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31010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1.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原文 1816年,法国巴黎流行着可怕的肺结核病。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很多病人苦痛地死去,心里非常难受。他想: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消失特别。有没有方法及早发觉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考着。 一天,雷奈克缓步从一个花园走过,突然被两个正在玩跷跷板的男孩吸引住了。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板上轻轻地划着。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晰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真沿着木板传了过来。他快乐极了,立刻跑回医院。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

2、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就这样,雷奈克每天可以用它认真听病人内脏的声音,然后分析讨论,作出诊断。 以后,雷奈克又发觉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于是,他把空心木管的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熟悉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假如就”、“果真”造句。 3默读课文,能说说雷奈克创造听诊器的经过。 4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创造都离不开观看与实践,我们应当从小养成爱观看、肯动

3、脑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文,能说说雷奈克创造听诊器的经过,懂得任何创造都离不开观看与实践,我们应当从小养成爱观看、肯动脑的习惯。 2会用“假如就”、“果真”造句。 三、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仪;学生预备画笔、白纸。 【教学策略】 1、质疑中激趣导学。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进展。的确,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孩子的需求与进展规律。教学伊始,通过出示的“听诊器”实物引出课题,学生自然想知道有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内容,就会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带着解疑的愿望去阅读,就提高了读书、学习的针

4、对性。 2、层次阅读中深入对话。 阅读教学应在语言文字中走几个来回,应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在阅读解疑后,安排再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想法,能使学生再次走进了课文,走进了仆人公,同时,通过沟通又获得了情感的释放。 3、阅读对话中有效训练。 在感悟课文的同时,语文教学决不能忽视语文力量和思辩力量的训练,力量的培育不能空穴来风,找准生发点训练,则能收到多种成效。在指导“假如就”造句时,抓住文中句子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消失特别。出示四句写有“假如就”围绕课文内容的填空,进展环环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育了思维力量,又进展了说话训练。叙述创造听诊器的过程也分两个层次,

5、先是初读后的汇报,再是嬉戏体验后的参加想象后的制造性的描述,能使熟悉更为深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实物揭题,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问:这是什么? 边板书:听诊器,边问:谁能为大家简洁地介绍一下对它的了解? 2引导质疑:看到这听诊器,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问:谁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创造?怎样创造的?依据学生质疑状况板书:世界上第一个,及问题) 3揭题,读题。教师过渡:这篇课文就是讲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创造的经过,仔细读这一课,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实物揭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听诊器的了解,唤起学生对听诊器的感性熟悉,明白它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为学习

6、后文作铺垫。然后再以实物质疑,学生自然会对“谁创造了听诊器”、“听诊器的创造过程”等产生奇怪,从而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弄清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外形。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上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朗读(采纳轮读的方式),依据朗读的状况适时正音、正句,思:是谁创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 3沟通: 是谁创造的?(板书:雷奈克,指读、齐读正音)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你能否画一张简图来介绍? 指名板画,其余学生自画。 以书本内容为依据,争论是否正确,并指名介绍听诊器的外形。(正形:喇叭状) 4小结:能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仔细阅读的

7、结果。 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目的比拟明确,能提高读书的效率。同时,以一个问题的解决为例,让学生明白,只要仔细读书,就肯定能解决问题,增加了学习的信念。三年级的学生,感性熟悉还占上风,通过读一读,画一画,再介绍的方式,对第一个听诊器的形状有了了解,同时,也进一步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默读,思:为什么要创造?怎样创造的?分别是课文哪些段落的内容? 2沟通,弄清这些内容相应的段落。 3小结课文的先后内容。 课标指出:中年级的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找出内容相应的段落,能增加读书的针对性,而教师适时的小结,又示意了课文的条理清楚,表达清晰。常此以

