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293314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 【教材分析】打电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十册P132页的教学内容。本堂课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

2、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学生分析】 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 .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归纳推理能力。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优化”、“化归”的思想。【教学重点】寻找打电话以及类似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培养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设想】 1.合理使用教材,遵

3、循课本教材。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这个数据太大,难度较大,从几次试教证明教学效果不好,本教学设计改用从通知7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 2在“比较”中“优化”规律。 本课时在寻找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过程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差异,设计的方案也不同,如有“逐个通知”的方案,有“分组通知”的方案,当然也会出现“所有人不空闲”的方案。通过对这三种方案的展示点评与纵向比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体验到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思想。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通过“要通知00个人需要的时间”这个问题,让学生

4、对发现的规律进行横向比较,从而体验到翻倍这一规律的价值所在,同时也在比较中优化了规律。 3.在“游戏”中体验规律的存在。 本节课,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我特意在二个地方设计了“游戏”这一环节。首先是在课前谈话过程中,和学生一起玩“找朋友”这个游戏,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另一方面可以初步渗透“打电话”的规律,为解决本节课的难点服务。其次是在理解最优打电话的方案的时候,通过表演这个方案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个最优方案的形成过程,主要是照顾到班级后20%学生对这个方案的理解。 4多样练习,渗透“化归”思想。 所谓“化归”,可以理解为转化和归结的意思,一般我们都理解为“转

5、化”思想。理论上理解为“化归”方法是指数学家们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能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最终获得原问题的解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简单地说,化归就是问题的规范化、模式化。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打电话”展开,探究“打电话”过程中的最优化方案及随之而产生的规律。像这样的规律不仅蕴藏在“打电话”这一事件中,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有这一规律的存在,“打电话”只是这些事件的缩影。因此,在练习中,我呈现的是有关植物生长方面的练习和实际生活中“找朋友”这一游戏的练习,将这两个事件中蕴藏的规律转化到“打电话”这一事件上,让学生运用已经知道的规律使问题得到解决。【教学过程】 一、创

6、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课的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想办法通知7个人,这是个紧急通知,怎么办学生会考虑到许多现代通讯技术进行通知,这时教师就提出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通知,而且每分钟可通知1人,一共需要几分钟呢怎样通知呢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设计电话通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考虑到让学生理解这个内容本身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书本的例题做了适当的修改,将5人,改成了7人,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二、探究活动,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展示自己设计方案的同时,与其他同学的方案进行比较,让他们从逐一通知到分组通知的比较中感受到方案的优化过程,从而擦出智慧的火花,由此而猜想“

7、要通知到这7个人,时间最少要几分钟呢怎样设计呢”帮助学生找到最优的通知方案,一方面通过游戏理解这个方案的优化所在,另一方面为班级后20%学生理解这个方案服务。 三、探索规律,应用规律探索这个最优方案中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首先以游戏做铺垫,通过“如果再多给你1分钟,最多会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呢”让学生产生猜想,在图示和游戏的基础上学生会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方案中规律的存在。其次,让学生在表格中发现规律。学生在以前已经 接触过找规律这个知识点,并且也有了找规律的一些技能,因此,他们凭借已有知识会发现表格中所蕴藏的规律。再次,通过归纳、优化规律,让学生体会

8、到每一次通知到的人数是前一次人数的翻倍!在应用规律的时候,我通过设计基本练习、重点练习、拓展练习等几种形式的练习,既深化了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人教版第十册数学课本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以及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关系,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相邻单位间的进

9、率关系,建立相邻体积单位的进率之间的关系。首先出示了一个的正方体,一个棱长为1分米,再出示一个棱长为0厘米。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它们的体积。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教材则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探索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最后通过例和例4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尝试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堂课我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通

10、过计算、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的道理。 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并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转化。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旧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性,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并能正确地进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能探

11、究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四、说教法和学法 现在教学的目标不是使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也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运用谈话法、观察法、比较法、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计算、概括出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教给学生发现、探索新知的方法,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体积单位间进率的来龙去脉,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 1米=0分米 分米

12、=10厘米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 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平方厘米3、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米( )分米=( )厘米5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算法:进率高级单位的数70厘米=( )分米=( )米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4、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体积单位这些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板书: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二、探究新知 1、推导立方分米和立方厘

13、米间的进率。 课件出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1=1(立方分米) 师:因为1分米10厘米,如果把棱长分米改写成厘米,那么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又是多少呢(课件出示: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 学生计算:10101=1000(立方厘米) 师:同一个正方体,它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分米或者1000立方厘米来表示,说明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比较总结出: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2、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 师:仿照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0分米,所以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可以划分成000个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即1立方

14、米=100立方分米。 学生计算:01010=1000(立方分米) 板书: 立方米000立方分米 3、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吗 师生交流总结: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000。 4、思考: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板书:1立方米=100000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分米=10立方厘米;同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5、比较相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15、单位名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 米、分米、厘米 10面积单位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0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0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这三者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不同的,即长度十、面积百、体积千,加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体积单位的互化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转化。从高级单位、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是怎样进行让学生相互说说后,教师指出:体积单位间的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的方法相同。 出示教学例33.8立方米=()立方分米240立方厘米( )立方米 让学生试一试!教师提示: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 想:因为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0.83800。 3.立方米(80)立方分米 想:因为立方米=000立方分米,所以240100=2.4。 400立方厘米=(2.4)立方分米 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