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交通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295084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梁区交通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铜梁区交通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铜梁区交通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铜梁区交通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铜梁区交通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梁区交通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梁区交通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铜梁区交通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2022年9月目 录前 言5第一章 发展基础6一、发展现状6二、发展差距11第二章 形势要求12第三章 中长期战略布局14一、发展定位14二、发展战略14三、战略目标15第四章 “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21一、指导思想21二、基本原则22三、发展目标22第五章 “十四五”期主要任务23一、实施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工程23二、实施货运枢纽体系建设工程25三、打造一体衔接的干线货运服务体系30四、打造绿色集约的城市配送服务体系34五、打造普惠经济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35六、构建信息融合的综合货运服务平台37第六章 保障措施38一、加强组织领导38二、加强对外合作38三、加强

2、主体培育39四、加强用地保障39附表40前 言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物流供应链服务能力,对于释放强大国内市场需求、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不断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是铜梁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交通物流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铜梁交通物流发展要抢抓全市发展现代物流的机遇,积极对接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化落实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紧扣铜梁

3、区“重庆西向发展桥头堡、成渝中部崛起排头兵”和打造“产业高地、文旅胜地、宜居美地、民生福地”的战略定位,结合全区空间特点、物流产业比较优势及产业链与供应链串接要求,加快构建高质量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支撑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进一步加快铜梁交通物流发展,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铜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包括铜梁全域,幅员面积1340平方公里,统筹考虑璧山、合川、潼南、大足、永川等周边区县,规划期为2021-2025年,规划基础年为2020年

4、,展望至2035年。第一章 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一)经济产业发展逐步向好。经济发展增速领先全市。“十三五”期间,铜梁区持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经济增长呈持续回升态势。“十三五”期末,全区经济发展处于重庆主城新区中等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4.8%、居全市第四位、主城新区第四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3万元、居全市第八位、主城新区第五位。产业结构比优化调整为9.1:54.3:36.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3.94亿元、增长10.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82.78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7.79亿元、增长9.0%。工业集群化发展势头明显。“十三五”

5、期间,铜梁区“以升促建”推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高新区规上工业产值达563.7亿元、占全区比重81.3%。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正集群成链,西部美谷美妆产业初见成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到36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29家,“双新”产业产值达330.9亿元、增长2.7倍,数字经济产值达215.7亿元、增长1.4倍。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十三五”期间,铜梁作为全市四大菜篮子基地之一,现代农业规模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势头良好。202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98.10亿元,蔬菜种植面积达36.10万亩、年产量达77.30万吨,特色水产品总量达3.95万吨。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2家,创

6、建“两品一标”农产品281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9个,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中心四基地”基本建成。图1 2015-2021年铜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和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二)设施供给能力逐步增强。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成渝中线高铁前期工作稳定推进,全区“一环六射”高速公路主骨架初具雏形,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0公里,路网密度为6.68公里/百平方公里,居重庆主城都市区前列。干线公路网升级改造加快实施,省道规模、质量大幅提升,公路网总里程4580公里,其中国省道309公里,到2021年底,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达100%。货运枢纽体系初见雏形。围绕铜梁高新区形

7、成了服务机械设备、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生态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集群的一批公路货运枢纽。全区有2个一级站(铜梁汽车客运总站、铜梁汽车南站)、8个镇级站,具备完善货运物流功能的条件,为农村物流三级体系建设奠定基础。铜梁区城乡物流共同配送中心建成并投用,占地面积900亩的小北海物流市场加快建设。邮政网络站点建设纵深推进。全区邮政网络、邮政站点覆盖广泛,区内邮政业务网点43个;行政村通邮全覆盖,建设并运行村邮站180个、村级邮乐购站点106个;线上建设邮乐网铜梁馆2个、邮乐小店695个,有效解决物流“两个一公里”问题,提供强有力的邮政服务保障。(三)物流运输需求逐步增加。货物运输规模持续增长。“十三五

8、”期间,完成综合货运量6145万吨、年均增长14.9%。其中,公路货运需求持续增长,公路货运量年均增长10.3%、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8.5%。邮政快递业务整体向好,邮政函件业务较上一年增长52.6%,包裹和快递业务较上一年增长21.3%。图2 2016-2021年铜梁区公路货物运输量与周转量公路货运引领作用突出。“十三五”期间,公路货运占综合货运比例达90%以上,年均增速为10.3%。公路运输货类中,矿建材料、水泥、钢铁等大宗货物占比63.3%,机电设备、轻工医药产品等附加值相对较高货物占比10.5%。铜梁与沙坪坝、璧山、江津、潼南等区县来往较为密切,其中沙坪坝是铜梁最主要的公路货运集散地。图

