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山水盆景的制作.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293462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山水盆景的制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七章山水盆景的制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七章山水盆景的制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七章山水盆景的制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七章山水盆景的制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山水盆景的制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山水盆景的制作.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山水盆景的制作学习要点:本章介绍山水盆景的制作,了解山水盆景的制作步骤。 制作山水盆景,一般先确定主题,进行初步的艺术构思,然后选择用盆、石料、植物及配件等材料,再将石料进行加工和配置,最后点缀植物及配件。盆是盆景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观赏上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山水盆景包括水石、旱石和水旱三种形式,在用盆上也有所区别。此外还有挂壁盆景。水石盆景均用能够贮水的浅口盆,它可以表现江河湖海,又能使山石上的植物吸收到水分,同时还起着帮助造型的作用。人们将山水盆景称为立体的山水画,盆子相当于画纸,山石树木等的布置就如同在盆中作画。水盆的形状以长方形与椭圆形最为常见,也最为适用。长方形水盆整齐大方,常用于

2、表现雄伟挺拔的山峰;椭圆形水盆柔和优美,常用于表现秀丽开阔的景色。此外,还有正方形、圆形、船形、海棠形、长六角形和长八角形等多种式样,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及各人的爱好选用。盆的高度有深有浅,现在多用很浅的盆。水盆的色彩一般以浅色为宜,常见的有白色、淡蓝、淡绿、淡黄等,都很美观。选用时要根据盆景内容及山石的色彩而定,要既能调和又有对比。水盆的质地有多种,可分为石质、瓷质、釉质、陶质和水泥质等数种。旱石盆景和水旱盆景,因需栽种植物,故多采用旱盆,即有洞眼的盆子。第一节 石料的选择和加工(一)石料的选择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有多种,可分为松质和硬质两大类。松质的便于加工造型,特别象砂积石和浮石等,对于其天然

3、形状要求不高;硬质的大多不便加工,如英德石、砂片石等,因此对石料和皴纹要求较高。 砂积石:山水盆景中最常用的一种石料,黄褐色,因产地不同而有深浅之别,石质疏松并较均匀,便于加工雕凿,能随意雕出各种形态和纹理,吸水能力很强,便于栽种的植物生长,尤其便于青苔生长,因而富有生气。缺点是容易破损,须注意保护。搬动时要小心轻放。砂积石产在安徽、四川、浙江和山东等许多地方。芦管石:这也是山水盆景中常用的石料,同砂积石的性质大致相同,多产同一地区,有时同砂积石夹杂在一起,芦管石里面有许多天然管状小孔。选用芦管石时,一般尽量取其自然,在加工中也尽量利用天然部分。浮石: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均呈灰色,质地

4、特别疏松,能浮于水面,吸水性能好,可生长青苔,加工特别容易,用一把小刀就能雕出各种形状来,几乎可以任意造型。因此在选料时,一般只要大小合适即可,而不考虑自然形状。浮石的缺点是日久容易风化,并且没有大料,只能作小盆景用。浮石产在东北吉林长白山等地。4海母石:是一种贝介类的冲积化石,一般质地疏松,便利加工,能吸水,生长青苔,但新料有盐性,须先在清水中漂洗相当长的时间后,才可生长植物。海母石均产在海滨。5钟乳石: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石头,由于受到水的长期作用而形成钟乳,多为白色及浅黄褐色,石质稍紧,但锯截尚方便。选用时要注意天然形态合乎造型要求。钟乳石多用作山峰,尤其适于塑造桂林山水,有时用来表现雪山,

5、效果也很好。产地在广西桂林和柳州等地。6英德石:颜色以灰黑为多,也有白、浅绿及微青带白筋的。质地特别坚硬,较难加工,但一般具有很好的天然形状。石有正北面,正面皴纹多并富于变化,背面大多平坦。英德石坚固耐久,不易损坏。缺点是不能吸水,栽种植物较困难。在选择英德石时,主要看其天然形状。英德石产于广东英德一带,多在山间水中,是山水盆景中的一种好石料。7斧劈石:均为灰黑色,质地坚硬,纹理刚直,石料一般修长,呈峰状,石纹如同山水画中的“斧劈皴”,故而得名。加工时主要通过锯截和配置。斧劈石适于作山峰,雄伟挺拔,大有刺破青天之势。缺点是吸水性差,不能生长青苔,但经喷水后,如雨后山峰,雄姿焕发,别有意境。斧劈

