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教学中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32069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英语教学中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英语教学中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英语教学中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英语教学中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英语教学中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英语教学中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英语教学中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英语教学中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一方面,课程标准旨在根本性地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和调试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和解决者。另一方面,课程标准在英语教学的目标与结果、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方面提供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使教师按照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活动,尤其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传统教学中教材使用的几个误区误区一:拘泥于教材内容,忽视知识传递的深度和广度。我国传

2、统英语教学强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整齐划一,导致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缺乏有关文化背景及语言知识体系的分析和研究工作。误区二:拘泥于教学顺序,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状况。教材的编排顺序固然有其科学的依据,但它并非适应所有的教学活动,更不能照顾到学生个性的需求。教师如果盲目地按照教材顺序进行教学活动,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特点,会使学生易失去英语学习兴趣,影响英语学习。误区三:拘泥于教师用书,忽视教师本人的个性思考和教学创意。教师用书具有全面性和导向性,但不具备特殊性。如果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过于依赖教师用书,造成的影响会有以下两点:(1)教师逐渐丧失批判教育思维

3、,对自己的教学组织和过程缺乏反思的习惯和能力;(2)教学的创造意识受到遏制,教学方法缺乏变数。二、影响教材使用的主要因素(一)教育形势及观念的变革,为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提供了背景近年来,国内外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外语教育改革声势浩大。最近正在改变着教育家看待教学和学习方式的理论是霍华德加德纳(oward 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对于传统上把智力看成单一、固定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较强的某方面智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检验现有的课程,看看每一种智力在哪儿体现出来,以及找到发展其他智力的方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背景。正

4、如美国教育学家Lynda Fielstein Patricia Phelps指出的: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自己看做课程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二)教学指导思想的优化,为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可能我国以往的英语教学大纲一直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任务的首位,而课程标准则指出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强调“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学指导思想的进步意味着“一本书、一部教参、一堂课”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展现在教育者面前的是充满变数的教学内容

5、和富有创意的教学过程。为实现这些教育目的,教师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资源之间有计划地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决定了这种相互作用能否顺利实现,也是能否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重要环节,更是教学指导思想的直接体现。(三)教学对象的需要,为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必然语言学家Lynda Fielstein Patricia Phelps在谈到课程的重心时认为:学生是课程的中心,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能力提高是课程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过程的关键就在于协调实现教学目的和发展学

6、生个性之间的矛盾,而灵活地、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安排教学内容,正是协调这一矛盾的根本。三、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所包含的几个方面(一)教材内容的不确定性现行的中小学英语教材有很多特色,尤其是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渗透了思想情感的教育。但运用教材毕竟只是实现预期教育目的的途径之一,它是教育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这两者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前提和依据,而教学内容则体现了对教材内容的适当扩充和延伸。这种扩充和延伸决定了教材内容选择的不确定性,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文化内涵的补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除了语言系统外,学生还应了解语言丰富的内涵;能

7、够识别和对比不同的文化特征;学会恰当地把语言的文化知识应用到语言交流中去。以上这些要求体现了文化思想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现行中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往往蕴涵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挖掘这些文化潜力,给教材的使用铺垫一个广阔的平台,学生对教学内容才会有更高一层的认识,语言的使用自然会更加生动和贴切。例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称“新版SEFC”)Book I,Unit 6中Reading 的主题内容是 Table Manners In Western Culture教授这篇课文时可从两方面入手渗透文化内涵:一是向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西方餐桌上的基

8、本礼仪;二是让学生列表对比中西方餐桌礼仪所包含的文化差异。有了以上两方面知识的补充和扩展,学生对于这个单元的学习会感到轻松和有趣。2 个性知识的增加。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兴趣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取舍。教师使用教材时,要能敏感地捕捉到学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兴趣,并就学生所关注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说明。例如,新版SEFC Book I,Unit 5的主题是 Silver Screen,其中谈到美国著名电影演员eanu Reeves 和著名导演 Steven Spielberg 以及他们的影片。学生在了解这些影视名人成长的经历后,更加关注他们的影视作品及好莱坞电影的制作风

