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发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291891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研发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型研发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型研发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型研发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型研发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研发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研发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型研发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适宜的固定资产内部掌握制度是“新型研发机构”此类科研事业单位的稳健运行的保证,文章结合国家对固定资产治理的要求,针对传统科研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治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绽开论述,并参考企业对固定资产治理的方法,进展相应的内部掌握制度的设计,力求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为科研工作长远进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型研发机构;固定资产治理;内部掌握制度;本钱掌握 “新型研发机构”在中国科研单位的体系中是一个新生儿,她的特性是:无级别、无行政经费、无编制,业界简称其为“三无”单位。“新型研发机构”一般由地方政府和科研机构或高校共同组建,政府作为出资人在

2、单位设立初期仅投入启动资金(与一般企业的注册资金投入方式类似),科研机构或高校作为技术投入和运营方主导其进展。由于启动资金有限的特性,注定她的运行机制与传统的科研事业单位特别不同。例如,在资产的购置和使用方面更加追求效益,更偏向于企业化治理。因此,新型研发机构在本质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研单位,其最终目的是走向市场,通过自身研发的科研技术效劳其他企业,同时猎取收益,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合理的固定资产配置和治理则是“新型研发机构”实现其目的的重要保障手段,如何保证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至关重要。文章认为应当结合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的特性,从

3、打算、购置、使用、维护、处置等主要方面入手,并针对传统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治理的风险点,设计合理的内部掌握方法降低风险并实现掌握目标。 一、新型研发机构固定资产治理内部掌握目标 内部掌握目标是与机构的治理目标相适应的,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掌握标准(试行)(财会【2022】3号)文中第四条明确指出“单位内部掌握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掌握内部标准,提高公共效劳的效率和效果。”由于新型研发机构启动资金有限的特性,应当在此根底上增加固定资产本钱最小化的掌握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熟悉到传统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治理的缺乏之处,从治理构造上、治理制

4、度上、治理意识上、购置方式上、权责上、人员配备上等方面进展分析,识别其中的风险掌握点,提出相应的内控措施。固定资产治理内部掌握目标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杜绝超标、重复配置。(2)标准购置方式,有效掌握内部标准。(3)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综合利用,实现本钱最小化。(4)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传统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治理内部掌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治理构造不完善“PI制” 在科研单位的治理体系内被称为“工程负责人制”。由于工程经费由工程负责人申请并负责,这必定导致其在资产购置方面有肯定的话语权,包括购置方式。同时,资产一经购置其使

5、用权归工程组独有,通用类资产不会供应给其他工程组共享。另外,资产的处置随便性较大,其上级治理部门无法进展实质性的监管。 (二)固定资产治理制度不完善 主要表达在治理制度的制定过于粗放,缺乏明确的操作性,简单导致日常治理随便性;固定资产治理应当囊括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现实状况是制度的制定没有结合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中不同的阶段制定相应的治理流程或实施细则;更有甚者治理制度没准时更新,与实际状况脱节。 (三)治理意识薄弱 1治理层方面由于传统的科研事业单位绝大局部是公益性质的单位,供应公共效劳,每年都有财政经费拨款的支持。为了能完成预算指标,都会在工程期内将经费用完。另外,对于一些研发实力强的单位

6、来说,更简单争取到更多的科研经费,这将导致在科研工程预算申请中固定资产预算的编制没有考虑现存固定资产的可持续利用状况,对新增资产的购置缺乏必要性和相关性的论证,所以很简单导致局部科研设备重复购置,造成铺张。2执行层方面相关人员参加治理的意识薄弱,强调固定资产的“用”,无视“管”。局部科研事业单位虽然明确规定各部门负有使用和治理本部门固定资产的职责,但在资产占用比重大的科研部门,该资产治理的职责一般是由科研人员兼顾,科研人员日常由于忙于研发工作而无视对本部门固定资产的治理。然而统管资产工作的资产治理人员缺乏相关科研设备学问且和科研部门沟通缺乏,无法对整个单位的资产配置和使用状况进展有效掌控,这将

7、导致科研仪器设备的监管和维护处于空白状态。 (四)购置方式不标准 科研仪器设备分标准和非标准两种,标准类的可以在市场选购,非标准类的需要外单位承制或承研。本人接触过不少科研单位的财务,他们都认为:“依据财政部关于完善中心单位政府选购预算治理和中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仪器设备选购治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财库2022194号)的规定可以自行选购或政府选购。由于科研人员认为政府选购流程周期长,效率较低,一般都选择自行选购,但是科研人员往往对选购市场不了解,导致选购回来的仪器设备性价比不高”。此外,在科研单位中,大型的选购工作一般都是由科研治理部门和选购部门联合参加,但是这两个部门由于不了解科研部门所选购的设

8、备的特性,无法找到适宜的供给商只能根据科研部门指定的供给商执行选购,因此无法履行选购的监视职能。若科研部门相关经办人窜通指定供给商舞弊营私,将会导致消失选购价格虚高,套取回扣等违法行为,后果特别严峻。 (五)治理权责不明晰,难以追责 没有明确或严格划分资产的使用人,监管人,治理人的岗位责任和岗位权限,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予以保障。如没有从制度上明确资产领用签收制度,导致资产台账中领用责任人不明;没有明确部门领导对本部门资产监管的连带责任;对于部门公用资产没有设置专人负责治理等。这样会导致资产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无法确保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日后若消失资产灭失或损毁将无法追责。 (六)人员配备缺乏,一

