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乐理二胡演奏特色滑音.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29061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乐理二胡演奏特色滑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少儿乐理二胡演奏特色滑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少儿乐理二胡演奏特色滑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儿乐理二胡演奏特色滑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乐理二胡演奏特色滑音.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少儿乐理:二胡演奏特色滑音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 从滑动的范围来讲,有换把滑音和原把位滑音。 从滑动的幅度来讲,有大滑音(大三度以上)和小滑音(小三度); 从滑动的方一直讲,有上滑音(由低音滑向高音)和下滑音(由高音滑向低音); 从滑动的时间来讲,有先滑音(滑音消失在本音之前)和后滑音(滑音消失在本音之后); 从滑动的力度来讲,有倚音滑音和连结滑音。 从滑音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装饰性滑音和连结性滑音两大类: 先滑音先滑音就是先由倚音滑向本音的滑音,它突出强调本音。先滑音又分上下滑音两种。 后滑音消失在本音后面的滑音就叫后滑音。后

2、滑音即由本音滑向倚音,整个滑动过程跟先滑音恰好相反。后滑音同样有上下滑音之分。一般是以箭头符号表示。 连结滑音连结滑音也称连线滑音,它是一种常见的滑音,其符号是在连运弓符号的右端再加一箭头。在奏法上是以某一按指用均衡的力度将连线内的音连结起来,听起来连接紧凑,使乐曲具有剧烈的感染力。事实上,换把中常常使用的“滑指换把”,也与连结滑音相像,不过特色不如连结滑音那样浓郁罢了。 转滑音转滑音是效果较突出的装饰性滑音。它的符号为“w”,一般记在音符的上面。转滑音是在本音下方的二度音程内回转,所以有人把这种滑音详细的称作 “下回转滑音”。另外还有一种“上回转滑音”,在蒙簇民歌中比拟常见。它的符号为“”,

3、在奏法上除“回转”的方向与下回转滑音相反外,在“回转”的力度、范围和时间上则完全一样。这里需指出的是不管“上回转滑音”或“下回转滑音”,它们“回转”的音程是比拟有规律的,一般来说转滑音的活动范围在本音上下二度,很少有超过小三度的。 演奏滑音留意事项:在实际运用中,滑音是变化多端的,它往往依据乐曲的感情需要和风格特点来敏捷把握。滑音的运用还能反映出各地的音乐特点。例如河南坠子、广东音乐、云南花灯、江南丝竹等乐种使用的滑音就是本乐种的鲜亮特征之一。贵州苗族民歌与湖南苗族民歌滑音的风格也大不一样。运用滑音要留意以下几点:首先明确是什么性质的滑音。假如是带装饰性的,要把握到宾主清楚的效果,运弓和运指应当是装饰音轻,本音重。装饰音到本音之间要过渡得自然;假如是属连结性的,要浑然一体,天在无缝。奏滑音的手指是随着手腕上下的动作而移动的。假如单纯以按指在弦上作上下平直移动,这样的动作不灵敏,力度不易掌握,滑音的效果也较生硬。 奏滑音一般来说是不容许换弓换弦的。奏滑音最要紧的是必需用得恰当。假如不頋乐曲风格和感情需要,硬塞进去一些不必要的滑音,就会使整个曲调变得油腔滑调,歪曲了乐曲的内容,破坏了乐曲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