9、3 2021年铜梁高速公路货运主要来往区县情况货运载运装备小幅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区货运车辆小幅发展,基本保持在4000辆左右,年均增长4.6%。邮政铜梁分公司装备已具备规模,投递车辆共98台,其中摩托车59台、三轮车18台、四轮机动车12台,城区以三轮车和四轮机动车为主,镇以摩托车为主,城乡投递全年无休。图4 2016-2021年铜梁区货车数量图货运企业化发展相对明显。2021年,全区道路货物运输业户达到749户,其中50辆车辆以上规模货运企业9家。个体运输户515户,个体运输户占运输业户总数的68.8%,低于全市平均值(77.9%)。图5 2021年铜梁区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规模情况二、发

10、展差距(一)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一是对外运输方式单一,铜梁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两个不通铁路的区县之一,物流设施短板明显,中长距离货物集散痛点突出。二是公路货运主通道相对聚集,多依赖渝遂高速实现对外联通,渝遂高速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三是水运服务能力未充分发挥,航道等级较低,通达性不足。四是货运枢纽体系功能有待优化,服务全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需求尚未全面满足,多式联运的功能有待加强,农村物流三级体系有待健全。(二)组织模式有待创新。一是运输结构有待完善,公路货运主导地位突出,综合立体网络建设滞后。二是多式联运组织模式缺乏应用,精准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公路货运产品尚未形成,影响全区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

11、公路专业化发展相对滞后,冷链、集装箱、城市共同配送等专业物流运输市场、专业载运工具有待培育和引导发展。四是综合运输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亟待与铁路、水运等量大价优运输方式融合发展。(三)数智发展亟待突破。一是前端信息收集体系亟待完善,货车车载终端、枢纽节点终端等前端信息设备布设有待加强,数据采集指标体系亟待建设。二是政府引导生产企业与运输企业有效衔接欠缺支撑,数据互通、共享、挖掘、分析等信息化、智慧化能力有待加强。三是政府引导运输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缺乏支撑,公路货运市场主体散小弱现象突出,议价能力相对较弱,亟待建立公路货运价格监测体系规范市场发展。第二章 形势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铜梁

12、区改革发展面对发展环境更趋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创新发展需求迫切等诸多难题。铜梁区地区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依旧保持,但产业能级有待提升,经济结构还需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有短板。未来铜梁区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主城都市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重庆西向发展桥头堡,努力争当成渝中部崛起排头兵。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初步显现,要求铜梁高质量打造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快速推进,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

13、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显现。重庆地处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内陆腹地和中西部地区开放前沿,是畅通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铜梁地处成渝双城中轴线,是成渝中轴与川东北、川东南通道枢纽节点,应主动衔接重庆陆港型、港口型和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衔接融入重庆四向国际综合运输通道,最终实现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世界级城市群互联互通,加速度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格局,引导与支撑“铜梁造”产品“走出去”。国家战略在重庆嵌套叠加与重庆引领地位逐渐凸显,要求铜梁高规格构建综合货运枢纽。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铜梁交通物流

14、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印发实施,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国交通“第四极”的战略定位,明确重庆为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为重庆交通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铜梁地处重庆中心城区,为深入发挥自身关键节点作用,应全方位打造公路无水港,充分调动区内公路物流的绝对优势,建立具备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公空联运的货运枢纽体系;丰富货运枢纽生态体系,承担沙坪坝(团结村)、江北(果园港)、璧山(新机场)等国家物流枢纽、区域物流枢纽的喂给配套、增值服务延伸等功能,有效支撑与引导铜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5、产业变革需求调整与全球科技革命深度融合趋势明显,要求铜梁高水平构建“货优其流”服务支撑体系。随着铜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加快,全区货运需求稳步增长,邮政快递业务量增速明显高于社会货运平均需求,即除满足过去重点生产物资快速流通的同时,还应不断满足高品质、小批量、时效性强的新兴需求。为此,应创新交通物流服务模式和生态,将铜梁打造成“联运形式多样、运作低碳经济”的货运物流服务支撑体系,支持发展公路货运班车,联接铁路、水港等重要枢纽发展多式联运;引导发展冷链物流、城市共同配送等专业化物流;探索发展陆空联运支持卡车航班;创新推动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构建物流交易服务平台,加速互联网新技术在交通物流领域的示范应用与推广,有序实现货源、运力、价格等核心要素的聚集与共享,有序实现“货优其流”的发展目标。第三章 中长期战略布局一、发展定位抓住交通强国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重要历史机遇,围绕铜梁“加快建设重庆西向发展桥头堡,努力争当成渝中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