8、往,对学生的习作有潜移默化之作用。 四、读第一局部,弄清起因。 1指读,思索缘由。 2争论: 出示: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消失特别。 理解:特别。 用“假如就”练说话。 假如内脏运动消失了特别,就。 假如能及早发觉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就。 假如能准时诊断,就。 假如能治疗肺结核病,。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中也要增加思辨力量的培育,此环节中,抓住一重点句为生发点,让学生环环相扣地推理,领悟了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既培育了思维力量,又进展了说话训练,收到了“一石二鸟”之成效。 五、读其次局部,弄清创造的经过。 1自读,思创造的经过。 2沟通,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组争论,大堂沟通、评

9、议。) 3同桌协作做嬉戏:一生用手指轻划桌子,一生用耳朵紧贴课桌听,亲身感受。 4用“果真”说刚刚的嬉戏。 5引读第2-4节,并适时启发想象: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真沿着木板传了过来。(想象:这时,他会想:)他快乐极了,-。他把小木棍的一头,另一头。啊!(指导读出惊喜。)(想象:这时,雷奈克)就这样,然后。以后,雷奈克又发觉。于是,他,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6复述创造的经过。 体验是少年儿童通过亲身经受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种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熟悉、转化为行为的根底。而且,体验后,人的熟悉将更加深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做嬉戏,得到体验,对听诊器的可行性有了感受

10、,也对雷奈克的快乐有了感悟。此时,用“果真”造句,就水到渠成了。而引读想象,则加深了对雷奈克擅长观看、擅长思索、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讨论精神的体会。两次叙述创造的经过,第一次侧重于讲清经过的梗概,其次次,则侧重于制造性的复述,有了质的飞跃。 六、再读,感悟雷奈克的精神,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用喜爱的方式再次读文,说说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沟通,体会、学习雷奈克爱观看,肯动脑,爱百姓,爱事业的精神。 3小结:任何的创造制造都不是偶然的,都需要不懈地观看与讨论。小朋友只要勤于观看、讨论,就会有收获。 由局部再回归到整体,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通过“想说些什么?”这个开放性的问题的沟通,能使学

11、生对雷奈克擅长观看、擅长思索、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讨论的精神有更清楚、更深刻的感悟,激发了立志向雷奈克学习的愿望,情感得以升华。 七、教学生字词。 1指读。 2默记。 3沟通记字方法,个别正形:状、诊、肺 4观看田字格中的字形,留意占位的特点。 学习、记忆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学中安排学生记字,提高了学生的留意力,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八、作业: 1抄写词语。 2用“假如就”,“果真”造句。 3把雷奈克创造听诊器的经过讲给父母听,请他们评分。 4搜集、阅读科学家创造制造的故事。 这四个作业的设计有根底,有深层,有书面,有口头,形式多样,能从听、说、读、写诸方面考虑,到达稳固、扩大的目的。

12、3.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反思 在讲世界上第一个听珍器的教学过程,首先进展激趣引入,我拿来一个听诊器让学生谈对它的熟悉,由于这是学生常常见到的,教室一下喧闹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这时我发问:“那么谁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创造的吗?”教室里又静了下来,教师这里有一篇课文它或许会给你一些学问。学生如饥似渴地望着手里的书,请你们轻轻地翻开书,先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听诊器创造经过的词、句子,然后齐读说说感受。在这个根底上让他们欣赏动画,形成详细的表象。再让他们闭上眼睛,一边在脑海里过电影画面,一边想象这一段的内容。在学习其次段时,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雷奈克擅长观看、擅长思索、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讨论的精神。知道阅读时在读中联想的策略组织教学,了解发觉的经过,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按小组分角色演一演事情的经过。体会雷奈克的内心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用争论、复述的方法帮忙学生了解创造听诊器的经过。在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让我们捧起书本一起在书本中品尝吧。一个自然的过渡,又把学生带回了文本。学生经受了一个观看、体验、表达的过程,再来观赏语言文字,会更加感到语言的魅力这一节课充分敬重了学生的共性,遵循共性化阅读的原则,充分让学生和课本对话,和对话,和教师对话,和同伴对话,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