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综合征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293795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纤维肌痛综合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纤维肌痛综合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纤维肌痛综合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纤维肌痛综合征此词条由 挂号网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经 中国健康教育卫生中心/ 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专家审核。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 FS)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 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纤维肌痛综合征 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各种非风湿病(如 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本病属中医痹证、行痹、肌痹、腰腿痛范畴。目录1 症状体征2 用药治疗3 饮食保健4 预防护理5 病理病因6 疾病诊断7 检查方法8 并发症9 预后10 发病机制展开1 症状体征纤维肌痛综合征多见于女性,最常见的发病年

2、龄为2545岁。其临床 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下述4 组症状。1. 主要症状 全身广泛性疼痛和广泛存在的压痛点是所有纤维肌痛综合 征病人都具有的症状。疼痛遍布全身各处,尤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 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其他常见部位依次为膝、手、肘、踝、足、上 背、中背、腕、臀部、大腿和小腿。大部分病人将这种疼痛描写为刺痛,痛得 令人心烦意乱。病人常自述关节痛,但细问则答称关节、肌肉甚至皮肤都痛。另一个所有病人都具有的症状为广泛存在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存在 于肌腱、肌肉及其他组织中,往往呈对称性分布。在压痛点部位,病人与正常 人对“按压”的反应不同,但在其他部位则无区别。以测痛计测量

3、,低于正常 人的压力,即可引出压痛。2. 特征性症状 这一组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疲劳及晨僵。约 90%的病人 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易醒、多梦、精神不振。 50%90%的病人有疲劳 感,约一半病人疲劳症状较严重,晨僵见于 76%91%的病人,其严重程度与睡 眠及疾病活动性有关。3. 常见症状 这一组症状中最常见的是麻木和肿胀。病人常诉关节、关 节周围肿胀,但无客观体征。其次为头痛、肠激惹综合征。头痛可分偏头痛或 非偏头痛性头痛,后者是一种在枕区或整个头部的压迫性钝痛。心理异常包括 抑郁和焦虑也比较常见。此外,病人劳动能力下降,约1/3 的病人需改换工 种,少部分人不能坚持日常工作。以上症状常因

4、天气潮冷、精神紧张、过度劳 累而加重。4. 混合症状 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很少见大部分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 都同时患有某种风湿病。这时临床症状即为两者症状的交织与重叠。2 用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至今不明,因此对它 的治疗方法也不多。目前的治疗主要致力于改善睡眠状态、减低痛觉感受器的 敏感性、改善肌肉血流等。1. 西医治疗(1) 消除症状加重的诱因,下列因素与本病加重有关,应严格控制: 寒冷、潮湿环境。 躯体或精神疲劳。 睡眠不佳。 体力活动过度抑或过少。 焦虑与紧张。(2)药物治疗: 阿米替林:该药是一种抗抑郁药,睡前口服2550mg,对疼痛、失 眠、晨僵有明显改善,

5、其作用机理是改善 5-羟色胺的缺乏,有明显焦虑者可并 用艾司唑仑(舒乐安定)1mg, 3次/d,口服。阿米替林的副作用可有口干、便 秘、视力模糊、尿潴留、眼压升高、心动过速等,因此有严重心脏病、青光 眼、前列腺肥大、尿潴留者禁用。 环苯扎林(胺苯环庚烯):此药对FS患者肌痛、失眠有一定疗效,每 天口服 1040mg。 氯丙嗪:25mg睡前服,可改善睡眠,减轻肌痛及肌压痛。重者还要 用三氟拉嗪12mg,睡前服。(3)非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文献报道,心血管适应训练(cardiovascular fitness training)及肌电图生物反馈训练(EMC-biofeedback training

6、)有一定疗效。心理治疗: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有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头 痛、失眠、心烦焦虑等,因此在发病及临床表现中都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医生 应耐心解释、指导,注意心理治疗。其他治疗:如局部交感神经阻断、痛点封闭、经皮神经刺激、干扰电 刺激、针灸、推拿、磁疗、综合电磁热治疗、远红外旋磁仪治疗等均可试用。 这些治疗的疗效和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2中医治疗 纤维肌痛综合征属中医痹病范畴。中医中药治疗FS施行安神养血。疏筋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解除患者的疼痛及睡眠障碍。本病常有头痛失眠、心烦易怒、身痛无定处、两胁胀痛等肝郁气滞表 现,选柴胡舒肝散加减或六郁丸方加减,常用中药:制香附、醋柴胡、

7、杭白 芍、全当归、延胡索、郁金、炒枳壳、川芎、苍术、栀子、合欢花、夜交藤、 炒枣仁、炙甘草。若身痛如刺。固定不移,夜间痛重,舌质暗红有淤血或瘀斑 等血淤证为主者可选用逐瘀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中药:丹参、赤芍、牛 膝、地龙、羌活、秦艽、香附、桃仁、红花、炒灵脂、没药、延胡索、川楝 子。3护理(1)避免症状加重的因素:如避免寒冷潮湿,躯体和神经疲劳,不能复 原的睡眠、体力活动过度或过少。(2) 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保持平衡心理,克服焦虑紧张情绪。(3)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3 饮食保健一、附子粥:准备好附子5g,干姜2.5g,大米90g,葱白2根,少量 红糖,首先要把附子、干姜研为极细的粉