6、石产于江苏常州等地,也是山水盆景中的好石料。8石笋石:又名白果峰,青绿色带有白色斑块,年久可以脱落,形成小的洞穴。石质坚硬,多呈笋状,适于作山峰。石笋石产于浙江长兴等地。 9砂片石:灰黑色,多呈条状,石上有很多直纹,质地较硬,但吸水性能尚好,能生长青苔,一般适于作山峰,可略作雕凿加工。砂片石产在四川成都等地,有从地里挖出的,也有从水底取出的。 10宣石:一般白色而稍带光泽,石质坚硬,多呈结晶状,皴纹细致多变化。适宜用雪景,也常用作树桩盆景中的点石。宣石产在安徽宣城一带。 11树化石:树木的化石,有很多种类,颜色也各不相同,大多呈黄褐色和灰色,质地坚硬,皴纹如同木头,作成山石盆景,别有风味,加工

7、时较为困难。产地很多。 此外,还有许多代用品如木材(朽木、蛀木、树根),木炭、纸浆和塑料等,只要经过精心的艺术加工,同样能作出上品的盆景。 在选择山石盆景的石料时,要根据造型的要求和各种石料的特性,来确定作峰峦岗岭,还是作斜坡、悬崖峭壁;是作远山,还是作近山。 石料的种类、结构和色彩都必须相同,作成盆景后才能调和。石料的外形要富有变化,最忌平淡无奇。石料的美可用“瘦、皱、漏、透”来表示,“瘦”就是要求石块有棱角,不宜臃肿;“皱”就是要求表面有纹路,不宜平滑;“漏”就是要求有洞眼,可以通过视线;“透”就是要求石块里面有孔道,可以互相通达。(二)石料的加工石料选择好以后,必须进行加工。无论自然形态

8、如果,也要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这是造型的第一步,对这些技术的掌握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可以熟能生巧。1、工具与材料 工具以下几种:(1)各种锤:加工石料的主要工具,需要备几种不同式样的,主要分平口锤、尖头锤、平头锤三种。(2)各种錾子:主要用以加工石纹及挖洞,对于用锤子不便加工的地方,则用錾子,特别在凿深洞时,很方便。(3)钢锯:用以锯截松质石料,锯齿宜粗些。(4)各种刻刀:主要分平口、斜口和圆口三种形状的,用于松质石料的精加工及浮石的雕刻。须备大小数种规格。(5)筛子:以石屑,一般采用较细的。(6)刷子:胶接水泥时用。(7)玉石机:用以加工硬质石料,有机械和电动的两种,在有条件的盆景生产单位可

9、置办。加工石料所用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水泥:用以拼接石头用。(2)黄沙:用以调拌水泥,以增加强度。(3)颜料:用以同水泥调色,多采用石色。对于英德石、斧劈石一类灰黑石料,常用墨汁或煤屑调拌。2加工的方法 在山水盆景中,有以一块独石成景的,也有多块石头组合成景的。无论哪一种,总有一块为主的石头,即“主峰”。这产应该首先加工的,其余的配石都要与主峰相调和。 加工时,先将选好的石料仔细推敲。如有天生的丘壑,应尽量保留,根据需要,取其所长,去其所短,采用精华的一部分。有时一块石料分截成两块用,其中一块作主峰,另一块作配石,由于石质和纹路都完全一致,精心制成后特别调和。松质石料可用钢锯截取,大

10、型的可用平口锤去除不需要部分,再将底部在平石板或粗水泥地上磨平;硬质石料则需用金刚砂和一套专门设备才能截取。在截取石料时不要损坏边角。石料经过截取后,就可平放在盆中,进行初步的造型。雕凿时,用平口锤或凿子等凿出山的大体轮廊,使之大小,形状基本适合。大形定好后,可进行细加工,雕出皴纹。新雕凿的皴纹必须与保留的天然皴纹一致,才显其自然。一般石料主要加工正面,同时也考虑到侧面。在每个大的面中又包括许多小面。中国画上有“山分八画,石有三方”的说法,即是指画山要多画几个面,甚至七、八个面,才能显出它的气势;画石要画出三面,即所谓“石看三面”,才会产生立体感。在盆景中,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对于背面,如要求放

