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论文:由“1”个橘子皮到“N”种学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31733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论文:由“1”个橘子皮到“N”种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论文:由“1”个橘子皮到“N”种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论文:由“1”个橘子皮到“N”种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论文:由“1”个橘子皮到“N”种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论文:由“1”个橘子皮到“N”种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论文:由“1”个橘子皮到“N”种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论文:由“1”个橘子皮到“N”种学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由1个橘子皮到种学习日常生活材料在小班主题学习活动中的运用探索【摘要】材料是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依赖和凭借,区域活动的主旨是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探索、 游戏的过程。指南中提出: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能让孩子获得丰冨的经验。衡臺 材料价值 的标准是:是否能让特走年龄阶段的儿童获得新经验。在我们的区域活动中,我们选择的内容、提供的 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需要,是否能支持幼儿的持续探究,是否能促逬幼儿间的交往等等,这些 是需要老师去思考的。突破之前的在主题开展前为孩子投放各种主题下材料的模式,进入到以幼儿自发 而产生的区域材料。本文以教学活动酸酸甜甜的桶子之后所剥 下的桶子皮为例,运用孩子的日常

2、活动中的发现,从而引发的思考。【关键词】个别化学习桶子皮运用、缘起纲要中提出,让幼儿在于环境、材料中互动中学习,获得经验。材料是幼儿 进行区域活动 的依赖和凭借,区域活动的主旨是幼儿通过材料来探索、游戏的过程。游戏从材料中来,材料从生活 中来,为了能够让幼儿更好的游戏,必须抓住孩子的兴 趣点,找孩子喜欢的材料投放到其中。你好,水果宝宝主题下教学活动酸酸甜甜的橘子,活动结束后剥下了很多 的橘子皮。 小班幼儿对周圉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失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幼儿喜欢这些新鲜的材料, 材料乂是从孩子的活动中来。橘子皮可以随意撕贴,是可 操作性的材料,幼儿可运用多种感官、多种 方式进行探索。所留

3、下来主题下材料,可 链接幼儿学习与主题经验,结合主题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投 入到个别化学习中。山此,我想到了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材料的橘子皮,能够作为开展学习活动的常规 材料,让幼儿 从自己喜欢的材料中去不断地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玩法。二、一个橘子皮引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一)一瓶药丸一一皮厚不同,幼儿精细操作。新纲要中乂指出:在引导幼儿注意活动安全的同时,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其手的动作灵 活协调,发展相应精细动作。在小班阶段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是十分必要的。案例2:医院里医生护士都穿好衣服,准备接待小病人了。护士 可可请来了第T立小病人来来。来来I尚在病床上等待医生检 查, 六六给小病人检查完后,

4、告诉来来:你有点喉咙发炎,只要吃点药就好了。药没有怎么办? ”六六问可可。我问:你看那里的桶子皮可以吗? 可可立马跑 过去,将桶子皮撕成/城放在杯子里面,告诉来来:每天三次,每次一片,还有这点是消炎药泡着喝。 分析反思:在孩子的游戏过程发现孩子的所需,提供相应的材料为孩子所用。孩子在游戏过程中需要 一种可以代替药品的材料,橘子皮皮质比较软,幼儿容易撕:同时橘 子皮幼一定厚度,剪刀剪可以锻 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发展。案例3:第二天早上区域活动时,大可可第一个走进教室,洗漱结束后便走迸美术区,拿看 桶子皮 先是撕成一大块放在一堆,紧接着又找来了一个小瓶子,他双手的食指拇指指尖相对,将 撕破的橋子 皮撕

5、的更小,还和好朋友六六说:你看,掏6桶子皮变小了放迸小瓶子了。”分析反思:小班幼儿喜欢跑跳等大动作,对手部肌肉发展相对迟缓,经过儿次手工发现本班幼儿 就缺乏这一系列活动的锻炼,借此让我想到了将这一材料投放到区域 活动中去。从简单的撕撕贴贴来 提升幼儿手部肌肉的发展。学习设计:投放不同厚度的橘子皮到材料中,根据孩子的意愿来代替游戏所需,在孩子的世界里, 也许一块简单的橘子皮就是一件很好的操作材料,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生活中熟悉不被重视的材 料,经过二度开发,可以重新成为幼儿喜欢的学习与游戏的材料。所以,一个橘子皮能够作为操作材 料,主题下的许多教具经过围绕主题U标的游戏设计,也能够成为区域的个

