慢慢失去对数学的信心。所以教师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后还得不断树立起他们对数学的信心。二、联系生活实际谈数学,感受数学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可以说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数学

4、本身也源自于生活。那么怎样擦亮学生那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读懂身边的数学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这就需要教师抓住教材,钻研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里密切相关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举例,提成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测,让学生去关注去思考。因为是从生活出发选的题材所以学生会觉得比较贴切比较容易,所以就会想要去解决,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就会产生好奇,对知识就产生了运用而对数学的爱好就逐渐产生了。在我的教学中我就经常联系生活举例,把数学带入生活。比如:在数学中常会遇到买商品类的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正是学生们觉得难的问题,其实这种事情学生们生活中是常有的事,但放到数学上来他们就不能理解 了。已知一个足球

5、30元,王老师带了300元钱想买9个足球够吗?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只要学生理解到意思了就不难解决,但多数学生一开始都不理解,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后来我就举了一个简单的学生们生活中的常做的事,一个本子1元,假如你有5元,那买3个本子够吗?那学生们都知道够了,并且还剩2元。接着我又让学生用5张卡片代表钱同桌交换买卖,这样学生就觉得既有趣又能理解。先算到3个本子要3元,再和5元钱比较久知道够了,理解以后再回头解决上一个问题就好解决了。再如生活中常会用到估算,比如要学生估算每天吃饭要用多少时间,放学上学放学要用多少时间,避免迟到。或者估算坐车、划船要带多少钱才够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

6、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爱好的最佳途径。从生活中去找数学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原型,把教材问题生活化,在数学与生活之间建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随着这座桥梁去学习数学知识,找到方法,学生在这过程中就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就更有兴趣去学,同时就把枯燥无味抽象的数学学习内容变得有趣味了,变得现实了,那样就能学以致用,让数学有了生命有了活力。三、在生活中去寻找素材,感受数学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

7、生活素材。如:在熟悉基本的几何图形后,我则会拿出一瓶插花,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花组成了哪些图形?当然,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外形的图形,让学生在图形变换中欣赏数学的美,从而意识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留心观察,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去获取知识,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和补充,又是一种对生活的适应。再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克与千克”时,我则先和学生准备好从生活中找来的一些物品,比如:食盐、方便面、糖这些物品上都标有净重,让学生记下他们的重量,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数是对生活是有用的,从而认真学好单位,并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大家讨论解决,这样既联系了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起来既有趣又

8、轻松。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导入的时候,我则安排了这样的一段:你们知道我们人体的比例吗?头与身高的比例大约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大约是1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样利用人体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爱好,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总之,数学应走进生活,但也不是一味地围绕现实生活,它还得注重提炼,也

9、不一定就要课堂上热闹非凡,可以从生活问题、生活情境以及与数学生活等的关系层面上综合认识,走出误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达到有效训练,才能良性循环,才能使数学与生活交融为一,从而丰富了数学的内涵,提高了学生数学素质。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必须首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越大。”反之,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可见,当今数学教学正向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十分重视学生动手实践,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01307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