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一线真题详解】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生物.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293686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一线真题详解】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生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曲一线真题详解】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生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曲一线真题详解】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生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曲一线真题详解】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生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曲一线真题详解】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生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曲一线真题详解】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生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一线真题详解】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生物.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每一位学生分享高品质教育 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生物总分:80分 时间:40分钟选择题部分,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应【答案】 D 【解析】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碳反应(暗反应)在叶

2、绿体基质中进行,因此破坏叶绿体外膜,不影响O2的产生;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碳反应有关的酶,获得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应,故D正确;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比例会随植物生长期、光照、温度等的变化而变化;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降低和光照减弱。【错因分析】 部分学生易错选C,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而光照时间长短影响光合积累量,与光合速率无直接关系,部分同学因混淆光合速率与光合积累量而出错。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有关知识,属于考纲理解能力层次,难度适中。2.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

3、确的是 ( )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B.乙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的成熟C.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D.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与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答案】 A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甲过程为卵母细胞的采集,一般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良种母山羊,使其超数排卵。乙过程为精子的获能以及受精,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丙过程为早期胚胎培养,在发育培养液中进行。丁过程是胚胎移植,是指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子宫内使之继续发育。故A项正确。【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D,部分学生把性状相同误

4、认为是生理状态相同而错选。 本题考查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属于考纲识记和分析比较能力层次。3.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答案】 C 【解析】 在神经纤维膜上有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当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时会使钠离子通道开放,于是膜外钠离子在短期内大量流入膜内(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造成了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现象(ac段)。但在很短的时期内钠离子通道又重新关闭,钾离子通道随即开

5、放,钾离子又很快流出膜外(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使得膜电位又恢复到原来的外正内负的状态(ce段)。故C项正确。【错因分析】 本题容易错选D,部分同学不能深入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实质,误认为de段K内流而错选。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难度较大,属于考纲理解应用和识图分析能力层次。4.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关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B.受体接受的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C.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D.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答案】 A 【解析】 主动免疫是指通过口服或注射疫苗,使体内产生初次免疫应答,

6、再次接种则引起二次免疫应答,两次或更多次数的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被动免疫就是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抗血清)而获得免疫力,被动免疫中,受体可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故A正确。【错因分析】 部分学生因不能正确掌握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概念和区别而错选。 本题考查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的概念和区别,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和比较分析能力层次。5.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种群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的来源于存活数B.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凹形(类型)

7、C.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D.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答案】 B 【解析】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7岁(平均生理年龄)以后大量死亡,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个体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的种群存活曲线应为凸形(类型),该生物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故B错误。【错因分析】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分析表格中数据而错选。 本题考查种群存活曲线有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6.将ada(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B.

8、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C.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D.每个插入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答案】 C 【解析】 将ada通过质粒pET28b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每个大肠杆菌细胞中至少含有一个重组质粒,且每个质粒(重组质粒)至少含有一个限制酶识别位点,但每个限制酶识别位点只能插入一个ada,插入的ada成功表达,说明每个插入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故C错误。【错因分析】 部分同学误认为重组质粒中插入了ada,不再存在限制酶识别位点而错选B。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难度较大,属于考纲分析能力层次。非选择题,共44分。30

9、.(14分)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1)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而且_(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曲线3所采用的措施外,还可通过喷施_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_组织。(3)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答案】(1)顶芽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对抗生长素(2)侧芽的伸长 分生(3)植物激素【解析】 (1)比较曲线1、2、3与4,可以看出顶芽对侧

10、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比较1、2和4可知,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比较1、3和4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另外要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可喷施抑制生长素合成或发挥作用的化学物质。(2)比较曲线4与5,可以看出,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生长,赤霉素产生于顶芽和根的分生组织、幼叶、胚中。(3)分析上述曲线可知,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在侧芽内的浓度或比例影响侧芽生长速度。【失分警示】本题的易错点是第(1)小题,结合坐标曲线,正确分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生长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以坐标曲线为载体考查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难度适中,属于考纲分析、理解和识图能力层次。31.

11、(12分)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1)实验分组:甲组:培养液Y细胞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生理盐水乙组:培养液Y细胞3HTdRX(用生理盐水配制)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2)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3)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其CRD,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请回答:(1)实验目的:_。(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3)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_。【答案】 (1)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

12、)的影响。(2)如果乙组CRD明显高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促进作用。如果乙组CRD与甲组基本相同,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无影响。如果乙组CRD明显低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抑制作用。(3)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CRD变化来判断细胞增殖(DNA合成)情况。【解析】 (1)分析题目中实验思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X对Y细胞增殖的影响或探究X对DNA合成的影响。(2)本实验为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应从促进、抑制、无影响三方面进行预测。(3)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有二:一是3HTdR是合成DNA的原料,二是其具有放射性,利于检测。【

13、失分警示】 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预测是唯一的,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预测不是唯一的。 本题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小。32.(18分)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B、b)和乙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1的基因型是_。(2)在仅考虑乙病的情况下,2与一男性为双亲,生育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孩。若这对夫妇再生育,请推测子女的可能情况,用遗传图解表示。(3)B基因可编码瘦素蛋白。转录时,首先与B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酶是_。B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 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

14、明_。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_。若B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_为终止密码子。【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bXDXd或BbXDXD(2)(3)RNA聚合酶 转录出来的RNA需要加工才能翻译 一条mRNA上有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 UGA【解析】 (1)由345(患甲病)推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2(患乙病)2(无乙病)1(患乙病)、3(患乙病)且1不携带乙病基因推知,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由1表现正常,2患甲病可推知:1的基因型为BbXDXD或BbXDXd。(2)若仅考虑乙病,2与一男性为双亲,生育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孩,推知2的基因型为XDXd,该男性基因型为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