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刑法学试卷[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277230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刑法学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刑法学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刑法学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刑法学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刑法学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刑法学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刑法学试卷[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刑法学试卷1 级法学辅修专业?刑法学?期末结业考试班级: 学号 : 姓名: 一、 单项选择题:1101、我国刑法典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是 原那么。 A、从旧兼从轻 B、从新兼从轻 C、从新 D、从旧 2、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 。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D、14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 3、同类客体是指 。 A、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 B、所有简单客体 C、所有复杂体 D、某一类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 4、犯罪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后向国家担负的刑事法律后果是 。 A、刑罚 B、刑事责任 C、刑事处分 D、刑罚处分 5

2、、陆某潜入某仓库想偷白糖,结果误将几袋食盐偷回家,陆某的行为属于 。 A、对客体的认识错误 B、对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 C、对行为性质认识错误 D、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6、某甲意图到某乙家偷东西,白天,某甲借串门的名义,到某乙家观察了地形,晚上某甲正准备出门偷东西时,忽觉肚子疼痛,便吃药上床休息。某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表示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7、拘役的期限为 。 A、3个月以上2年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D、1个月以上1年以下 8、某甲因盗窃、强奸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无期徒刑。在决定执行刑罚时,应该采用什么原那么 。 A、先

3、减后并 B、先并后减 C、吸收原那么 D、并科原那么 9、某甲成心伤害某乙致其死亡,某甲行为属 。A、想象竟合犯 B、结果加重犯 C、吸收犯 D、牵连犯 10、以下关于缓刑制度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缓刑是对被判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合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事制度。 B、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一般累犯可适用缓刑,特殊累犯不得适用缓刑。D、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二、多项选择题:310 1、罪刑法定原那么包括以下哪几项内容 。 A、刑法的渊源排斥习惯法 B、刑法的效力否认溯及力 C、刑法的适用禁止类推 D、刑法的适用反对不

4、定期刑 2、以下几种犯罪行为中,哪几种是由于行为人的间接成心而造成的 。 A、某甲为了杀妻,在食物中下毒,结果其儿子放学回家吃饭,中毒死亡 B、某甲去打猎,发现一野兔,举枪就要射击,突然发现旁有一小孩,他知这一枪可能打中小孩,结果一枪打去打中小孩。小孩当场死亡。 C、某甲作手枪抵住某乙的头部开枪,造成某乙当场死亡。 D、某甲系驾驶员,一日路遇前两车会车,为赶时间,自持技术高超而造成撞乙而死。 3、正确理解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掌握 。 A、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B、因果关系的主观性 C、因果关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D、因果关系的时间性 4、以下属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是 。 A、犯意表示 B、犯罪预备 C

5、、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5、犯罪未遂的特征有 。 A、犯罪分子已接近着于实施犯罪 B、犯罪没有得逞 C、犯罪没得逞是由于意志之外的原因 D、犯罪分子不愿继续实行犯罪 6、以下犯罪中,属于继续犯的有 。A、重婚罪 B、遗弃罪 C、盗窃罪 D、虐待罪 E、成心杀人罪 7、我国刑法典规定,罚金的具体执行方法有 。A、一次缴纳 B、分期缴纳 C、强制缴纳 D、随时追缴 E、减免缴纳 8、单位犯罪的主体有 。 A、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 B、集体所有公司、企、事业单位C、独资或合资公司、企、事业单位 D、国家机关 E、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 9、以下刑种中,属于自由刑的有 。 A、拘役 B、有期徒刑 C、无

6、期徒刑 D、剥夺政治权利 E、没收财产 10、根据我国刑法典的有关规定,对累犯 。 A、不适用缓刑 B、不得假释 C、应当从重处分 D、不得减刑 E、实行数罪并罚三、 案例分析题:1、某日上午,被告人刘甲因其父向其要钱,两人发生争吵。其父赌气要拆房屋的壁板,刘甲推拉了其父。当天中午,其父对大儿子刘乙、大儿媳何某说刘甲打了他。当天下午,何到刘甲家何与刘乙开居住,隔壁房间,两人发生争吵,刘甲叫何滚出去。次日下午3时许,何的次女5岁到刘甲家玩,何抱着两岁的小孩到刘甲家门口,叫次女回家去。两人又争吵起来。何骂刘甲是骗子等,刘甲便到厨房拿了一把烧火钳赶出去说:“你真的要骂,我就打你两下。何边骂边跑回家。

7、刘甲见何已回去,自行返回厨房。此时,何又抱着小孩站在自己家后门外骂刘甲是骗子等。同时,何的大女儿8岁、二女儿站在何的左边。刘甲听见又出来骂他,就再次手提铁钳子跑出来,站在距离何7米、离何的二女儿8米远的大路上与何对骂,刘甲说:“你真的要骂就一铁钳子扔死你。遂将手中的铁钳子朝何扔去,何躲进屋里,却击中了站在何身旁的二女儿的头部左额,铁钳子插入颅内,造成颅骨骨折,颅脑严重损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问题:被告人刘甲主观上具有何种罪过形式?为什么?2、 张某系食品厂保管员。1992年3月23日,食品厂附近陈某家娶儿媳妇,大摆宴席。厨师周围将一小捅柴油倒入沸腾的油锅中,顿时火起,烧毁周围平房30多间时

