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教案[194].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313254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己亥杂诗》教案[19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己亥杂诗》教案[19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己亥杂诗》教案[19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己亥杂诗》教案[19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己亥杂诗》教案[19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己亥杂诗》教案[19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己亥杂诗教案执教班级:七年级三班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导学1、激情导入: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19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板书:己亥杂诗龚自珍2、补充作者简介龚自珍

2、,字璱人,号定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被誉为古代的最后一位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龚自珍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他和林则徐等人共同开启了抨击时弊,抗御外侮,经世致用的进步思想,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他的作品以组诗己亥杂诗最为著名,小品文以病梅馆记最为著名。3、 了解背景: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后来他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期间往返九十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这就是组诗己亥杂诗.其中记述了诗人的家

3、世出身、仕官经历、诗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可以看成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回忆录.本诗是其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体裁是七言绝句.4、指导朗读:(方法提示: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二、疏通文意1、解释生字词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荡之意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吟鞭:即诗人的马鞭,作者在途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东指:出城门向东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落红:落花,作者自喻。龚自珍因被迫辞官离乡,故自比为落花2、翻译诗意满怀离愁面对夕阳西下,挥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凋零的花儿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化作春泥更好的呵护鲜

4、花。三、合作探学合作指导: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如:发言人,记录着,补充者)自由讨论:1、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 一方面,是离别京城、告别好友的忧伤:用“浩荡”、“白日斜”来烘托映衬离愁,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同时 “白日斜”隐喻当时国势渐颓; 另一方面,是逃脱了令人窒息的官场樊笼的喜悦之情: “吟鞭东指”离京标志着龚自珍黑暗腐败的政治生涯的终结,所以在无限的感慨中又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总之,这两句诗使离

5、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2、 赏析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并谈谈这句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志。明确:这首诗表诗人因为当时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理想抱负无法实现,所以才愤而辞官去寻找另一种方式为国效力.最后两句以形象抒情:鲜花虽然凋谢,但它绝不是无情地随风飘洒,而是立志将自身化作肥料,用来滋养新花.这两句诗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自己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今天,我们也常用这句诗来表达无私奉献(为了美好事物而敢于献身的精神)3、 概括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明确: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

6、复杂心情,既有回归的喜悦,又有离别的愁绪,诗人明知前途困难重重,仍执着地“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出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示以后仍要有所作为,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表现出诗人一生爱国爱民、心忧国家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四、 拓展延伸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谓千古名句,写一段话用上此句诗。(50字左右)例句: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他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诗句描写的那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啊!五、教学反思:本堂课没有很好的体现新课改要求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只是单纯的在教学生知识,诗歌的朗读方式不够灵活,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也是蜻蜓点水,没有形成自己对于教材的独特理解,但是,本堂课也有优点,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会关注众多学生,希望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多向前辈们学习,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