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局民生问题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297158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税局民生问题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税局民生问题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税局民生问题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税局民生问题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税局民生问题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税局民生问题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税局民生问题调查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地税局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地税部门如何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努力,最为直接有效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税收收入总量,为支持民生和改善民生提供充裕的财力保障,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关注服务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地税工作实际和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作者深入调查研究就地税部门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浅谈一些思考及建议。 一、当前促进民生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技术创新、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消农业税等涉农

2、税收政策;解决弱势群体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返乡农民工创业税收政策;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导向和施政意图。将这些惠及民生的税收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是各级税务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笔者身处地税工作的一线,有机会经常深入本市企业、接触个体工商业者等群体详细了解其生产经营、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申报纳税及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他们的需求,发现政府各职能部门和企业虽然都在积极想办法、添措施,以实际行动“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为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但是从整体看,当前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经济效益参差不齐、就

3、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任务艰巨而繁重。综合起来目前促进民生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税收政策的过渡性特征明显,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树立 大凡最新出台的促进民生改善的及就业再就业税收政策实际上是原政策的一种延续,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极易造成纳税主体的短期行为。有些企业往往仅为享受一定时间内的税收优惠而暂时雇用下岗人员或解决其他与享受政策有关的人员,一旦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后,又以各种理由解雇这批人员,不仅导致国家税收流失,也没达到促进下岗人员再就业的目的或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初衷。 (二)税收政策受惠对象范围局限,就业压力有待

4、进一步缓解 除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外,其他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所涉及的税种主要是营业税及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不包括增值税,总体免税范围较窄。事实上,就业困难群体从事个体经营时大都选择商业零售、加工、修理、修配以及饮食服务等行业,这些行业投资小,见效快且容易规避风险,较适合自主创业。但上述行业除饮食服务业外均属增值税征收范围,而现行政策对从事这些行业的增值税纳税人并没有给予照顾,挫伤了就业困难群体自主择业和创业的积极性。此外,促进就业优惠政策所涉及的税种主要是地方税种,势必减少当地财政收入,存在一定的执行阻力,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执行

5、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积极性。 二、政策跟进,狠抓落实,为服务民生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各级地税部门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在积极挖掘和培植税源的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以税收大发展,促进民生大改善,努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优惠政策 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用足用活税收政策,树立为纳税人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就是最好最大的服务,就是促进和谐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凡是国家出台的惠及民生的税收政策,必须及时地、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凡是与国家税收政策规定不符的,必

6、须坚决予以制止、纠正,切实减轻纳税人的不合理负担。进一步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惠民的税收发展环境。 (二)尽职尽责地搞好政策服务 一方面加强宣传。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切实把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以及具体操作程序交给纳税人,从而使纳税人充分运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来进行合理投资、生产经营,加快自身发展。另一方面,突出政策服务。要把政策服务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税前要为纳税人提供及时的政策提醒、培训辅导和稽查预警等服务,提高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能力,减少由于了解政策不及时或不全面面临处罚的问题;税中要为纳税人创

7、造良好条件,在各办税服务厅继续开设“办税绿色通道”,严格控制检查次数;税后为纳税人提供行政复议、损害赔偿等纳税救济方面的政策支持,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统筹兼顾地扶持创业主体 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压力较大,实用技术型人才较为缺乏,从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角度来看,为扩大就业需求,应通过积极的就业投入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行业角度看,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特别是在就业方面,现代服务业可以提供相对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业压力。目前我市三次产业

8、比重为19.3:56.5: 24.2,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11:59:30的要求,我市第三产业发展和就业空间都比较大,政府应通过整合、规划、引导来鼓励其健康发展。在鼓励“三产”的发展进程中特别要注意吸收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加入,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帮扶力度,应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四)积极主动地营造良好税收环境 一是要丰富纳税服务内容。要突出地税部门工作特点,树立地税部门诚信良好形象,充分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要不断完善纳税服务制度,统一和规范纳税服务标准,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考核指标体系;全面统一纳税服务工作流程、服务承诺和行为规范,建立健全纳税服务岗责体系,积极构建和谐诚信的税收信用体系;要充分有效促进就业创业,维护社会稳定,发挥好税收对社会民生的扶持功能。二是要加强税收政策研究。认真研究与国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等宏观调控政策对接的具体措施,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税收政策研究,以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为创造产业园区发展竞争优势、推进承接产业转移进程服好务。三是要加强税收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税收政策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确保税收政策准确、全面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税收的调控作用。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