6、别化操作材料。小班幼儿 的具体形象思维尤 为突出,他们喜欢摆弄形象、有趣、丰富的各种操作材料,我们就可以在个别游戏 中为他们提供操作性强的、具有情境性的游戏材料,诱发幼儿参与个别化游戏的主动性,激发兴趣, 体验游戏的快乐。(二)一桌菜肴皮软易撕,幼儿创意组拼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水平低下,角色意识弱,对材料的兴趣往往大于游戏内容,因 此游戏中的材 料更易唤起孩子的游戏情景和游戏内容。橘子皮为一种废旧材料,它的安全性是可行的,它的可变化、 操作性也是较强的。它的低结构,生活化,也更容易 唤起幼儿的游戏内容的生成。比如替代不同的食 物。案例4 :小厨房里可热闹了,有的当厨师;有的当服务员;有的 当小客人

7、;小厨师一会把桶子皮当做是胡萝卜给客人,一会把桶子皮 当南瓜给小客人品尝,玩得可开心了!分析反思:在生活区投放了橘子皮,孩子利用橘子皮 来代替自 己游戏中所需要的,例如:胡萝卜、南瓜,一块小小橘子皮唤起了孩 子们的游戏情境和游戏内容。橘子皮轻便、可随机取放、可切,方便幼儿操作。孩子们通过一块小小 的橘子皮不断的操作,模仿了家人在厨房劳动的情景。案例5:佳佳和昌昌两个人也都拿来一个桶子,佳佳把橋子小心翼翼的剥开来,拨开一片后 佳佳 开心的说:昌昌你看像不像小花的叶子啊。紧接着又将剩下的一片一片小花瓣剥完,放 在了小盘子 里面,跑逬厨房和老板说:”你看我这里有一盘漂亮小花菜”你要不要,要得话我再

8、去多做几个送给你 们吧。”分析反思:幼儿在一次乂一次的操作,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中不断探索游戏的新玩法,从一开始 的知识把橘子皮变成自己需要的菜到将橘子皮剥下变成好看的小花菜,孩子们在不断的提升,丰富他 们的游戏内容。学习设讣:开发橘子皮的一物多用。教师自制图文并茂的菜谱,根据菜谱点自己喜欢的菜式。根 据橘子皮的形状、皮质软的特性取代更多孩子游戏所需。创设孩子们所喜欢的饮料丿占,将橘子皮取 而代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小厨房”游戏与幼儿的生活最为贴近,能使幼儿在“家”的氛围中紧 张的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在游戏情境中再现生活经验。幼儿通过橘子皮代替生活中所常见的好吃的 食物,展开了游戏情节 的活动

9、,推进游戏发展水平。也可以将橘子皮制作出更多好看的作品作为家庭 环境的布置。(三)一串“烧烤”皮软易穿,幼儿情景排序情境性学习对学前儿童尤其重要,再加上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儿童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来学习与运用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含义。案例6:晨间活动开始了,六六和佳桐两人同时发现了桶子 皮,佳桐将構子皮撕成一块一块的放在桌面上,六六开心的拿看边上 的吸管将桶子皮穿起来,大声吆喝看:哈哈,卖烧烤喽,好吃的烧烤 谁要买哦? ”案例7:结合孩子游戏所需,我又投放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桶子皮 投放到区域中,楠楠也去帮忙穿烧烤,一边穿嘴里一边念叨着:”我 要穿一块绿色的;一块黄色的。再一块绿色;再一块黄

10、色的。”分析反思: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规律的排序活动是很枯燥的, 也很难掌握。活动中孩子们结合了生活经验, 根据自己的喜爱将橘 子皮穿成了烧烤,无意识当中增添了排序的知识。无形当中将学习 与生活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激发了孩子数学活动的学 习。而橘子 皮皮软易穿,乂方便孩子的操作。学习设计:可根据孩子的游戏需要,设置烧烤区,材料就是以黃色橘子皮和绿色橘子皮为主,以图示的形式引导小客人所需要的食物,例如:黃绿黃绿黄绿;黃黄绿 绿黄黄;绿黄绿 黄绿黄;绿绿黄黄绿绿等。也根据孩子的所需说出更多的不同的规律。增添相对应的图示卡片,让孩 子有更多的选择,既满足了孩子游戏所需,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四)一次

