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269625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XX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单位:山西省XX县国土资源局编制单位:临汾市土地复垦开发中心编制日期:二八年四月十一日山西省XX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山西省XX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项目申报单位:山西省XX县国土资源局项目负责人:电话:通讯地址:山西省XX县西大街邮政编码:编制单位:临汾市土地复垦开发中心二八年四月十一日目录一、总论 1(一)项目背景 1(二)项目概况 4(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二、项目区概况 9(一)自然条件 9(二)资源条件 12(三)社会经济条件 12(四)土地利用现状 14(五)基础设施状况 15三、项目分析 17

2、(一)项目合法性分析 17(二)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18(三)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21(四)水土平衡分析 22(五)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27(六)公众参与分析 28四、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29(一)规划原则 29(二)指导思想 31(三)建设标准 32(四)规划方案比较 32(五)项目规划方案总体布局 33五、投资估算 41(一)投资估算依据 41(二)估算费用构成 41(三)资金筹措 47(四)投资进度计划 47六、项目区内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52(一)土地权属现状 52(二)土地权属调整的原则 52(三)土地权属调整的依据 53(四)土地权属调整程序 54(五)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5

3、5(六)土地权属的内容与方法 57七、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 58(一)组织领导机构设置 58(二)项目实施管理 58(三)项目资金管理 60(四)加强土地权属管理 60(五)探索土地整理后土地经营机制 60八、效益评价 61(一)社会效益评价 61(二)生态效益和和环境影响评价 64(三)经济效益评价 65九、结论与建议 69(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69(二)问题与建议 73附:1、图斑汇总表2、土地利用结构统计表3、土地利用结构调查表4、现状图与规划图一、总论土地整理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标,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土地整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

4、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综合实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土地整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是强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耕地动态总量动态平衡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集约经营和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是缓解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短缺的根本出路;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

5、生活环境的得力措施。大力开展土地整理,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符合切实保护耕地和集约节约用地的要求,符合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一)项目背景临汾市XX县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12211137,北纬35333552。地处晋南平原,汾水之滨,位于临汾盆地南部,北依太行山余脉塔儿山、乔山、垆顶山,西傍汾河同襄汾为界;南隔中条山余脉紫金山与绛县为邻;东和翼城县接壤;西同侯马市毗连。县境南北长29.5公里,东西宽15.4公里,总面积437.3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158个村。XX县基本是东高西低,由东向西逐渐倾斜,南北两山对峙。海拔一般在4001450m间。其间大部分冲积平原和丘陵,平原

6、占国土面积的89.5%,丘陵占10.5%。境内主要河流有汾河、浍河、滏河和天河。气候属典型的半干旱大陆型气候。该项目提出的原由:1、非农业建设用地数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不断增加,农业和非农业建设用地矛盾突出。近年来,县城内城镇建设规模和工业建设规模的扩大,城乡居民建设用地的增加,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其中包含大量的耕地。除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还必须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大幅度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对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有力地

7、支持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2、县域内农民在耕作过程中不注重土地的用养结合,致使土地质量逐渐下降,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民收入水平也较低。3、由于该县财政比较紧张,无力为本项目区内原有水利设施等生产条件的改善提供投入,更不能为本项目区新建水利、道路等基本生产条件提供投入。4、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可供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仅有466.67ha,且多数自然条件较差,成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开发和整理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对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以增加农民

8、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中心,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走效益型农业的道路,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中明确提出在规划期内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增加耕地面积,全县耕地达到增减平衡,确保有余,解决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失衡趋势。把保护耕地和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作为重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土地管理,适度开发后备资源,全面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该项目的提出对于XX县“十一五”计划目标的实现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顺利实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区土地集中连片,通过田、水、路

9、、林、旧村等废弃建设用地的综合整治,可建成高标准农田,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排灌保障率,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对带动当地农民积极开展农田开发整理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本区域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当地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的积极性很高。(二)项目概况1、项目类型本项目类型为国家投资重点项目。2、项目性质本项目是在项目区内进行田、水、路、林、旧村等废弃建设用地的综合整治,该项目性质为土地整理项目。3、项目范围该项目位于山西省XX县史村镇和北董乡境内,地处北纬353623354036,东经11130001113730,涉及史村镇望绛村、大杨村、常村、杨家院、盈村、卫村、西吉必村、卫范村、东吉必村、

10、秦岗;北董乡上裴庄村、东堡村、西堡村、北董村、李野村、义门村、东周村、吉庄村、平乐村、北属寺村、南属寺村、北下郇村和一个乡农场。4、项目规模项目区建设规模为50139.9亩,总投资16830.43万元,单位面积投资为3356.7元/亩。5、项目建设工期根据当地耕种周期、施工条件情况以及项目实际工程内容,本项目计划在五年内完成。6、项目建设目的(1)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体落实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量,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2)通过土地整理,增加水利设施,提高

11、耕地质量,为改善种植结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创造条件。(3)通过土地整理,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耕地利用结构优化,提高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确保国家和整理区农民的经济收益。(4)完善项目区基础设施,合理布置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等,为保证项目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为提高项目区劳动生产率提供条件。(5)进一步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进一步提高生态效益打好基础。(6)通过合理规划,使田、水、路、林、村布局更加合理,以提高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7)通过土地整理,为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平台。(8)通过项目实施,为项目

12、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巩固作出贡献。7、项目任务目标(1)制定项目区土地整理的目标、任务和方针,落实土地整理指标;(2)分析项目区基本情况;(3)分析项目区土地整理潜力,包括土地适宜性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新增耕地潜力分析;(4)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土地利用布局;(5)确定项目区主要工程布局与工程措施;(6)对项目规划方案进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7)制定规划实施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总之,XX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实施后,可使项目区乃至周边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全面体现,带动周边更多地区全面发展。(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

13、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山西省实施办法;山西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行政规章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5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6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

14、额标准。山西省关于土地开发整理方面的相应规定。3、相关规划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XX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4、工程技术标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5、相关基础资料XX县土地利用详查报告;XX县土地后备资源调查报告;XX县史村镇、北董乡土地利用现状图;XX县史村镇、北董乡土地整理项目区地形图;XX县地籍资料;山西省临汾市水资源评价总报告;此外,还有XX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有关的自然、地理、地质、气象、水文、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一些基础资料。二、项目区概况(一)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XX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位于XX县县城东部,地处北纬353623354036,东经1113000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