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人教版第三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325310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人教版第三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人教版第三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人教版第三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人教版第三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人教版第三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人教版第三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人教版第三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一、课文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丁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

2、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丁选择恰当的词。煮、泡、冲、烫;漫、细、忙、点;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洒、射、漏、照甲处()乙处()丙处()丁处()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作者从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_的眷恋,_

3、的落寞。d句中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答:_。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二、基础知识检测(一)仔细阅读故都的秋一文,回答下列问题。(原文略)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_他这样做的原因是:_。“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_。第2自然段中描绘了江南的秋天,作者意在:_。第2自然段中

4、一个短语“半开半醉”,是指_的最佳状态。作者认为在领略秋的过程上应该达到_的程度。第3自然段中的文句:“在南方每年过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句子表达了_的感情,进一步表现了_。“蓝朵”一词是_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个词是因为_。“落蕊”的“蕊”字读音是()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中“这些深沉的地方”是指_。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_。第4自然段中有一段文字:“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这一段文字是写_。第5自然段中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本文开头和它相照应的句

5、子是_。在11自然段中“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的枣子的样子”是_的颜色。这段文字:“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其意思是说_。“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文字所用的比喻分别喻_。用一个成语概括15题句子中所比喻的意思。_“我愿意把寿命和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抒发了。(二)作者写对故都之秋的想念时,突出写了住在北平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等名胜,只用一笔带过。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

6、)A作者是浙江省富阳县人,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产生一种想走异地,饱尝故都之秋的心情。B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体现不出故都之秋来。C作者在住所的话中写过“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不愿去陶然亭等处,当然就写不出那些地方的秋景。D写租住破屋时所见所感,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三)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

7、柔软的触觉。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B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D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四、故都的秋一文描绘了北国秋景。北国秋景,各处均有其特色,选出与下列五个景点配伍最恰当的一项()a夜月b钟声c虫唱d柳影

8、e芦花甲陶然亭乙钓鱼台丙西山丁玉泉戊潭柘寺AdbaecBedcabCacbde【创新能力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郁达夫(1935年4月)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

9、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从文章的主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

10、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的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选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

11、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则,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了好的散文来么?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1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答:和_和_和_2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_;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_;至于他所说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_的问题。3.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答:第一重指。(不超过8个

12、字)第二重指。(不超过14个字)4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不超过48个字)5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学科渗透训练】这个发现也解答了另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地球绕日公转的天数为什么渐渐减少。这是因为地球体积膨胀影响了它的自转的速度。众所周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是基本不变的。同时科学家也发现,每过一年,一天的时间就要延长0.5秒,每过一个世纪,一天大约延长1分钟。古生物学家在距今5亿年前的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