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304225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学设计课题:第六节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班级情况和学生特点分析:八年级(12)班,57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7人,本班学生基础较好、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自学学习积极性高。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上课思想开小差。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习,课后没有按时复习,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少数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尤其是女同学。针对以上各种情况,结合学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为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一些题目,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得到发展。整体设计思路

2、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了各种物态变化后通过实际应用解决身边的具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没有太高的知识要求,本节课应该侧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实践出真知,只有学生亲身的体验、自主的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才能感受到物理就在他们的身边,感觉到学习了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因此我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分成各个学习小组分别对自然、生活、高科技三个方面中存在的物态变化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交流讨论等活动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这样通过学习,在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同时,强化学生社会交往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精神

3、,并获取一定的社会经验。为了帮助学生顺利的达到目的,我采取了启发、讲解、评价综合的教法。教学内容分析: 由于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各种物态变化的知识后的实际应用;使学生的知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深化和整合;将课本上死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在分析和识别实际生活中,包括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物态变化;而识别各种物态变化的根本在于识别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该知识点是学生觉得困难的地方。对于水循环的过程,因为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很多,伴随着各种天气状况,并且除了海洋,陆地的大循环外,海洋自身、陆地自身也有小循环,存在与地理学科的交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课题生活和技术中的

4、物态变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辨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引导学生检索资料,调查研究,使学生学习文献探究和调查探究的学习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然界水三态的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

5、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节重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总结、调查等方式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学会调查总结和协作交流的学习方式3.养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生活、解释实际问题,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在全新的情景中分析、解决从来没有遇到的新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学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根据学习提纲通过各种渠道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并汇总资料按要求写成调查报告;教学方

6、法观察法、活动探究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学用具视频资料、教学(学生调查的)幻灯片、计算机多媒体展示台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主预习、认真准备1、自然界中的水常见三种状态主要有 、 、 。2、完成右图中的水的三态变化,并注明吸热还是放热3、引导学生分别说出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小组长考查学生的记忆情况。4、自然界中的_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地面上的水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成小水滴或_为小冰晶。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设疑激趣: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所以食物容易被煮熟. 电冰箱也是家庭厨房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它们的构造

7、和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学完本节后,相信你会得到答案.认知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你想获得哪些知识?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完成问题,向师傅汇报 水蒸气 水 冰思考、讨论、交流把学生引入问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探究知识。每个学生都能记忆知识培养学生复习的良好习惯,温故知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任务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自学课本后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们讨论交流。1、你知道蓝天里朵朵白云是怎样形成的吗?2、你遇到茫茫大雾是怎么回事?3、你知道霜和露是怎样形成的吗?4、你知道雨雪霜雹各从何而来的吗?试着写一篇小论文。5、你知道地球上水资源面临危机吗?

8、6、调查一下自己家里的用水情况,可以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如每天用水情况(估计):洗衣用多少,洗澡用多少,抽水马桶用多少等,每个月实际用多少(分析估计误差原因)?准备采取哪 些措施节约用水,预测在实施措施中会有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如果完全实施后每月能够节约多少水?结论:自然界中的云、雨、冰雹、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1云:地球表面的水蒸发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悬在空中形成云。2雨: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聚到一定程度下落,小冰晶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成雨。3冰雹:空中悬浮的小冰晶在冷气团的作用下,凝成小冰块,下落过程中不能

9、完全熔化成水形成雹。4雪: 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云中的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与其接触而结晶,下落到地面形成雪。5.雾露: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间气温降到足够低时液化成小水滴,浮在空中形成雾,落到地面花草树木上形成露。6.霜: 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花草树木上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霜。7.水的自然循环;雨、雪、冰雹、雾、露、和霜吸热后一部分发生汽化和升华成为水蒸气,另一部分熔化为水汇入江河、湖海,或被土壤植物吸收,经过蒸发重新散发到空气中,又形成了云、雨、雪、冰雹、雾、露、和霜,完成水的循环过程。任务二:高压锅中的物态变化自学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高压锅主要有几部分构成?2、为

10、什么食物用高压锅容易煮熟?3、高压锅是怎样快速煮熟食物的?4、高压锅的工作过程中涉及哪些热学知识?5、高压锅中的易熔片起什么作用?问题展示:(舞台烟雾效果)在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效果是如何形成的?这种烟雾是由于向空气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热,使气温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有的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白烟,这样就造成了舞台上的云雾效果。任务三: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自学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电冰箱是如何制冷的?制冷物质是如何循环的?2、电冰箱的致冷物质氟利昂对环境有什么破坏作用?有没有可以替代氟利昂作致冷剂的环

11、保冰箱。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师傅,师傅指导,做出正确的结论。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选派代表上台演示。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让全班同学回答,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识。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师傅,。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选派代表上台演示。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师傅。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派代表上台演示。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师傅,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并选派代表上台演示。学生活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调动学生思维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动手收集问题的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1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调动学生思维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调动学生思维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思维意识。任务四: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1、我国航天技术有什么显著的成果?2、航天技术中在什么地方涉及到物态变化的知识?学生展示完,教师播放多媒体播放视频: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以及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学生分析讨论,并观看视频了解我国航天技术显著的成果,理解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拓展视野,增长知识。任务五: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知识拓展:阅读科学

13、世界“大漠里的故事”知识应用:联系生活 知识拓展干冰升华吸热的应用介绍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利用这个特点,可以用来做成强制冷剂。干冰的用途例如:1、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飘渺的雾气2、人工降雨。用飞机喷洒干冰,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升华,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粒,这是凝华过程,冰粒逐渐变大下落,下落过程中变成水滴,这是熔化过程,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3、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运输中食物降温,防止食物腐烂变质课堂小结 理论升华:学生列举生活中自己知道的物态变化,学生试着进行分析,说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再判断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让学生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的循环现象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了解干冰学生回答今天学到哪些知识?让学生把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当堂练习、检测固学1、地面上的水 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 成小水滴或 为小冰晶。2、高压锅的易熔片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在 时起保护作用。3、火箭的液氢、液氧、居民用的液化石油气、气体打火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