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名师教学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302459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名师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名师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名师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名师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名师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名师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名师教学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努力!加油!第5课时 圆柱的体积(1)教学内容 教科书P2526例5、例6。教学目标1.经历用切割拼合的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2.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体会转化、推理、极限、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课件,圆柱教具(可切割拼合),圆柱形的橡皮泥。教学过程一、设疑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师:李老师准备给孩子们买一个蛋糕,到了蛋糕店她发现有两款蛋糕不错,而且价格相同。这时她犹豫了,买哪种

2、蛋糕更划算呢?你能帮她选一选吗?(课件出示)【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选体积大的那一个。师:你会算哪一个蛋糕的体积?怎样算?【学情预设】学生会求长方体蛋糕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或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教学笔记师:圆柱形的蛋糕的体积该怎么求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1)【设计意图】设计观察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得出圆柱体积的定义,加深对体积概念的理解,并由此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二、自主探究,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1.唤起学生对计算体积各种方法的认知。师:(出示一个橡皮泥捏的圆柱)你有什么办法求出这个橡皮泥圆柱的体积?【学情预设】预设1:排水法(排沙法),计算上升(下降

3、或溢出)部分的水(沙)的体积,就是橡皮泥的体积。预设2:把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测量出它的长、宽、高,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师:你们真是会思考的孩子,把圆柱的体积转化成长方体的体积后再来计算,真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如果要求大厅内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或压路机前轮的体积,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不能)师:看来,我们刚才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是能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那样,有一个通用的公式就好了。2.动手操作,探究圆柱的体积公式。(1)猜想。师: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理由是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圆柱的体积大小可能与圆柱的底面积有关,与圆柱的高有关。为什么有关,部分学生可能

4、说得不到位,教师可以延迟评价。师:大家再来大胆猜测,圆柱的体积公式可能是什么?【学情预设】有学生能说出“底面积高”。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预设1:我从书上看到的。预设2:学生基本能够叙述清楚将圆柱转化为与它等底等高的教学笔记【教学提示】让学生充分思考并表达,交流求出圆柱形橡皮泥体积的方法,只要合理就要予以肯定。长方体。师:你们能理解他的意思吗?他将圆柱转化成了长方体,可不可能实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2)回忆旧知,实现迁移。师: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怎样把圆转化成已学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先让学生回忆,然后课件演示。师:现在,你觉得圆柱可不可以转化成长方体呢?

5、(3)验证猜想。指名两位学生上台用圆柱教具进行操作,把圆柱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教师再次演示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分析: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当分成的扇形越多时,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课件配合演示)。教师强调:把圆柱分成若干等份时,一定要分成偶数份。(4)小组讨论,推导公式。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把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内讨论一下。课件出示4个问题。教学笔记【教学提示】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借助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完成推导。观察过程中,找到转化前后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注意表述的规范性和条理性。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板书。师:圆柱

6、通过切拼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体积没有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教师板书: 寻找转化前后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学生理解“变中有不变”的思想,掌握推理的方法。(5)请学生再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在小组内说一遍。【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确定研究的方向。通过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体积公式,并且认识到它与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把新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问题来解决。掌握转化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并体会极限的思想。三、利用圆柱的体积公

7、式解决实际问题1.课件出示教科书P26例6。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计算什么?教学笔记【学情预设】先求出杯子的容积,再与牛奶的体积进行比较。师:你知道杯子容积怎么求吗?(引导学生说出与求体积的方法相同。)(1)学生独立解答。(2)交流分享。(3)课件出示正确解答。2.师:现在你用所学的知识能帮李老师选蛋糕吗?(课件出示相关信息)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明确数学在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是非常有用的。四、练习巩固,拓展提升1.学生独立解答教科书P25“做一做”第1、2题。解答完毕后,集中展示交流,订正。【学情预设】第1题:

8、直接给出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体积。指导学生计算时先写计算公式V=Sh,要注意长90cm就是圆柱形木料的高。第2题:指导学生理解井深就是圆柱的高,要求挖出的土的体积,先要求水井的底面积。2.学生独立解答教科书P26“做一做”第1、2题。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进行评析并订正。【学情预设】第1题:学生不会感到困难,注意计算的正确性。第2题:要先算出圆柱形木料的体积,再计算出这根木料能做多少张课桌,注意在具体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用“去尾法”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注意两道题提供的是不同的条件,引导学生根据条件灵活选择公式解决问题。取近似值。【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

9、化为数学问题,注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步骤。根据生活经验取近似值,体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的现实性。五、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会学习”是对学生“学”的最高要求,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课让学生经历“设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体验转化的过程,验证转化的结果,使“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得到良好渗透,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仍有少数学生对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表述不够清晰,要注意指导,可以多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从直观到抽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规范表述。作业设计见

10、“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15第一题。一、填一填。1.把一个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高等于圆柱的( )。由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可得圆柱的体积=( )( ),用字母表示是V=( )。教学笔记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cm2,高是8cm。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cm3。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cm,高是10cm。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cm3。4.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6.28dm,长是8dm,体积是( )dm3。参考答案一、1.底面积 高 底面积 高 Sh2. 480 3. 125.6 4. 25.12教学笔记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