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的义冢制度.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291019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宋时期的义冢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两宋时期的义冢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两宋时期的义冢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两宋时期的义冢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两宋时期的义冢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宋时期的义冢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宋时期的义冢制度.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宋时期的义冢制度(上)张邦炜张忞所谓义冢,简而言之,即掩埋无主尸体或战死军人的公墓。义冢又称义阡,在宋代还有个独特的名称,叫漏泽园。对于两宋时期的义冢制度,前人语焉不详,近人只是在论述当时的火葬习俗时附带提及。有鉴于此,本文试图略加探讨。一、始于何时义冢制度始于何时,人们历来看法不一。宋人徐度却扫编卷下断言:漏泽园之法,起于元丰间。清人顾炎武日知录卷15火葬则认为:漏泽园之设起于蔡京,不可以其人而废其法。这两种说法虽不无道理,但并不确切。徐度、顾炎武二人的说法有相同之处,他们都认为漏泽园之法即义冢制度始于宋代。宋代号称“为治一本于仁厚,凡振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1应当承认,两宋王朝为

2、解决贫民死无葬身之所的问题,曾采取措施并费力不小。绍圣年间,苏轼惠州祭枯骨文称:朝廷法令,有掩骼之文;监司举行,无吝财之意。2绍兴年间,监登闻鼓检院范冈上奏说:国朝著令,贫无葬地者,许以系官之地安葬。3从中不难看出,北宋建立之初就有允许无地贫民死后安葬于官地的规定。同时按照宋刑统的有关条文,“因穿地而得死人,其尸不限新旧,不即掩埋,令其暴露”,将受到“徒二年”的惩处。4直到南宋中期,庆元条法事类卷77服制门丧葬一方面严禁亲死不葬:诸父母亡,过五年,无故不葬者,杖一百。另一方面要求地方政府无偿为贫民提供葬地:诸客户死,贫无葬地者,许葬系官或本主荒地,官私不得阻障。这类笼而统之的规定毕竟缺乏可操作

3、性,于是两宋王朝推行义冢制度。但徐度、顾炎武之说并不确切,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况可证。首先,义冢在历史上早已有之,其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东汉。汉安帝时,河南尹周畅“收葬洛阳城旁客死骸骨万余,为立义冢。”5建和三年(149)十一月,鉴于“京师厮舍,死者相枕,郡县阡陌,处处有之”,汉桓帝下诏:其有家属而贫无以葬者,给直,人三千,丧主布三匹;若无亲属,可于官壖地葬之,表识姓名,为设祠祭。6足见义冢制度绝非始于宋代,尽管与前代相比,两宋的义冢制度较完备。其次,就宋代来说,义冢既不起于元丰,也不起于蔡京,早在北宋初期已有其雏形。其史实依据,下面将陈述。二、发展过程两宋的义冢制度有一个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

4、下四个阶段。(一)草创阶段:北宋初年至元丰二年(1079)。北宋初期已有义冢的雏形,前面所引苏轼的文章、范冈的奏疏,即是其明证。至于宋真宗曾推行义冢制度,更是证据确凿。据宋史卷178食货志上六振恤记载:天禧中,于京畿近郊佛寺买地,以瘗死之无主者。瘗尸,一棺给钱六百,幼者半之。其经费来自左藏库,后因财政方面的缘故,“臣僚奏请裁减,事遂不行”,7以致“死者暴露于道,见者闵伤。”8嘉祐七年(1062)二月,宋仁宗诏:开封府市地于四郊,给钱瘗民之不能葬者。9经费从哪里来,是否仍然来自左藏库?墓地是固定的,还是具有临时性?这些都不得而知。当时,开封以外,有的地方也曾推行义冢制度,河东路就是个突出的例子。

5、宋仁宗时,并州(治今山西太原)知州韩琦建立义冢,目的在于改变火葬习俗。其继任者继续执行“官营墓域使葬”的措施。如庞籍免除了义冢的地税,孙贲责成三所寺庙持义冢并为此而“岁度一僧”。10但是“人遂以焚尸为耻”之说并不可信,还是“弊(应作美)俗如故”11这一说法比较接近事实。此外,熙宁二年(1069),苏轼在知徐州任上,著徐州祭枯骨文:嗟尔亡者,昔惟何人,兵耶氓耶,谁其子孙,虽不可知,孰非吾民,暴骨累累,见之酸辛,为卜广宅,陶穴宽温,相从归安,各反其真。12显而易见,徐州这时有义冢。义冢制度在这个时期,处于草创阶段,经费来源不落实,制度又不健全,问题不时出现。如熙宁七年(1074),汉州(治今四川广