8、末,然后取大米煮粥,等到煮沸以 后,再调入药末、葱白和红糖,一同煮为稀粥。另有一种做法就是用附子、干 姜水煎取其汁,再同大米、葱、糖煮粥服食。二、薏仁山药猪肚汤:先洗干净一个猪肚,再把砂仁、薏仁和新鲜的 山药一起放置在入猪肚里面,加水,用麻绳将猪肚口结扎封口,再放入锅内, 加适量水煎制,等熟了之后将猪肚取出,去除里面的药渣,吃猪肚和山药,喝 已经浸入药香的汤。三、核桃葱姜茶:先准备好饱满的核桃仁、葱白、生姜各20g,茶叶 15g。把核桃仁、葱白和生姜一起捣烂,同茶叶同时放在砂锅中,加一碗半水煎 沸,之后去渣一次性服下,然后躺在床上用被子盖上避风捂汗,每天服用一 次。4 预防护理1消除和减少或避

9、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改善养成良好的生 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避免寒冷潮湿。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 戒酒。保持平衡心理,克服焦虑紧张情绪。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5 病理病因本病的病因还不清楚。可能与睡眠障碍、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及免疫紊 乱有关。6 疾病诊断虽本综合征据称也多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多肌 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存(在我国似也不多见),但这些病都各具特点鉴别并不 困难。鉴别较困难的有以下疾病。1.精神性风湿病 纤维肌痛综合征易与精神性风湿病相混淆,但两者有 显著不同。精

10、神性风湿病有带感情色彩的症状。如把疼痛描述成刀割火烧样剧 痛,或描述为麻木、发紧、针扎样或压迫性疼痛。这些症状常定位模糊,变化 多端,无解剖基础,且不受天气或活动的影响,患者常有精神或情感紊乱,如 精神神经病、抑郁、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区别两者是重要的,因前者更 难处理,常需精神病专家治疗。2.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包括慢性活动性 EB 病毒感染和特 发性慢性疲劳综合征。表现为疲劳、乏力,但缺少基础病因。检查患者有无低 热、咽炎、颈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测定抗EB病毒包膜抗原抗体LgM,有助于鉴 别二者。3. 风湿性多肌痛 风湿性多肌痛表现为广泛性颈、肩胛带、背及骨盆带 疼痛。但根据

11、血沉快、多见于 60 岁以上的老人、滑膜活检示炎性改变、对激素 敏感等特点,可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相鉴别。4. 类风湿关节炎 RA 和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均有全身广泛性疼痛、发 僵及关节肿胀的感觉。但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关节无肿胀的客观证据,它的晨僵 时间比RA短,实验室检查包括类风湿因子、血沉、关节X射线片等也都正常。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疼痛分布范围较广,较少局限于关节,多位于下背、大腿、 腹部、头部和髋部,而 RA 的疼痛多分布手腕、手指和足趾等部位。5. 肌筋膜痛综合征 肌筋膜痛综合征亦称局限性纤维炎,也有深部压痛 点,易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相混淆。但两者在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不同之处, 见(表 1)。

12、7 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除非合并其他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一般无实验室异常。但有报道纤 维肌痛综合征病人IL-2水平增高,自然杀伤细胞及血清察活性减低,脑脊液中P 物质浓度升高。其他辅助检查:约1/3病人有雷诺现象,在这一组病人中可有抗核抗体阳性、C3水平减低。8 并发症可并发肠激惹综合征,头痛,抑郁和焦虑症。9 预后FS 一般认为属功能性疾病,不致残,不危及生命,经积极治疗预后良 好。10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文献报道与睡眠障碍、神经递质分泌异常 及免疫紊乱有关。1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累及60%90%的病人。表现为睡眠易醒、多 梦、晨起精神不振、疲乏、有全身疼痛和晨僵感。夜间脑电图记

13、录发现有a波 介入到W期睡眠波中。用铃声干扰志愿者非快动眼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亦可诱导出上述脑电图图形及临床症状。其他影响睡眠的因素如精神 紧张、环境噪音等均可加重纤维肌痛综合征症状。因此推测,这种W期睡眠异 常在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神经递质分泌异常文献报道血清素(serotonin, 5-HT)和P物质 (substance P)等神经递质在本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免疫紊乱一些作者报道在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的真皮-表皮交界处 有免疫反应物沉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肌肉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肿胀,提示有急性血管损伤、组织缺氧及通透性增强。病人常述的原 因不明的体重增加,手弥漫性肿胀及夜尿增多可能与通透性增强有关。4感染 有人认为FS与感染有关,尤其是EB病毒、Burgdorferi螺旋体 感染。Fillingim指出:疼痛症状与儿童时代手淫恶习有关。John McBeth指 出:心理疾病与疼痛综合征之间有关系。另有研究发现FS患者痛阈下降,提示 FS 是疼痛调节异常性疾病。中医认为该病与风寒湿有关。人疲劳后受到风寒湿影响,如睡湿地或 受风吹等,可引起肌肉缺血性痉挛,肌肉内产生大量的有害代谢物质,刺激神 经感受器而引起疼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