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教学设计之庖丁解牛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309078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教学设计之庖丁解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教学设计之庖丁解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教学设计之庖丁解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教学设计之庖丁解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教学设计之庖丁解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教学设计之庖丁解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教学设计之庖丁解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课 题庖丁解牛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文言言词汇积累;2、 了解庄子散文擅长使用寓言说理的特点;3、 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过程与方法:1、 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通读全文,达到可以较流畅诵读的要求;2、 学习细致生动的描写,品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看行庄子回避矛盾保全自我的消极人生哲学,并试从庖丁解牛故事中得到新的启示。教学重点文言词汇积累,养生之道。教学难点正确看行庄子回避矛盾保全自我的消极人生哲学,并试从庖丁解牛故事中得到新的启示。教具准备课件。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生介作者;、 检查自学,词汇积累;4、 学习

2、细致生动的描写,品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5、 总结寓意,了解思想;6、 拓展,得到新的启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及板书设计意图导入部分一、导入:有人曾问,先秦诸子中,哪一个更有魅力?我想,答案应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一贯地严正偶尔幽默一下;孟子,则气势汹汹咄咄逼人;而庄子,则一会是“恢恢乎游刃有余”的人生导师,一会是“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濠梁辩士,一会是濮水之滨的蔑视楚相之位垂钓不顾的闲云野鹤,一会又是土屋之前衣食无着的猥琐的凡夫俗子庄子,给我们留下了洋洋洒洒十数万言的论著,有人说是无稽之谈,有人说是无上智慧,看看我们身边,昙花一现的歌星比比皆是,可是庄子,两千年来,后无来者!一起学

3、习他的一则寓言庖丁解牛聆听,积极进入氛围出示课题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二、生介作者:1、庄子何许人2、庄子特点鲁迅有评: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言庄子一书内容广博深厚,纵横开合,挥洒恣肆。“辟阖”就是“开合”的意思,指文章的气势恢弘,文意驰骋自如。积极回答共同完成屏显知人论世三、检查自学,词句积累:1、字音2、虚词一词多义3、异义、活用、通假4、学生质疑,生提生答师助师点重点词句文言知识积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及板书设计意图教学活动主体部分四、复述故事。1、两生复述,适时鼓励。2、播放动画。生述变通形式疏通文意,动画激趣五、欣赏解牛之美: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

4、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艺术之享受。完全超出了单纯的技术层面。师生共同完成六、发挥想象,编写故事:、成功的花,人们只惊叹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水,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题记标题: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思路: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月更刀 苦练中 三年之后:目无全牛岁更刀 苦练中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19年,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纵然天生有解牛的基因与禀赋,可他在解牛之初仍是所见“无非全牛”,在太阳一千多次起落之后才“未尝见全牛”。从“无非全牛”到“未尝见全牛”,其间,庖丁不知砍坏了多少把牛刀,挥洒了多

5、少场汗雨,甚或,为摸索每一块筋骨的构造而冥想了若十个通宵,为击开每一处肯綮而搭上了手指的鲜血,而我辈呢,常常只神往“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的结果,又有谁愿去真切体验什么叫“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发言。(请1-2人发言。)屏显通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细读文本,整合文中的材料,合情合理地虚构故事。也为后一个环节提供必要的铺垫和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及板书设计意图教学活动主体部分七、透过故事,探讨人生 一般来说,人一旦成名之后都喜欢出书,用他的亲身经历教给世人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如果庖丁也要写一本庖丁论人生,那从这本书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到那些人生道理呢?现

6、在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来谈谈,课本中的哪些情节、文段教给我们怎样的道理。 (1)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发言。(5-8分钟)(2)教师小结:人处身错综复杂的社会,面对纷繁的事情,应先了解事物的道理,顺应自然而行,尽可能的避开种种矛盾冲突。但不免遇到困难、冲突时,则要全神贯注,谨慎处理。在困难解决后,应及时收敛锋芒,低调做人。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生存于这个社会之中。(2分钟)(教师从以下方面把握: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了解规律,掌握规律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抓住本质,用心处事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顺其自然,不强求 技经肯綮之未尝避开锋芒,从长计议以无厚入有间以己之利攻彼之弊每至于族行为迟,

7、动刀甚微不莽撞,谨慎行事善刀而藏之收敛锋芒,低调做人)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发言。(请5-8人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解读文本,透过文本形成个性化的观点,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八、理解庄子之道以上是我们从庖丁解牛中探讨中的人生哲理。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也应该留意到,在文段的结尾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那文惠君当年从庖丁的经历中得到的“养生”哲理又是什么呢?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庄子养生主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用_牛_的复杂结构来比喻_社会_,用_刀_来比喻_人_。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才能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而最好的方法是顺应自然之道,板书=顺乎自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及板书设计意图教学活动主体部分九、总结本课内容:一、积累文言知识二、欣赏“解牛之美”三、解牛与人生四、理解“庄子之道”小寓言大智慧十、作业、完成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习作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