8、,消防队员才赶到现场,由于平房两侧小棚子多,通道狭小消防车进不去,在消防队员指挥下,拆防通道 旁的煤棚,消防车通过,接上水龙头。此时,食品厂管理员张某认为消防队撤除的火道 太窄,火越烧越旺,有可能烧到食品的生产车间,就张指挥生产工人将孙某等六户居民住的平房拆掉。孙某等人当即反对,他们说:“消防已撤除火道,六户房屋处,就被全部扑灭。 问题:张某毁坏财物的行为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试作简要分析。3、 被告人苏某成心杀人后,潜逃到山西省坦曲县皋落,乡西汉村,化名张某,谎称是无依无靠的孤儿,从安徵宿县出来某生的,骗取了当地农民机的信任,开始在一砖瓦厂当临时工,后到乡建筑队当施工设计员。1991年春天,与

9、当地妇女吉某结婚,婚后生一子一女。1993年4月,苏某为让父母知道他还活着,写信与父母联系。1993年6月和1994年10月,苏的父母两次到曲垣县奉劝苏某自首。苏某也感到逃避惩罚是不能长久的,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决心走自首的道路,争取从宽处分。苏某将杀人犯罪的前后经过告诉了妻子吉某,吉某支持他自首。1994年10月11日,苏某随父母到山东省枣庄市投案,如实的供述了犯罪事实。问题:苏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为什么?4、阎某和高某原是好朋友,二人常互相串门。1990年1月5日晚,高去阎家串门,恰逢阎不在家,高便对阎妻进行挑逗,遭到阎妻训斥,高即离去。次日阎回家,阎妻将此事告诉了阎。阎听后大怒,当晚,

10、伙同其弟到了高家,把高骂了一顿,打了高两个嘴巴,并让其弟用绳子将高捆上。阎拿菜刀威胁说,“今后再有此事,我就砍了你!高被捆了长达四个小时之久,直到村干部到场劝解,才被放开。经村干部做了工作,双方各自抱歉,问题就此了结。1995年5月8日,阎高两家又因水田吵架,高一气之下向公安机关揭发了阎在1990年1月6日非法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的行为,并坚决要求法办。此事后来起诉到法院。 问题:法院应否、追究阎某非法拘禁行为的弄事责任?为什么? 5、被告人徐某疑心其妻与白某男,26岁有染,但是苦无证据。一天晚上,村里放电影,徐某发现自己的妻子没来,又他细看看前后左右,发现白某也没来,即断定两人在通奸无疑,徐某

11、叫来被告人刘某,曹某徐某的亲戚赶回家捉奸。徐某先喊妻子开门,说回来拿凳子其妻不开。徐某一脚将门踢开,发现白某正与自己的妻子睡在一起,即抡起木棍朝白某的身上猛打。刘某、曹某三被告人仍不罢休,又用烟头烧白某,强令白某写与徐妻发生性关系的材料,白某不肯写。被告人徐某用棍子条了白某屡次,并强令白某趴有地上,三被 告人结鞭进行折磨了3个多小时,发现白某呼吸困难,急送医院。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5点死亡,法医鉴定:白某多发性软组织损伤并发出血,外伤休克死亡。 问题:徐某、刘某、曹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分别应如何处理?6、 1996年7月19日晚8时许,被告人伍某携带刺刀一把,提袋和塑料袋各一个,与

12、同组村民陆某一起到长虹林9组神瓜专业户陈某的西瓜地里偷瓜。正在偷瓜时,陈某往瓜地里走来,听到西瓜地里有响动,便问“哪一个。陆某即站起来,拿起一个西瓜向陈某砸过去,转身便跑,陈某随后紧追,伍某乘机逃跑,陈某没有追上陆某,随即返回追赶伍某。陈某从背后将伍某拦腰抱住,并高喊:抓贼。伍某见逃脱不掉,即用左手从腰间抽出刺刀从右腋下往后猛刺一刀,刺中陈某的右胸。陈某被刺后仍紧紧抱住伍某不放,并说:你跑不了,你身上有我的血。伍某又往后刺了一刀,没有刺中陈某,反而误伤了自己的右臂。接着,伍某丢掉刺刀,把陈某摔倒后压在地上,被闻声赶来的村民拉开,并将伍某抓获,陈某因伤势过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问题:伍某的

13、行为构成何罪?陆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7、 王某男,35岁因与李某通奸而生离婚另娶之志,要求与其妻孙某离婚,孙某不同意。一日,李某对王某说:“我已怀孕,你要是离不了婚就干脆把你老婆干掉,我们好结婚,否那么我就告你强奸我。王将此事告诉其弟26岁,王弟同情其兄之处境,设法为王弄来一包毒药。某日,王将毒药投入烙饼内叫孙吃,恰遇其儿放学回家。孙认为烙饼好吃些,就将其给儿子吃,王见后便对儿子说:“你妈劳累了,让妈劳动累了,让她吃烙饼,你吃馒头。说完就走了。王走后,孙某还是让儿子吃烙饼。儿子吃后,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问题:1 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原因何在? 2 李某、王弟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应如何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