9、人多岗,违反不相容岗位相互分别的内控规定 例如财务人员兼任资产治理员,既负责资产账务处理,又负责资产验收、清查盘点、处置报废等事项,导致财务人员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又例如选购申请、审批和执行是同一人,简单导致选购过程消失舞弊;在资产选购验收方面,资产治理部门没参加或者验收流于形式,简单导致账实不符。 (七)固定资产治理信息化程度低,无法为决策层供应精确、动态、全面和统一的信息 传统的固定资产治理业务一般涉及三个部门:财务部门负责财务账,资产部门负责实物账,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实物资产的使用和保管,由于各个部门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化治理模式,各部门自行登记,导致局部登记工作重复,效率低下。另外,登记台账

10、的信息标准不统一也导致相互数据核对费时,特殊在进展实物资产盘点时若消失误记或漏记状况将会增加“返工”查找的工作量。最终,由于各部门的数据各不一样,没有集中汇总,不便利决策层对现有资产的统一治理和调配使用,无法统筹考虑资产共享,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三、固定资产治理的缺乏及应用措施 “新型研发机构”需要针对传统科研单位在固定资产治理方面的缺乏之处,将内部掌握措施和企业本钱治理的观念融入固定资产治理之中。 (一)标准治理构造,营造领导重视,全员参加的内部掌握环境 首先,依据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掌握标准第六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掌握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因此单位负责人对内部

11、掌握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监视治理方面应当发挥领导作用,担当总责任;其次,在内部掌握详细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单位其他工作人员应当担当相应的责任,形成全员参加的内部掌握机制。详细到固定资产治理方面,新型研发机构要转变传统的“PI制”资产治理模式,全部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都必需纳入统一的治理制度内。在满意工程组资产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资产治理部门综合治理和资产监视的职能,充分利用现存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确保资产的全部权和调配权集中统一治理。 (二)细化固定资产治理制度 要从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并结合单位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详细要从资产的选购打算、选购执行

12、、验收入库、归口治理、报废处理等方面进展设计。1选购打算环节强调预算掌握预算治理需“刚柔”结合,“刚”表达在预算制定方面,预算制定包括两个方面:详细的固定资产和金额。特殊是仪器设备的预算方面,预算制定要与技术路线的规划相匹配,强调必要性和相关性,经批准的预算不能随便更改;“柔”表达在预算变更方面,在保证研发目标不变、技术路线不变的前提下经各方专家的充分论证通过后才能变更购置方案,若涉及重大设备购置的调整还要结合相关经费治理方法进展报批或备案后才执行。2选购执行环节要加强本钱掌握,强调经济性由于启动资金有限,这要求选购执行人要有本钱意识。对于标准、通用型的设备仪器选购,应当建立合资格供给商名录,

13、日常选购可以从供给商名录中进展三家比价,既提高效率又便利治理;对于非标准设备仪器(定制)的选购若不是单一来源的,可以实施邀请招标方式进展;前述的选购金额假如到达公开招标数额标准或以上的还必需执行公开招标方式。通过上述合规的选购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选购本钱和舞弊的风险。3加强验收入库环节的治理首先,通过签订选购合同的形式明确验收合格才支付尾款;其次,验收时必需由选购经办人,资产使用人和资产治理员共同执行和确认;最终,财务依据选购合同,验收单执行付款操作。另外,对于大型的科研仪器设备要引入技术专家联合验收,确保所购置的珍贵资产符合验收标准。4归口治理,明晰权责对固定资产要实行“统一全部,统一监管,统

14、一调配,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治理体制。详细要实行部门资产使用人负责制、部门负责人监管制和资产治理员统管制,实行层层监视,确保资产安全和完整。5明确报废处理权限,落实报废报批制度依据国有资产处置相关规定应将资产报废审批权限集中到分管资产的单位负责人,资产使用部门仅负责将经允许报废的资产交回资产治理部门集中处理,不得擅自处置固定资产。 (三)加强人员配备,落实治理人员责任制 固定资产应当设置专人保管。一是在资产使用的部门内要有专人专责治理,详细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台账记录和固定资产的日常治理和维护;二是单位内部必需配备一个专职的资产治理员,负责单位全部资产的验收、领用和报废处理工作,统筹全部固定资

15、产的年度盘点工作。 (四)参考企业资产治理模式,引入EP信息治理系统 将固定资产治理制度和其生命周期掌握点与EP系统结合在一起,实现固定资产审批流程化、信息一体化、治理动态化,形成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从而打破各部门、各区域和各系统之间的壁垒,建立标准、灵捷、高效的业务流程,实现选购打算、选购执行、验收入库、出库领用、日常维护、盘点和报废处理等全部环节全程无缝连接,确保数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精确性、时效性和有效性。另外,通过信息治理系统实现动态的监控,从而有利于治理层对后续仪器设备的购置与否供应现实的参考依据,避开重复购置,提高现有资产的利用率。 (五)实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别和监视制度 详细可以结合固定资产治理的不同环境进展设计,例如在大型固定资产选购执行过程中适宜的方案时,由需求方提出选购需求,决策方实施论证,执行方从市场中选择适宜的供给商。这样从需求、决策和执行的环节将不相容的岗位进展分别,从而有效降低选购过程中的舞弊和选购本钱。另外,要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监视岗位,在条件许可的状况下要设立内审机构。该机构应当直接向董事会或理事会汇报审计工作状况,汇报状况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治理制度内部掌握是否有效,资产治理是否根据制度执行。若实际执行和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