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习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31055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桃花源记习题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作者 ,又名 ,字 ,世称 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朝代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诗 。二、注音1.垂髫 2.豁然 3.俨然 4.诣 5.骥 三、文言实、虚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以课下注释为准【一般词语】1.便扶向路: 2.悉如外人: 3.欣然规往: 4.诣太守: 5.缘溪行: 6.无问津者:芳: 落英: 缤纷: 异: 穷: 复: 仿佛: 才: 平旷: 俨然: 属: 阡陌: 咸: 黄发垂髫: 怡然: 乃: 具: 问讯: 叹惋: 延: 语y: 扶: 向: 及: 遣: 欣然: 果:【一词多义】志 寻向

2、所志 到处志之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缺乏为外人道也 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 闻村中闻有此人 具言所闻 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作 其中往来种作 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鲜美 古: 开朗古: 交通 古:今: 今: 今:妻子 古: 绝境 古: 无论 古:今: 今: 今:如此 古: 缺乏 古:今: 今:【通假字】 通“ ”,意思 。四、翻译以下句子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五、理解文章的根本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用原文语句答复:1描写桃花林美丽风光的语句是: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3描写

3、桃花源人热忱好客的语句是: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奇异的句子: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 6说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 7说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缘由的句子: 8说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9、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受的成语: 。10、表达世事沧桑变更,浑然不觉的心境,今日常引用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 。11、桃花源记中可以用来形容春色奇异景致迷人的成语: 。12、渔人“欲穷其林“的缘由是: 13、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14、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缘由是: 六、用自己的话概括答复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4、?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说明先世生活年头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8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9为什么村人说“缺乏为外人道也”? 10. 渔人出桃源时,“到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1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那些内容? 1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一下这个“世外桃源”的奇异。A B C 1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

5、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 2分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问所从来,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14、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这段选文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出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予了作者的社会志向。B.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说明白桃花源是一个富足平和的社会。C.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为了让他回到外界之后不泄露桃花源的隐私。D.“见渔人,乃大惊”表现了桃花源中人对外界来客突然出现的惊异,也反映了桃花源是一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社会。七、迁移拓展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像的成语是什么? 2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3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