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26411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目: 苏轼词两首 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 1.背诵苏轼的这两首词。 2.体会诗词的意境。 3.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何理解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

2、雨也无晴”两句的深刻含义?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其实这里的“一蓑烟雨”,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一、基础检验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故垒 雄姿英发 纶巾 酹江月 樯橹 公瑾 何妨 淘尽 料峭 一蓑烟雨 萧瑟 li f gun li qin

3、g jn fng to qio su s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花白 “尊”通“樽”,酒杯;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 有文采有功绩 不久,过一会儿 吟咏长啸 风吹雨落的声音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千古风流人物 已而遂晴,故作此 何妨吟啸且徐行 回首向来萧瑟处 通假: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义为“酒杯”。古今异义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有功绩而又有文采,英俊、杰出。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古义:代指曹操的水军。整理为word格式动词,说名词,途径,方法动词,取道名词,道路好像 到去,往 及,比得上 好像, 如同任凭 任务;责任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纵使”、

4、“即使 ”担当3.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1)道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道芷阳间行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2)如人生如梦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日初出大如车盖(3)任一蓑烟雨任平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任是深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副将史德威慨然任之 4.填空。(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5、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 料得年年肠断处, , 。欲把西湖比西子, 。竹外桃花三两枝, 。枝上柳绵吹又少,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一年好景君须记, 。今义:指桅杆和船桨。词类活用大江东去,浪淘尽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倒装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点拨:该句为“笑应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装。 句意: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2.省略句故国神游 点拨:句首省略了介词“于”。句意:(在)故国战场神游。明月夜,短松冈淡妆浓抹总相宜春江水暖鸭先知天涯何处无芳草!只缘身在此山中。

6、最是橙黄橘绿时。整理为word格式二、能力提升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B. 羽扇伦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D.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1.C 解析:A项“浪涛尽”应为“浪淘尽”,B项“羽扇伦巾”应为“羽扇纶巾”,D项“无情”应为“无晴”。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一尊还酹江月 B被甲上马C早生华发 D竹杖芒鞋轻胜马2.D 解析:A项中“尊”通“樽”;B项中“被”通“披”,穿上; C“华”通“花”。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7、)A.故垒西边/故国神游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道芷阳间行C.人生如梦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D. 一蓑烟雨任平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3.A 解析:A项都当“旧”讲。B项分别是动词,说;动词,取道。C项分别是动词,好像;动词,及,比得上。D项分别是副词,任凭;名词,任务,责任。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浪淘(冲刷)尽,千古风流(有功业)人物。B谈笑间,樯橹(桅杆和摇船的工具)灰飞烟灭C. 料峭( 十分寒冷)春风吹酒醒D回首向来萧瑟(凄凉)处 4A 解析:B项应是代指曹操水军,C项应是微冷,D项应是风吹雨落的声音。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8、何妨吟啸且徐行A. 若属皆且为所虏B.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C.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B 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连词,一面一面。A项为副词,词义为尚且,还。C项为副词,词义为将,将近。D项为副词,词义为尚且,还。整理为word格式三、课外拓展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答案:托物寓人(或托物寓怀、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等)。下阕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

9、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2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不超过40个字)答案: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解析】分析诗歌要知人论世,进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此词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释放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所作。全文的关键字是“恨”痛恨封建社会文字冤狱对文人的迫害。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江城子苏轼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念我也,作此以寄之。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

10、,有人嫌。赏析: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

11、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呢?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

12、,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赏析:这是苏先生托物言志的一首词。主旨意思有两点:一、作者自身的实际状况;二、作者的理想生活状态。词中可以看出苏先生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很大,并且处于一种可以随意拈来的化境。 词的上下阙通篇来看,方能明白的窥见苏先生想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要将词中出现的场景和名词统统的揉一下,然后再展开,便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先生当时的状况和寄意。整理为word格式注青帘

13、:旧时酒店招引顾客的布招。1.“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在词中有什么作用?答案:江天相接、白茫茫一片的大雪景象,营造了寒冷的氛围,衬托了作者的凄冷与孤独。酒家无觅处、欲借酒消愁而不得的处境表现了作者的无助与寂寞。用“雪”和“酒”引出下阕对故人的思念与赞识。2.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一句。答案:“雪”与“故人”互喻,(答“以雪喻人”亦可)突出故人品格的高洁,体现了对敌人的赞赏和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苏轼生平,回答问题。行香子(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1.这首诗上片的结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的上片加以赏析。(4分)答案:上片的结句连用三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因此对名利的追求也是徒然劳神费力的。(答用典也可以。“隙中驹”语出庄子知北游;“石中火”见乐府诗“凿石见火能几时”和白居易对酒“石火光中寄此身”;“梦中身”语出庄子齐物论)2.有人认为,这首诗流露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