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291420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就是为肿瘤晚期等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居家或住院舒缓疗护基本服务的临床科室。一、设置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舒缓疗护服务的,应当到本区县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临终关怀科原则上配置门诊诊室与相对独立的病区。如设置病区,一般设置10张临终关怀住院床位。服务量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床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服务能力与相关要求,在本社区范围内开展居家临终关怀服务。为体现人文关怀,临终关怀科标识标牌名称为舒缓疗护。二、建设标准:(一)临终关怀门诊门诊诊室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布局合理、能满足保护患者隐私,无

2、障碍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1、基本设备:办公桌、办公椅、病人椅、空调、档案柜、计算机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电视机等多媒体设备等。2、诊疗设备:诊查床、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体温计、读片灯、体重身高测量仪、脉枕、治疗推车。3、出诊设备:电子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压舌板、血糖仪、叩诊锤、手电筒、氧气袋、皮尺、小剪刀、针灸用具、便携式心电图仪、纸与笔、对症治疗的基本药物(不包括麻醉类药品)等,必要的交通工具与通讯设备。有条件的可配置远程诊疗等设备。(二)临终关怀病区1、分区及床位面积配置临终关怀病区包括病房、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谈心室(评估室)、家属陪伴室、关怀室、医务人员办

3、公室、配膳室、沐浴室与日常活动场所等三大功能区(即服务区、管理区、生活辅助区)11室。其中家属陪伴室可与临终关怀室合用。医护办公室由临终关怀科医生、护士与医务社工等共用,便于相互沟通交流。病室床位建筑面积与室均使用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临终关怀病房建筑面积指标病室规模(床)1张床2张床3张床4张床及以上床位建筑面积指标(itf/床)50454545室均使用面积(Itf/室)152020252、各室用房在总使用面积中所占比例可参考表2。表2临终关怀病区各类用房面积及占总使用面积比例(/%)项目分类*病房护士站*医护室治疗室处置室*谈心室(评估室)家属陪伴室配膳室日常活动场所室)沐浴室*关怀室

4、合计使用囿积85构成比(%)26、239、844、923、283、284、926、566、5616、3911、296、56100说明床均5m23-4间病室1间1间1间1间1间1间1间按每床5itf计算1间1间14间注:打“*”为临终关怀病区专用,其余可以共用。3、临终关怀病区的各功能区域用房占总建筑面积所占有的比例可参考表3。表3临终关怀病区的各功能区域用房占总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的比例()功能区比例(%)保障系统32、27管理系统14、52辅助系统53、214、承担教学与实习任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病区,其教学用房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临终关怀病区教学与实习用房指标(itf)分类实训室会议

5、室面积指标(花/学生)2、54注:1、学生的数量按临床教学班或实习的人数确定。2、可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议室等现有资源。三、人员配备:(一)临终关怀科至少配备2名获得市级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或中医类别专职执业医师与4名注册护士。其中包括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二)临终关怀病区设护士长1名。每增加4张病床至少增加配备1名执业医师,1名注册护士。(三)每4-6张床至少配备1名护理员。(四)每20位居家舒缓疗护患者至少配备1名执业医师,1名注册护士。(五)建议配备医务社工与社会志愿者。(六)应当配备与开展的诊疗业务相应的

6、药师、技师、临床营养师等医技人员。其她人员按需要配置。四、建筑要求(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门诊与病区选址应当满足临终关怀科功能与环境要求,门诊与病区选择服务方便相对独立环境安静条件较好的位置。应充分考虑临终关怀工作的特殊性质,协调好与周边环境的要求,临终关怀病区与其它病区相对独立。门诊与病区应开设在同一执业地点,便于对患者的连续性服务与临终关怀科医务人员的沟通交流与资源共享。(二)临终关怀科病区总体规则布局与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布局紧凑,合理确定临终关怀三大功能分区,室内采光、色彩设计符合临终关怀特点与卫生学要求在满足临终关怀病区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2、病