9、格。教师可播放适合学生生理及心理年龄特征的美国动画片Monsters Inc和Finding emo,学生通过观看、感受并讨论,得出以下结论:好莱坞动画电影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人性化处理的角色造型丰富的想象空间。显然,学生的这种理性思考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而教材处理中增加此类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作出逻辑推论和重要的个人决定。 3 综合知识的渗透。教育学家认为,21世纪的课程应该是跨学科的,教师分科进行教学会变得愈来愈少,而学科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得到加强,教师跨学科进行课程教学将势在必行。中学阶段,综合知识的渗透就是把不同的学科内容综合到课程中来,以平衡学生需要和学科之间的关系。综合知识的渗透往

10、往要求教师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来完成各学科所侧重知识的要求。比如说,“周游世界”作为一个主题,既可以强调历史上不同的交流方式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也可以让学生描绘未来的交流方法,或表达对世界文明异同的心理感受,还可以侧重世界地理知识和人文风貌等。值得注意的是,综合知识的渗透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的合作为这种渗透的可能性提供了保障。(二)教材使用顺序的不确定性教材内容确定以后,要进行合理的安排。由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本身难易程度的复杂性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多样性,所以教师要注意合理安排教材的使用顺序。考虑教材使用顺序的合理性,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二

11、是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一方面,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强调学生的感知,讲究循序渐进,它对教材使用顺序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前我们使用的英语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很好地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教师要把握好教材中教学活动的安排顺序,如果认为某个环节活动太难,就可以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的难度。例如,新版SEFC Book I Unit 7 里的Listening 难度较大,它要求学生在听完三段有关 Cultural Relics 的材料之后,回答:(1)Why is it important?(2)What is being done to protect it?材料

12、中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出现了以下主要句子:It tells us about how people lived in the past It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history People are not allowed to go inside Limit the number of the cars to prevent the air pollution学生很难完整地抓住这些答案要领。这时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以降低教学活动的难度。(1)在处理 Listening 前面的教学内容Warming up 时,教师设计与 Listening 相同的两个问

13、题。(2)与学生讨论答案时,教师有意地提供in the past,an important part,allow,limit,prevent 等关键词并将其板书。(3)学生回答后面Listening 的问题时可参照黑板上的关键词。有了这几个环节的铺垫,教学活动就能得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也是调整教材安排顺序的重要依据。例如,SEFC Book III 中前后有几篇关于人物的文章,它们都涉及人物的生平、职业及贡献。其中,通过对 Madam Curie 的学习和感受,学生不仅提高了在描述人物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个人情感也产生了共鸣。教师可抓住这个机会打破常规,把后面有共同话题

14、的教材内容Captain Cook和My Teacher 调整到一起,以强化教学效果。(三)教学方法的不确定性教材选择内容的差异、教材使用顺序的调整以及学生现有水平的不同,都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优劣取决于以下几点:1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能否最大限度地呈现教材的意义,以便学生能够发现教材的结构,并连接已知信息与新的信息; 3能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等。四、 考虑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把握教学原则。教材的使用充满了变数,但这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考虑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因素时,教师

15、要充分考虑课 程的计划性、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只有把握了这些定数,教材的使用才会有更好的变通性。二是关注现代生活。课程是根据我们所处时代和即将到来时代的要求而确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就应关注时代的变化。考虑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应对社会的变化和要求做出反应。三是加强教师合作。英语教师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学会与更多学科的教师合作,对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顺序及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四是及时总结归纳。教师要及时总结教材的使用情况,分析教材的处理是否达到预先制订的教学目标,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一成不变的课程是不可能适应21世纪对于教学需求的。一方面,教师的工作离不开教材,它构成教学赖以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教学顺序和方法,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葛文山:新标准新特色高要求,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5期。3夏谷鸣:正确把握英语课堂中综合知识的渗透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反思之五,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10期。4 王建平等译: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5刘道义: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年第1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