6、汉)“灾伤户绝之家有骨骸未葬者三十四户、九十八人。”问题居然拖延五年之久,到元丰二年二月,朝廷才批准了成都府路监司提出的方案:“人给钱二千收瘗,鬻绝户田宅以偿官。”13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治标不治本,无法解决百姓死无葬身之所的问题。(二)形成阶段:元丰二年至崇宁三年(1104)。元丰二年二月,开封府界提举常平等事陈向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亲眼看到“积骸蔽野,皆贫无以葬者委骨于此。”他“恻然哀之,明日具以所见闻,请斥官地数顷葬之。”朝廷“即日报可”。14宋神宗为此专门下诏:开封府僧寺旅寄棺柩,贫不能葬,负久暴露。其令遂县度官不毛地三五顷,听人安葬。无主者,官为瘗之。民愿得钱贷之。每

7、丧毋过二千,勿收息。并且授权陈向“主其事”。15陈向建议采取两条措施:第一,在经费上,“以户绝动用钱,经瘗埋之费”;第二,在管理上,“选募僧守护,量立恩例。”所谓“恩例”其具体内容为:葬及三千人以上,度僧一人;三年,与紫衣。16宋神宗一概予以批准。“紫衣”是指紫色袈裟,僧人赐紫始于武则天时。陈向赓即做了两件事:首先,建立义冢,“凡得遗骸八万余,每三十为坎,皆沟洫,什伍为曹,序有表,总有图”;其次,确定主管,“规其地之一隅,以为佛寺,岁轮僧寺之徒一人,使掌其籍焉。”17可见,寺院不仅主持火葬,而且主办土葬,朝廷还依靠他们推行以改变火葬习俗为目的的义冢制度。陈向推行义冢制度,堪称尽心竭力。当时人沈

8、括称赞他:能推朝廷之惠,及于朽骨。 18对此,宋史卷15神宗本纪二有记载:诏给地葬畿内寄菆之丧,无所归者官瘗之。鉴于此前已有义冢,宋史并没有像徐度那样把这件事作为宋代漏泽园之法的开端。徐度格外强调陈向的政绩,那是由于他是陈向的外孙。其实,这时尚无漏泽园这个名词。何况义冢制度尽管比从前具体,但仅限于开封府界,并未颁行于各地。宋神宗关于义冢制度的诏令虽然不曾要求各地一律加以执行,但地方官员参照执行者有之。如元丰四年(1081),徐州(今属江苏)知州孙某“遣校吏,拾野中遗骸,得一百八十余躯,葬于城南官之废地,为之祭告而后掩焉”;19绍圣二年(1095),惠州(今属广东)建立义冢,苏轼作葬枯骨铭,并留

9、下嘱托:后有君子,无废此心,陵谷变迁,复棺衾之。20此外,像宋哲宗时,李昭玘在潞州(治今山西长治)通判任上,鉴于“潞民死多不葬”,他“斥官地,画兆竁,具棺衾,作文风晓之。”21此文题为潞州戒焚死榜,至今仍保存在乐静集中。22宋徽宗即位之初,孙贲在河东转运使任上,要求地方官吏“常加禁约,无废前规。”23所谓前规,是指韩琦当年建立义冢时所拟定的规矩。陈向离任后,开封府界推行义冢制度的情况不详。根据有关记载,河东路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义冢建立在城市附近,只能解决城内及城郊的问题,而“僻小州军、穷乡远道之民未举葬者,势不能相及”;二是即使城内及城郊,“官围地有限,葬且无余”,而“肯于官围地杂葬者多”,2

10、4需要与可能的矛盾相当尖锐。这两大问题有带普遍性。还应当看到,义冢制度建立容易坚持难。孙贲要求河东路官吏“无废前规”,即是这里难于坚持的反映。无怪乎在经历了宋哲宗统治时期之后,到宋徽宗时又不得不“推广先志”。(三)健全阶段:崇宁三年至北宋末年。宋会要食货68之130记载,崇宁三年二月三日,中书言:州县有贫无以葬,或客死暴露者,甚可伤恻。昨元丰中,神宗皇帝诏,府界以官地收葬枯骨。今欲推广先志。建议“择高旷不毛之地,置漏泽园”,得到宋徽宗认可。二月四日,中书就健全漏泽园制度,提出具体建议。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加强管理:“诸以漏泽园葬瘗,县及园各置衅籍,令厅置柜封锁。令佐赞移,以图籍交授;监司巡历,

