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xxx杂粮、小米、米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293167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xxx杂粮、小米、米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山东xxx杂粮、小米、米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山东xxx杂粮、小米、米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山东xxx杂粮、小米、米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山东xxx杂粮、小米、米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xxx杂粮、小米、米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xxx杂粮、小米、米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31.1概述31.2承办单位概况31.3编制依据和范围31.4项目基本情况51.5项目建设的背景51.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9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0第二章 市场分析112.1农副产品市场分析112.2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需求11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33.1 建设内容133.2项目建设规模13第四章 建设条件和场址选择144.1建设条件14第五章 工艺、设备及工程方案185.1工艺技术方案185.2设备方案235.3土建工程25第六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286.1厂区概述286.2总图布置286.3给排水306.4供配电系统326.5消防工程32第七章节能、节

2、水347.1节能节水的原则347.2节能节水措施34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368.1设计依据368.2环境影响分析368.3污染防治与处理措施378.4 综合评价与结论37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389.1设计依据389.2安全措施38第十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4010.1项目管理4010.2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4010.3施工进度4110.4工程招投标41第十一章 职业安全卫生4411.1设计依据4411.2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4411.3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采用及人员配备情况4511.4预期效果及评估45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612.1投资估算461、工程投资概况4612.2

3、资金来源50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5113.1 项目概况5113.2 基本数据5113.3 财务分析5113.4 不确定性分析5413.5 评价结论55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5614.1 结论5614.2 建议56第一章 项目概况1.1概述1、项目名称:杂粮、米粉、小米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2、承办单位:XX县XX农副产品有限公司3、法人代表: 4、建设性质:新建1.2承办单位概况XX县XX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农副产品交易、加工、仓储、物流及其技术研发为主体的现代加工企业。公司位于XX县经济开发区,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生产、供销、财务、质检、行政等部门。公司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法人治理

4、结构合理,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主要包括: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质量体系运行考核办法、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等。作为新建企业,公司计划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依靠制度约束人,通过管理要效益。公司将弘扬“质量第一,诚信经营” 的企业精神,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强企业管理,引进技术人才,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 1.3编制依据和范围1.3.1编制依据(1)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4)关于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5)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6

5、)全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7)山东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JJ36-7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85);(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1)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4)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1.3.2编制范围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其建设的背景、建设的意义和市场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了

6、全面的安排。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深入分析论证了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如下:(1)项目概况及市场分析(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3)建设条件与选址(4)工艺、设备及工程方案(5)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节能、节水与环境影响评价(7)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经济效益分析(10)项目的结论及建议1.4项目基本情况1.4.1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1、项目建设用地3万平方米(合4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5900平方米,其中包括:生产车间、物流仓库用房126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及其他辅助用房3300平方米。2、引进现代化的谷物加工设备,购

7、置仓储机械设备与器材、质量检测检验仪器、环境保护设备等。并配套建设道路、晒场、停车场、围墙、栅栏、绿化、环保设施、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等公用辅助工程。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盒装精选杂粮10万盒、袋装精选小米40万斤(200吨)、袋装米粉30万斤(150吨)、袋装八宝粥精料10万袋、盒装米粉10万盒、精装玉米粉30万袋的加工生产能力。1.4.2项目选址项目位于XX县308国道北侧,会盟公园西400米处,福润纺织有限公司西邻。1.4.3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330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0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项目业主单位自筹。1.5项目建设的背景1.5.1产业背景1

8、、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背景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传统产业,在新一轮农业经济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突破口。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在生产(初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品)、流通(农产品市场)这一农业产业链条中,农产品加工环节是增值空间最大的环节,也是改变农业弱质、低效形象,逐步使农业产业达到甚至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潜力所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国不仅是个粮食、油料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粮油消费和加工大国。正常年景我国年产稻谷2亿吨左右,小麦1亿吨左右,玉米09亿吨左右;年产油料

9、55006000万吨,加上近几年每年进口油料2000万吨左右,这些丰富的粮油资源为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就粮油加工而言,我国的粮油加工能力之大、企业之多均属世界之最。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处理制成成品粮油及其制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加工和粮油加工机械设备的制造。粮油加工业是粮油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行业,是粮油产业化经营(或者说粮油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粮油经营,提升粮油附加值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工业,粮油加工的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永不衰败的朝阳工业。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

10、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 2、我国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发展背景当前,物

11、流已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标志。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必然要重视物流现代化。生产企业首先意识到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同样,新世纪的粮食产业更急切呼唤现代粮食物流。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各地粮食部门加快了企业改制和重组,实现政企分离、资源重组。一些大型粮食企业逐渐形成,特别是大型粮食企业开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粮食物流主力军作用。粮食物流物品多元化。粮食生产、加工企业顺应市场需求,加大对粮食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新产品开发,继续推广粮食深加工、精加工,不仅丰富了市场,同时也为粮食物流提供了丰富的物品保证。 加入

12、WTO后,我国的粮食流通已完全市场化。粮食物流第三方物流模式开始出现。粮食流通企业和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进行研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大物流。粮食企业开始突破以实物移动为主的物流模式,向产、购、销、加工以及粮食电子商务一体的供应链物流转变,并以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为主要方向。 1.5.2政策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篇中指出: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

13、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在加快发展服务业一篇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2、国务院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11年2020年)指出:要“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与设备。开发粮食、油

14、料、果蔬、肉类、奶类等大宗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与设备,发展农产品专储、专运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建立新型农产品加工业。采用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培育大宗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开发国内外市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快速发展”。3、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为了加快促进我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联合编制了全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粮食局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为加快推进我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实现以粮食散装、散卸、散储、散运为标志的粮食储运方式的变革,着力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保

15、障国家粮食安全,山东省粮食厅也组织制定了山东省粮食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1.5.3地域背景XX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全年降雨量平均565.5毫米,约67%集中于夏季。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适合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种植,全县现有耕地83万亩,人口50万,其中农业人口44万,当地农民多年来有种植小麦、玉米的习惯和种植经验,小麦、玉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2010年XX县小麦、玉米总产量30多万吨。1.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伴随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特别是人们的主食结构调整变化较快,从单纯追求食用细粮向粗细搭配和粗粮细做转变,人们需要丰富多样或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