11、置在各在面都可看的山水盆景,就必须加工背面。3山形和皴法 山形是指山的总体形状。大自然的山有各种形貌,一定要多观察真山,多观摩山水画及照片等,必须有大量的感性知识才行。皴法是中国山水画中山石的主要画法,它来源于自然。自然界的山石的外形和表面,一般都不是光滑平直的,总具有不同的纹理和起伏。有的经雨水冲刷,石沟深凹,象荷叶筋络,四下垂流;有的石纹四拂,象剥下的麻皮;有的弯曲松长,象解开的绳索;有的象斧头砍过的痕迹;有的纵横似乱柴。给人以疏秀、苍莽、雄浑、挺拔、粗犷等不同的感受。4石料的胶接 经过加工的石料,如果某些部分还不足,需要用别的石料来拼接,或用几块石料配合成一个整体,都要用胶接的方法。胶合

12、所用的材料,以水泥为主。对于硬质石料,一般掺进行颜料,使与山石的颜色相同,这样便不会显出接痕。水旱盆景或挂壁式盆景需要用水泥将山石固定在盆中。第二节 山水盆景的制作(一)山石的布局山水盆景在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布局,相当于绘画中的构图,但它是立体的,因此必须考虑到多种不同角度的造型。山水盆景以山为主体,但山上若无草木,则无生气,需在恰当的地方种植草木。这也就是“林木为衣,草为毛发”,而水则是血脉,盆中薄薄一层水,就能表现出江河湖海,足见“水不在多,有水灵”。再以亭台、房屋、桥梁和船只等点缀其中,一幅立体的山水画便呈现眼前。山石盆景的布局包括山石、树木和配件的布局。 在山石的布局中,首先要确

13、定主峰的位置,然后考虑配石,以保证“客”不欺“主”,“客”随“主”行。在盆景中,主峰一般不宜放置在盆的正中,也不宜放在盆的边缘,前者显午呆板,后者显得重心不稳。通常以在盆长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处为宜,也可略偏前或略偏后。主峰应有明显的方向性,如同一面倾斜,则必须在这个方向上留下空间。主峰确定后,便可安排配石。盆景中所有的山石必须在风格上统一,但山形、大小又必须有所变化。在布局中,须做到有疏有密,疏密得当,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山水盆景要力求表现出“三远”(高远、深远、近远),即反、把高度、深度和远度表现出来。山石布局时,要处理好“露”与“藏”的关系。山水盆景中的空白处理也很重要,空白处也是画

14、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盆景中所占的部位大小,对整个布局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山水盆景的各种造型形式,根据透视原理,都可以归纳到下列三种远式中。1高远式 高远式山水多用来表现雄伟挺拔,峭壁千仞,气势磅礴的山河风光,是我国山水盆景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线条刚直,形态雄浑,辽阔壮丽之特点。2深远式 深远式山水多用来表现山青水秀的江南丘陵,湖光山色,具有层次丰富,清新秀丽,景色幽深,雄伟奔放之特点。3平远式 平远式山水用来表现千里丘陵,青山绿水,逶迤起伏的江南田园风光。与深远式山水不同的是不注重山景的纵深和层次,讲究的是逶迤连绵,起伏多变的低山丘陵。给人以千里江山不尽,万倾碧波荡漾之感。具有清

15、逸、秀丽舒朗之特点。(二)制作之忌 1忌纹理色泽不一 同一盆景中山石的纹理和色泽应尽可能地相似使全景和谐、自然、浑然一体。2忌满盆为患 山水布局讲究虚灵、透气。注重虚实相生,疏密相当。3忌比例失调 山水盆景是缩小了的山水自然景物在盆中的艺术再现。允许有适当的夸张,但一定的比例关系还是要遵循的。4忌各自为政 山水盆景中的主峰与配峰以及栽种的植物等景物,都是一个整体中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应相互照应,顾盼生辉,而不是各自为政的凑合。5忌重心不稳 作品在追求动势时因处理不当往往会产生山峰重心不稳,摇摇欲坠的状态。6忌山脚平直 一盆山水作品有了山峰的险峻奇秀之外,还要有山脚的迂回曲折变化,才能使整个画面景观丰富多彩。山脚与水面相连,通过山脚线的曲折多变,可使水面萦回产生动感。(三)植物的种植 大自然山水总离不开树木,山水盆景中也同样不能缺少植物。山石上有了树木,顿觉生气盎然,无论松质的与硬质的石料均可栽种植物。山水盆景中的植物须与山石比例协调,一般选取矮小的植物,木本或草本均可,以叶子细小的为好。此外青苔的种植也非常重要。木本植物的栽种方法类似附石。松质石料,在加工时便可留出栽种植物的洞穴,洞穴尽量在山石侧面或背面,一般口小,里面大,这样既能多盛土,利于植物生长,同时在外面看起来不明显,好似直接从山石上长出的植物;如果是硬质石料,则在胶合石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