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家品种审定公告.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322912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53 大小:4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国家品种审定公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2012国家品种审定公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2012国家品种审定公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2012国家品种审定公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2012国家品种审定公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国家品种审定公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国家品种审定公告.doc(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01品种名称:天优华占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天丰A华占以往审定情况:2008年、2011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湖北省、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3.1天,比对照天优998短0.1天。每亩有效穗数19.7万穗,株高96.3厘米,穗长20.9厘米,每穗总粒数141.1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4.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白背飞虱3级,中感稻瘟病,

2、感白叶枯病、褐飞虱,中抗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0%,长宽比2.8,垩白粒率20%,垩白度4.5%,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3.4千克,比对照天优998增产5.6%;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471.7千克,比天优998增产8.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2.5千克,比天优998增产6.9%。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2.8千克,比天优998增产4.0%。栽培技术要点:1.华南作早稻,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6千克,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530天,宽行窄株栽插为宜

3、,栽插株行距13.330厘米或16.726.6厘米,双本栽插,亩基本苗8万左右。3.多施用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亩施复合肥2025千克、碳铵2030千克做底肥,移栽后早施追肥,尿素与氯化钾混合施用;穗粒肥依苗情适施或不施。4.浅水插秧活棵,薄水发根促蘖,亩总苗数达到16万时,排水重晒田,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湿润管理。5.重点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中南及西南,广西桂南和海南稻作区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655号,该品种还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

4、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白叶枯病轻发区和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中等肥力田块作一季中稻种植;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02品种名称:金稻优368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金稻13A广恢368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9.4天,比对照博优998

5、长3.8天。每亩有效穗数16.9万穗,株高113.1厘米,穗长23.2厘米,每穗总粒数181.8粒,结实率80.2%,千粒重21.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5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1%,长宽比2.7,垩白粒率22%,垩白度2.6%,胶稠度5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1%。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7.8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4.0%;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482.4千克,比博优998增产8.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5.1千克,比博优998增产6.0%。20

6、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9.7千克,比博优998增产5.2%。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育苗移栽,不宜抛秧,6月底至7月上旬播种,注意稀播,秧龄20天左右。2.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重施中期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3.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中南及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广西桂南稻作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03品种名称:宜香优2115选育单位: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宜香1A雅恢2115省级审定情况:2011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

7、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6.7天,比对照优838短1.5天。每亩有效穗数15.0万穗,株高117.4厘米,穗长26.8厘米,每穗总粒数156.5粒,结实率82.2%,千粒重32.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抗性频率33.7%,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5%,长宽比2.9,垩白粒率15.0%,垩白度2.2%,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8.8千克,比对照优838增产6.

8、7%;2011年续试,平均亩产608.9千克,比优838增产4.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3.9千克,比优838增产5.6%。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3.3千克,比优838增产7.1%。栽培技术要点:1.秧田亩播种量10千克,采用地膜覆盖保温育秧,秧龄3040天。2.宽窄行栽插,亩栽1.21.5万穴、基本苗10万左右。3.大田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亩施纯氮10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5:0.5;重底早追。4.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忌脱水过早。5.重点做好稻瘟病、纹枯病、稻螟、稻飞虱等病虫害防治。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

9、定。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04品种名称:川农优298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川农2A蜀恢498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8.1天,比对照优838短0.3天。每亩有效穗数13.5万穗,株高113.6厘米,穗长26.4厘米,每穗总粒数191.4粒,结实率79.5%,千粒重31.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抗性频率44.1%、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耐热性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

10、米率68.0%,长宽比2.6,垩白粒率38%,垩白度6.4%,胶稠度8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4%。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7.8千克,比对照优838增产7.1%;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590.7千克,比优838增产3.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3千克,比优838增产5.4%。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6.9千克,比优838增产4.1%。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秧龄3540天。2.亩栽插1.5万穴左右,每穴栽插2粒种子苗。3.重底肥,早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亩施纯氮1012千克,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底肥70%、追

11、肥30%。4.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05品种名称:蓉18优198选育单位:四川正兴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蓉18A天恢198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5.6天,比对照优838短3.1天。每亩有效穗数14.1万穗,株高119

12、.5厘米,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86.7粒,结实率77.8%,千粒重30.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抗性频率33.3%,褐飞虱7级,中感稻瘟病,感褐飞虱;耐热性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9%,长宽比2.7,垩白粒率13%,垩白度3.3%,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4%。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1.2千克,比对照优838增产5.0%;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591.5千克,比优838增产5.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6.3千克,比优838增产5.2%。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8.3千克,比优

13、838增产4.5%。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秧龄35天左右。2.亩栽插0.81.2万穴。3.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以4:4:2为宜。4.浅水栽插、寸水返青、薄水分蘖、保水抽穗、后期干湿交替。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稻苞虫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06品种名称:内5优H25选育单位: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品种来源:内香5A内恢H25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

14、.9天,比对照优838短0.4天。每亩有效穗数14.7万穗,株高115.4厘米,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69.9粒,结实率80.0%,千粒重31.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抗性频率46.8%、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6%,长宽比2.7,垩白粒率32.0%,垩白度6.6%,胶稠度5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2%。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6.7千克,比对照优838增产5.0%;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590.5千克,比优838增产4.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8.6千克,比优8

15、38增产4.7%。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5.6千克,比优838增产2.2%。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种,稀播培育多蘖壮秧。2.亩栽1.21.4万穴、基本苗79万。3.宜重底早追,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多施有机肥,忌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注意后期水肥管理,忌脱水过早。4.及时防治稻瘟病、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07品种名称:江优126选育单位: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江

16、育8412A江恢1766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9天,比对照优838短0.8天。每亩有效穗数14.7万穗,株高113.1厘米,穗长26.4厘米,每穗总粒数171.8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9.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抗性频率23.9%,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0%,长宽比3.0,垩白粒率10.5%,垩白度2.3%,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9%,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4.8千克,比对照优838增产2.8%;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585.3千克,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