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261826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加以借鉴、展开联想,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2、技能目标: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3、情感目标: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教学重难点: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

2、高的灵魂。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 、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课前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的气氛,这样,学生更容易融入到本词的意境当中。)一、 课文导入检查学生积累李清照的名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补充完整,要求学生齐读,加强记忆)二、 走近旷世才女李清照以“南渡”为界,南渡

3、前,词作内容多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词情多闲愁、离愁,词风多清丽明快。南渡后,词作内容多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之情。词情表现为浓愁、哀愁,词风表现为凄婉哀怨。以初中学过的如梦令为例,感知词人的词风。三、学生朗读声声慢,听名家配乐朗读,体悟词人的情感。四、整体感知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五、研读探讨(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李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一)怎样写愁1、直接写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胸臆)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冷冷清清 环境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无

4、告 沉痛凄厉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哀婉凄凉2、间接写愁:(借景抒情)(二)怎样入愁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分组讨论主要意象的内涵,并努力找出学过的句子来说明)酒是“愁”的象征,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急风能渲染愁情,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过雁象征离愁,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是悲愁,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细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三)缘何生愁多个典型愁苦意象的叠加,将愁情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于是哀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5、了得!”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什么?情愁丧夫之痛 家愁流离之苦 国愁亡国之恨 六、朗读,再次感受词人的情感 1、齐读2、个别朗读七、布置作业:运用联想、想象,用几十字描绘诗句中的场景。(任选其中一个场景)1、淡酒浇愁2、秋雁南飞3、黄花憔悴4、雨打梧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