11、取图籍点检。”第二,统一规格:“应葬者,人给地八尺,方砖二口,以刻元寄所在及月日、姓名。”“军民贫乏,亲属愿葬漏泽园者,听指占葬地,给地九尺。”第三,允许移葬,今后亲属“乞改葬者,官为开葬,验籍给付。”第四,妥善保护:“无故若放牧,悉不得入。”第五,方便祭祀:“量置屋以为祭奠之所,听亲属享祭追荐。”宋徽宗当即予以批准,“并著为令”。此外,还责成各路提举常平主管其事。因此,后来朱熹说:崇宁之制,凡安济坊、漏泽园之政,皆领属常平使者。25安济坊是给贫病者以医药之处。对于这件事,宋史卷30徽宗本纪一有记载:崇年三年二月“丁未(即三日),置漏泽园。”李埴十朝纲要、王称东都事略、陈均编年备要诸书都有此记

12、载,只是十朝纲要将此事系于戊申即四日。两种系日,都有道理。当时蔡京独相,因而顾炎武认为:“漏泽园之设,起于蔡京。”此说之不妥,清代史家赵翼陔余丛考卷27养济院育婴堂义冢地指出:义冢之法,蔡京前已有之。蔡京“踵其法”,只不过替它取了个新名称。据汉书卷64上吾丘寿王传记载,汉武帝时,光禄大夫侍中吾丘寿王称赞西周“德泽,上昭天,下漏泉。”颜师古注曰:“漏,言润泽下沾,如屋之漏。”漏泽园即取名于此。不过也应当承认,与元丰旧法相比,崇宁新法确有发展。不仅规章制度更完备,而且前者仅适用于开封府属,后者则通行全国各地。宋徽宗当时便“立法,郡县官违戾者、驰慢者、失检察者皆置之法。”26接着又专门下诏,要求“监

13、司守令奉行无忽”。27诏令下达后,各地相继建立漏泽园。如明州(治今浙江宁波)虽远离京城,但闻风而动,所属鄞县、奉化、慈溪、定海、象山、昌国六县当即设置漏泽园。潭州(治今湖南长沙)也曾在“崇宁间,推行漏泽园,埋瘗无主死人。”28靖康元年(1126),蔡京贬死潭州,即“藳葬于漏泽园。” 29但是,北宋晚期在推行漏泽园制度的过程中,弊病甚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弄虚作假。朝廷规定守园僧人“以所葬多为最,得度牒及紫衣”,守园僧人当中“遂有析骸以应数者”,30以便冒领“恩例”。更有甚者,某些地方官吏居然“责保正长以无病及已葬人充”。葬了又葬,问题不大;无病便葬,即是活埋。如此草菅人命,一经发现

14、,按照法令,仅“杖一百”。31惩罚这样轻,歪风怎能纠正?二是敷衍塞责。按照规定,“凡漏泽园收瘗遗骸,并深三尺。”某些地方官吏应付差事,“或不及三尺而致暴露者”,葬了等于不葬。对于这种做法,尽管朝廷一再下令指责“但为文具,未尽加法”,要求“监司觉察,按劾以闻”,32可是收效甚微。三是胡乱开支。漏泽园制度作为一项扶贫措施,理当精打细算。然而某些地方官吏“奉行颇过”,33在“葬日及岁时,设斋醮,置吏卒护视”,以致“常平所入,殆不能支。”34宋徽宗为此在宣和二年(1120)六月,下诏纠偏:漏泽园除葬埋依见行条法外,应资给者斋醮等事悉罢。35连“资给”亦“悉罢”,漏泽园不免名存实亡。四是园地丧失。宋金开

15、战以后,此事更是无人过问,“漏泽园地多为豪猾请佃”,以致“已死者衔发掘之悲,而后死者失掩埋之所。”36(嘉泰)会稽志卷13漏泽园称:自军兴多故,遂益驰。咸淳临安志卷88恤民漏泽园云:其在临安府者,中更多故,率为官私占佃。(载漆侠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两宋时期的义冢制度(下)张邦炜张忞(四)恢复阶段:南宋时期。(嘉泰)会稽志卷13漏泽园称:中兴以来,郡县或自以为意,广朝廷惠泽。南宋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恢复漏泽园不是朝廷的统一部署,而是某些官员的个别行动。如越州(治今浙江绍兴),知州翟汝文于建炎年间,“收四郊暴骨,葬园中。”37翟汝文离任后,通判朱璞在绍兴元年(1131),又责成附郭会稽、山阴两县县尉,“各于城外踏逐空闲官地”,38拓展漏泽园,并加强管理。又如建康府(治今江苏南京),兵火之余,“阡陌沟渠,暴骨皆充斥。”绍兴元年九月,宋高宗诏:凡虏所破州县,暴骨之未敛者,官募僧道收瘗。此诏虽属一般号召,但知府叶梦得趁机多方筹措经费,得“谷四百斛、钱三百万”,39在当年十二月,将近八万具枯骨,分别埋葬于四门之外的八所义冢。就整个南宋统治区来说,当时仍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