7、房装修应符合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宜选用经济、耐久、功能性好并符合卫生学要求的材料,不应使用开裂、易燃、易腐蚀的材料。注重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传播临终关怀知识,介绍临终关怀方法,体现朴素、温馨、幽静的服务特点,营造良好的临终关怀教育文化氛围。3、科学设计人流与物流通道,合理确定进口与出口路线,病室以及卫浴室至少应各有一扇门,且宽度至少100厘米以上。病区走廊净宽至少1米。有推车(床)通过的门与墙面,应采取防碰撞措施。病区应设有电梯(仅使用地面一楼除外)。病房走道应当符合消防法及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设有扶手、栏杆。楼梯、走道及浴厕使用防滑地板,并有防滑措施。无障碍设施设置应符合国家

8、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走道台阶处,应有推车或轮椅的主用斜坡道并采用防滑材料。(三)临终关怀病房应符合下列要求:1、临终关怀病房宜设朝南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不宜设阳台。2、宜设2人或4人床的病房。应配备床头柜与护理站的紧急呼叫器。每床应有床栏及调节高度的装置。应设置储物柜(壁橱)。3、床边与邻床之间的距离至少80公分,床边与墙壁之距离至少80公分。4、病室高度:地板至天花板净高至少2.7米。(四)辅助用房平面布置与建筑装修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餐室、厕所、浴室等蒸汽溢出与结露房间,应采用牢固、耐用、难玷污、易清洁材料;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蒸汽排放顺利,楼地面排水通畅,不出现渗漏。应考虑

9、满足对临终患者特殊需要设置无性别卫生间。2、沐浴室宜配置全自动升降沐浴推床装置,并有专业性洗澡机设备。应设有扶手,并配备紧急呼叫系统与配置清晰、醒目的标识系统。沐浴室建筑装修与环境设计,应符合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有利于临终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体现人性、温馨、清新、自然的行业特点与民俗特点,楼地面有防滑宜清洗的材料,排水通畅,不出现渗漏。3、告别室应建设满足告别亡者需要的设施,充分体现人性、人道、关爱的特点,至少配置一张病床、床头柜与沙发,提供家属慰藉心灵的服务设施与环境。一般不设急救仪器设备,并应采取防虫、蝇、蚤、鼠等动物侵入的措施。4、如设太平间,应设于较隐蔽的位置,与主要建筑适当隔离,

10、并宜单独设置出口,同时应配备遗体冷藏设备。五、病区设备配置标准(一)临终关怀病房与辅助用房设备配置应与临终关怀科工作流程、开展的业务项目及服务量相适应,并应充分共享,提高利用率。(二)病房配置主要品目包括专用床、全自动升降沐浴推床装置等9类(详见表5),具体装备还应考虑相关的临终关怀技术要求,从中选取适宜设备,打“*”号表示临终关怀病区必备设备。表5临终关怀病区主要设备功能室序号设备名称单位1专用床*张病房2床单元被单被褥*件3氧气瓶推车辆4移动紫外线灯台5治疗车辆6病历柜辆7担架车个8换药车个9药品柜个10超声雾化器个11电动吸引器个12胃肠减压器个13床旁便合器个14床旁洗头器具个15心电

11、图机台16输液泵个17处置台个18输液架个治疗室(处置室)19地站灯个20药品(器械)柜个21观片灯台医务人员办公室22电脑及打印机台23档案柜个24沙发*张25书柜*个26展示柜*个谈心室(评估室)27电脑*台28电视机*台29DVD*台30录音笔*支31沙发*张家属陪伴室32电视*台33简易家具若叶个34淋浴设备*分35全自动升降沐浴推床装置*口沐浴室个36衣柜*分37按摩仪口38病床*张39椅张关怀室(告别室)40电视*台41DVD*台42冰箱台配膳室43微波炉台44饮用水柜个45沙发张日常活动场所46家具个47电视机台六、管理(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与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二)医疗文书格式规范,按照国家或本市制定或认可的临终关怀技术操作规程开展服务。(三)应用信息技术做好临终关怀服务与管理。七、执行时间与有效时限本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有效期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