11、实验一皮色不同,幼儿验证探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提,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它不 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快乐的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的智 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只有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才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其 潜能。案例8:教学活动需要家长拿来很多桶子,其中有一个桶子皮 是一半黄一般绿的,小杰和阿宝两人拿看桶子,一个说是 桶子榨出 来的桶子汁是黄色的,一个说榨岀来的桶子汁是绿色 的,佳佳跑过 来说我觉得还有一点白色的,你看,它上面还有白白的东西。須附 们可以去试试看啊”我走过去无意识的说了句。分析反思:指南指出

12、好奇是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好奇心 是幼儿探究的动机 基础和内在动力,正是山于清冽的好奇心使幼儿保持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根据幼 儿生活经验,孩子们所了解的橘子汁是黃色的,因为橘子皮的颜色不一样的让孩子对橘子汁有了不一 样的见解,有的说是黃色的,那是常见的;幼儿的说是绿色的,那是对橘子表皮的认识。当孩子们对 不同颜色橘子皮榨出来的果汁颜色有争议时,就应放手 让孩子自己去操作验证学习设计:一个黃色橘子,一个绿色橘子在生活区投放各种不同颜色的橘子供幼 儿观察和探究。 引导孩子将橘子拨开,然后榨成汁,在实验中发现原来不管什么颜色的橘子,榨出的汁都是黃色。当 幼儿好奇地摆弄物体,探索物体和材料,试图通过各

13、种动手动脑的方式解决问题和寻找答案时,正是 幼儿“好探究”的表现。橘子皮的不 同颜色,也能够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通过观察对橘子汁乂不一 样的看法,操作后才 发现,原来黄色和绿色的橘子榨出来的橘子汁颜色都是黃色的。提供一些能够支 持他 们自主探究和自由发现的材料。三、启示教学活动酸酸甜甜中剥下来的橘子皮,从一开始的随意性的撕撕、剪剪,到 喜欢玩、一样 材料多种玩法。让我们在区域创设和开展中有很多的所思所想:(一)材料链接孩子所需1. 从孩子的日常活动中发现游戏活动以往我们的区角活动大部分的材料是教师根据主题下为幼儿准备。现在我们注 重从日常活动 中发现孩子的所需来准备材料。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宰

14、地位,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发散创新。如: 美工区投放的橘子皮,孩子们可以随意的撕出各种形状,还可以用剪刀来剪出自己喜欢的形状,让孩子 们体验自我创新的乐趣。2. 结合幼儿游戏所需投放材料 每个幼儿对不同的材料都有不一样的玩法,来源于幼儿自我创新和发现是幼儿 成长的最好教材。 材料是幼儿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可结合幼儿所需投放各种材 料,像孩子们在撕贴、剪的过程中, 投放各种水果的图片,让孩子想到了要用橘子皮 给水果宝宝穿新衣。3. 结合幼儿游戏情景投放相应的材料 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已有了一定的主活经验,对游戏所需的材料会自发生成。例如:在小厨房, 小厨师想要烧一碗南瓜、胡萝卜等,根据幼儿在悄景

15、中所需,投入 相应的材料来替代,让幼儿游戏更 富有情境性。(二)善于发现,实时跟进1. 细致观察,积极引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的事件中所 隐含的教育价 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了解幼儿游戏所需, 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幼儿的 游戏变得更有意义。从孩子的日常活动中寻找与主题相 结合的相关活动,观察孩子喜欢什么?需要什 么?2. 察觉需要,反思调整 纲要指出:“要关注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敬感的察觉孩子所需,及时的 给予应答,形 成师幼互动。从观察幼儿游戏所需,及时投放材料,让幼儿的游戏能够 顺利进行,如案例2 中,教师 根据孩子在游戏当中所

16、需要的黄色的药片,我们应及时 丰富材料和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进一步拓展游戏内容,使得游戏能够 顺利的进行。3. 课后材料,巧妙利用 在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将材料结合主题投放到区域活动中,从孩子的活动中发 现其特性。教学 活动酸酸甜甜的橘子中剥下的橘子皮一物多用,投放到各个区域 中去,例如:生活区用橘子皮做 美味的食物;医院做孩子游戏所需的药品;操作性区 做将橘子皮根据颜色有序的排队;科学区根据颜 色探究榨出的果汁色等。第一次突破以往的主题前投放区域材料的形式,在主题进行时,根据孩子所需投 放相应的材料, 很是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我们只有不断的观察、分析、反思、调整, 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参考文献:(1厚季湄冯晓霞主编.3岁儿童发展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2013.(2 )孑L冉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