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义泽数学集体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32242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义泽数学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曾义泽数学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曾义泽数学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曾义泽数学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曾义泽数学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义泽数学集体备课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金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项目负责人: 王敬勇活动时间 : 2012年5 月9 日活动地点 :数学办公室活动主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主 讲人 曾义泽参加对象 曾义泽 胡江 曾国英 王敬勇 覃萍 刘玉琼 胡季明 赵龙 王见华活动内容及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2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3 、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二、教材说明1、本单元的内容

2、结构及其地位作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性质和意义,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内容分为三小节,这些内容编排结构如下表:标题例题安排第1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例2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例3

3、连加、连减第2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异分母分数加法例2异分母分数减法第3节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例1(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例2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三节内容的逻辑联系跃然于表间。2、本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1)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相对应整数加减法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如,第1小节例1、例2中,利用一家三口分吃一块大饼和小朋友喝矿泉水的情景,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

4、这样选材,符合“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课改理念,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降低了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计算算理的难度,利于学生较顺利地掌握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本方法。(2)淡化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的教学。本单元内容在安排上有两个特点:利用类推说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如例(1)中,由小精灵明明发问:“想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使用“含义”一词,而不是“意义”,即只要求领会就行,不需要刻板的记忆加减法的定义。降低了认知难度,简化

5、了学习内容。(3)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长久起作用的计算方法,既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总结出分数计算的一般方法。如第1节中,例1、例2教学完后,引导学生探究:“观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4)在计算教学中突出“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算法多样化”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合理、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如:第1节中例3的教学、第3节中例1的教学。(5)编排体现数

6、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教材编排了两个阅读材料。一个是112页的“你知道吗?”第二个是116页的“生活中的数学”。三、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认识分手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他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论是整数还是分数的加减法,都要统一单位后才能进行。当分数的单位统一后,分数的加减法也就归结为整数的加减法了。例如:第2节中的例1(1)。因此,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

7、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紧紧扣住学生经验中“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逐步概括出分数加减的一般计算方法。2、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要搞好这一教学过程,必须处理好算理与算法,单纯记忆与发散思维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应通过观察、思考、说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使学生明白: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相加减;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就可以了。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明白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避免

8、了机械用法、单纯记忆的弊端,达到“明理驭法”的目的。3、处理好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种方式。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首先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探究得比较成熟时,具备了和同伴甲流的资本和底气时,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交流。交流时,重点放在“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表述相加的过程”这一核心问题上来,使交流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心领意会”的目的。4、用好有关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适当补充设计分数运算的史料。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化成探究欲,促使其学习数学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9、,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5、本单元建议用7课时进行教学。活动反思与建议 中心发言人:曾义泽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我们组做到了五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程序;在本教研组两人精心准备的教学框架和教学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取舍,反复的研讨,基本形成比较满意的教案。但在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本校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上还没有下够功夫,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争取再把课备得细致一些。本教研组发言人:胡江通过这种形式胡备课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和学生,更好的驾驭好课堂,让学生能更快的掌握好本单元内容,又特别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建议在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方面在下一些功法,在联系学生实际方面还要多加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