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丘陵地区高等公路路基地质特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31692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东部丘陵地区高等公路路基地质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内蒙古东部丘陵地区高等公路路基地质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内蒙古东部丘陵地区高等公路路基地质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内蒙古东部丘陵地区高等公路路基地质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内蒙古东部丘陵地区高等公路路基地质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东部丘陵地区高等公路路基地质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东部丘陵地区高等公路路基地质特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东部丘陵地区高等公路路基地质特征【摘 要】根据丘陵地区的地质特点,以乌兰浩特至新林公路为例,浅谈丘陵地区公路路基特征及路基问题的处理。【关键词】丘陵;公路;路基;地质特征要想保证公路的质量,前期综合论证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做好前期综合地质论证,真实反应出相关的地质问题。才能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所以查清公路路基地质特征对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是极为重要的。在乌兰浩特至新林公路的调查中,发现该段路基大多数处于丘陵地区,且中间夹有部分沼泽地和河床。因此就丘陵地区的地质特征提出几点看法。1.地质概况乌兰浩特至新林公路所经之处基本上为丘陵地区,丘陵是经过长期剥蚀切割,外貌呈低矮而

2、平缓状的起伏地形,其绝对高度小于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丘陵地区基岩一般埋藏较浅,顶部常直接裸露,风化一般严重,有时表层为残积物覆盖,谷底堆积有较厚的洪积物、坡积物或冲积物,有时还有淤泥等,在边缘地段常堆积有结构松散的新近堆积物。丘陵地区地下水的分布较复杂,一般丘顶部分无地下水,边缘和谷底常有上层滞水或潜水型的孔隙水。因此丘陵地区地基,具有不均匀性和场地不稳定性两个方面的特点。乌新公路所经地段的丘陵地基具有以下特点:1.1在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很多地段出现部分裸露和表面倾斜的基岩,有的出现大块的孤石,地基上的种类比较单一,多为砾质土,出现岩土混合地基。1.2地表高差多在10-20米范围内

3、,修筑路基时,由于填挖土方量大,形成不均匀的半填半挖路基。1.3个别地段岩石风化强烈,对于路堑来说开挖后由于诸多外力地质作用会使路堑边坡产生新的变化。1.4沼泽地段易产生翻浆现象,破坏道路。1.5河床地段洪水期冲刷强烈;由于该段地下水位埋藏浅,且在阶地段,上覆有粉土或粉质粘土,在冬春交替时亦会产生翻浆现象。破坏路面。2.路基地质特征及处理措施鉴于乌新公路所经丘陵地区的上述特征,在路基设计时就有以下不可忽视的问题。2.1对于路堤来说关键是稳固的基底、优质的填料、合适的边坡及充分的压实。一般情况下,基底承载力是足够的,填料的选择在于注重水的稳定性好、压缩性小等性能的同时,应兼顾料源和经济性,为少占

4、耕地,尽量利用附近路堑或附属工程的弃方作为填料。要根据使用要求和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压实标准。结合压实土的性质和要求,通过现场试验选定最佳方案,严格验收。2.2对于路堑来说,是边坡稳定性。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复杂,涉及到开挖深度、坡体的岩性或土质、地质构造、岩石的风化和破碎程度、土层的成因类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气候条件等。另外,爆破时也会增加岩体的破碎和裂隙的开张程度,不利于边坡的稳定。因此,爆破法路堑的坡度要缓于一般施工方法的边坡。同时要选择合适的爆破方法。此外,路基排水要防止汇集或排泄水流引起新的冲刷。2.3沼泽地由于部分面积较大和淤泥层较厚,清淤不便时,要设垫层,是否考虑抛投块石并

5、用压路机挤压,将淤泥向两边挤开。块石上方铺设垫层后,再铺压实粘土。2.4河床地段应设防护措施,防止洪水冲刷,存在翻浆地段亦通过抛填块石,设垫层的方法来处理。2.5公路施工完成后,为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公路沿线风景,应及时恢复由施工造成的环境破坏。这方面也应充分考虑。3.地质灾害问题丘陵地区的地质特征,造就了丘陵区公路建设可能引发的不良地质现象,造成公路路基损毁、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同时造成相当的经济损失,经实地调查,丘陵区公路的建设可能会引发或加剧以下地质灾害危险现象的产生:3.1由于挖方段存在强风化岩石,同时由于地层产状各不相同,开挖后可能造成公路侧出现临空面、陡倾段,这些段落在自重卸荷、机械

6、振动、风蚀雨蚀等外部因素作用下,可能会加剧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在公路设计时应严格控制好各挖坡段的边坡角及对边坡的防护设计,尤其是地层产状倾向公路的地段应进行前期科学的论证工作,采取有效的工程防治措施。对于填方段路基,要做好边坡设计和填料的选取试验工作,避免由于高填方造成的滑坡地质灾害。3.2对于存在冻胀融陷的地段,由于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可能会使公路路基因冻胀融陷而产生公路路基塌陷,造成建成公路出现开裂、塌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3.3对于河床、沟谷地段,应加强前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对具备泥石流形成条件的河流、沟谷,要做好相应的防护防治设计工作,在公路设计及公路建

7、设时应严格进行防治措施的实施,以免由于泥石泥地质灾害造成公路掩埋、桥梁损毁。3.4由于该地区气候特征是春秋季节风沙较大,冬季降雪频繁,而风沙、降雪也是影响公路正常使用的不良边因素,在公路挖方段会形成地堑式地貌,风沙、降雪会在背风坡造成大量的积沙、积雪现象,所以在公路设计时应采取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尽量减小或避免由于风沙、降雪造成公路使用的不安全因素。上述问题是丘陵地区路基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处理好才可以保证路基在稳定性和变形方面的要求。否则即使上层设计、建筑优质也不免遭受破坏。不同类型、规模的工程活动都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不同的影响:反过来,不同的地质条件又会给工程建筑带来不同的效应。设计只有与工程地质条件相协调、相适应工程建成后才可以满足预期的工程效益,使工程呈现良性循环,所以处理好路基中的相关工程地质问题是保证公路质量的前提和关键。参考文献1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 m.(jtj 064-98)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m. (jtj 013-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