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31502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

2、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课后练习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学生分析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起歌;荷花展开了笑脸;小伙伴们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

3、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设计理念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朗读,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1能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能借助拼音正

4、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4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学生欣赏。2(画面定格在特写的荷叶上。)教师引导:这是怎样的荷叶?学生观察得出课题荷叶圆圆。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将学生带入荷花池这一优美的情境中。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

5、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再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2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具体操作:指名让愿意当小老师的同学带领大家认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词语。(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3及时表扬。(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个人按顺序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4师生做我指你说的识字游戏:教师随机指出屏幕上不注音的词语,学生齐读。【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予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想学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大家都可以当老师,以师生角色的互换来激发学习兴趣,培植自信心,使学生在主动参予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从而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平等

6、对话的过程。】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再将课文完整自由地读一遍,读后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4学生评议。(评出读得好的和读得有进步的同学。)5齐读课文。【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1播放动画课件: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小蜻蜓

7、展开翅膀立在荷叶上;小青蛙蹲在荷叶上放声歌唱;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自由说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这四个小伙伴。教师引导:他们在这一池荷叶中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课件出示课文第25自然段内容。)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1)自由读25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读后自由汇报知道的内容。(3)再自由读一读,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4)学生充分质疑。(5)由4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疑。(教师参与讨论。)(6)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利用课件、体态语、动作、联系生活实际辅助解疑,加深理解。)(7)指导朗读:形式可为指名读、挑战读、分角色读、

8、戴头饰集体读、个人表演读,等等。(8)小结表扬。【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五、拓展课文,实践感知。1(课件出示小鸟和小乌龟。)他俩会对荷叶说些什么?2学生自由说。3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小伙伴会来,他们会对荷叶说什么?4个别自由说。5你们要对荷叶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自由说。)【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得到了许多启示,教师及时地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从现实中、从与同伴的交流中,生发出形形色色的设想。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

9、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六、总结课文,回味欣赏。(略)评析(杨晓恬)本教学设计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本教学设计努力遵循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自由读25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我发现,鼓励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随后,教师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探究,解决疑难。二、尊重学生的意愿,突出学生在学习中

10、的主体性,让他们当学习的主人。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次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常说: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生字词,你愿意读哪个词就读哪个词。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等等。这些话,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开辟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天地。有意识的自主学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从一年级起教师有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自主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非常有意义。三、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

11、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本教学设计十分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主。朗读的形式多样,并在读后给予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四、扩展思维,激发想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了对课文的拓展这一环节:在教师的启迪下,学生纷纷打开了思维的窗口,展开了想像的翅膀,不仅使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

12、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能力。五、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将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恰当地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在这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促进学生构建新知、培养语感、促进思维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展示答案或课文插图的搬家的工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本教学设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改进。比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丰富语言的积累,除了朗读、背诵课文以外,词语的积累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教学设计在对词语的积累上略嫌不足,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运用词语如绿绿的、圆圆的、亮晶晶的进行组词、扩词等练习,以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促进语言的积累,那么本节课上语言文字的知识性学习将更为到位。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