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落实行业协会四分开工作情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246734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局落实行业协会四分开工作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民政局落实行业协会四分开工作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民政局落实行业协会四分开工作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民政局落实行业协会四分开工作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民政局落实行业协会四分开工作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政局落实行业协会四分开工作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局落实行业协会四分开工作情况(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政局落实行业协会四分开工作情况汇报 市纪委: 按照市委、政府两办印发的0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方案(衡办字2028号)文件的有关要求,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上级精神,针对我市社会团体特别是行业协会的具体情况,按照今年上半年具有行政审批权的有关部门要与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实现工作、组织、经济、场所四分开,彻底割断行政依附和利益关联,真正还权于市场、让利于企业的有关要求,我们在搞好调查摸底的情况下,和市纠风办、市发改委、市工商局认真开展了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实现脱钩的工作,通过宣传发动、自查自纠、整顿规范等阶段,按照谁审批、谁登记、谁清理、谁规范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和具体要求,

2、认真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以推动落实国家、省关于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保障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为重点,认真开展了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规范行业协会涉企服务和收费行为、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结合开展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和社会团体违规收费行为清理整顿,进一步增强了行业协会的内控机制,促进了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 通过开展行业协会四分开的规范工作,全市没有挂靠在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行业协会。通过清理规范,全市的行业协会56家中,已注销家;实现脱钩家。纠正规范行业协会1个,清理违规收费项目11个,清理在协会中兼职的公务员13人,减少企业

3、和群众负担3万元。 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清理市场中介、行业协会工作的政策性和业务性很强,在清理工作中,感觉自身在政策的把握和业务知识的掌握上还有差距,有待于在工作中学习提高;二是由于时间比较紧,清理规范工作还不是很深入细致;三是对一些因为工作需要,尚不能实现脱钩的行业协会,特别是有组织、人事部门批复的,还找不到相对应的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规范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服务行为,下一步工作中将根据我市行业协会的具体情况制定全市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管理办法,全面加强行业协会的监督和管理,促进我市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区民政局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府和

4、上级民政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民生保障改善”战略目标和“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积极有为、走在前列”的总要求,注重基层需求,强化服务功能,突出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区民政局工作情况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及面临的新要求 民政工作内容广泛,涵盖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政权建设等,有3大方面、6个组成部分、20多大项、10多小项。按照年初召开的十三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及第十七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加快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转型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将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及要求概括为“一统四分”,一统即社会建设

5、中的骨干作用,“四分”即支撑骨干的四大支柱:保底作用、基础作用、支持作用、支撑作用,这个构架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 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即在继续履行好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职能的同时,创新社会管理,加大社会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有效聚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肩负起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新职能,当好社会建设中的骨干,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转型发展。 省委书记将现代“大民政”归纳为四个大,即“大视野、大服务、大格局、大平台”,具体来说就是开放大视野,实现由传统的社会治理向现代文明社会的管理要求转变;拓展“大服务”,实现由保底型保障向发展型

6、保障的转变;建设“大格局”,实现由参与社会建设向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的转变;建立“大平台”,实现由部门动员向社会动员的转变。通过这四个转变,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的保底、基础、支持、支撑作用。 一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发挥民政的保底作用,着力完善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安排,努力提高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改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状况,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发挥民政的基础作用,着力推进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努力发挥

7、民政的支持作用,贯彻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加快形成优待原则充分体现、优待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新局面。同时还组织指导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四要围绕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撑作用,通过提升区划地名、边界治理、殡葬管理、儿童收养、婚姻登记、移民安置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基本社会服务城乡统筹、公平均等、供给均衡。 二、我区民政系统基本情况 民政局内设个科室。办公室、救灾救助与社会福利科、社会事务科、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科、优抚安置科(双拥办)。 与局合署办公的事业单位4个。移民办、殡葬管理所、残疾人集中就业管理办公室、民政事务中心(内含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婚姻登记处、地名办

8、)。 下属事业单位家。大同公墓总管理处、干休所、陈寿昌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第二福利院、九龙福利院。 企业性质单位1家。福利关怀院。 三、202X年全区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及进展情况 202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民政局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创新管理,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大力推进民政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重点抓好并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探索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按照“十二五”全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到“十二五”末实增床位1800张的工作任务,大力推进镇(街道)养老机构改扩(迁)建工程;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

9、兴办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机构政策性综合保险工作和“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上年半完成情况。城区养老机构一期工程即将完成主体机构建设,澥浦镇敬老院迁建工程列入镇政府实事工程,其他各镇(街道)养老机构改、扩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全区家养老机构首次实施政策性综合责任保险工作,参保费用534元,养老机构参保率00%。 2.完成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组建及启动工作,整合资源合理定位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作用与功能,同时指导各镇(街道)组建养老服务中心。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共有17家居家养老(老年人)服务中心,53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共配备24名居家养老服务员,为661名(困难高龄)老人提供家政服务、

10、健康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籍等服务,且为835名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提供结对服务,支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53.77万元。为262位高龄老人发放津贴11.44万元。 认真贯彻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提升福利企业管理服务水平,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确保福利彩票发行安全、健康,力争完成全年福利彩票销售50万目标。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现共有福彩销售网点39家,完成销售194万元,创收各级公益金66万元。福利生产稳定,全区35家福利企业共安置残疾人110人。 (二)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重点确保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及有效解困。 1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完善低保动态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困难对象应保尽保。 上半

11、年完成情况。以“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低保对象摸排工作,并配合国家审计署开展低保资金审计,完成了低保资金审计基础信息与数据的录入。全区有512户家庭(64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补差金额46.9元,比去年同期提高76.1元;69户家庭(844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补差金额473.5元,比去年同期提高1532元,累计支出最低生活保障金37169万元。此外,还有565名残疾居民和135名7岁以上农村低保老年人享受了生活补助,分别发放生活补助金13.8万元和2.94万元。至月底城乡低保新增282户37人,退出336户48人,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 2.深化医疗

12、救助工作,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即时结报管理平台,提高医疗救助效率。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有4418人次获得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3957万元,平均每人次救助316元,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类救助对象(包括低保证、扶助证、重度残疾人救助证)享受即时医疗救助00人次,救助金额共计2061万元。 实施社区小额临时救助运作模式扩面工作,进一步提升临时救助的及时、有效性;研究修订完善临时救助办法和困难助学办法,力争在帮助特殊群体解决“因病致贫”等问题上有突破;建立完善困难群众物价补贴联动机制;进一步做好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开展“接送流

13、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贯彻市慈善促进条例,加强和促进慈善组织管理。 上半年完成情况。完成了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办法的修订起草工作;初步制定了我区困难群众家庭子女助学帮困政策及补助标准方案;制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特殊人群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甄别、救助、救治、返乡、安置等为一体的工作体系。截至5月底,全区共有727户(人)次家庭得到临时救助,救助资金达83.47万元,其中小额临时救助32人次,支出救助资金3.49万元;212户困难家庭(424人)领取社会扶助证;26人享受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发放生活保障金为71.69万元;42户、733名困难老人享受了每月0元生活补

14、助,发放困难老人生活补助金累计372万元;为517名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62.67万余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2人次,共支出流浪乞讨救助金121万元(含精神病患者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支出) 另外,上半年还深入开展其他各项解难帮困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全区共帮扶、救助各类困难对象582(户、人),发放困难补助金(慰问金)8345万元;“365关爱行动”中继续为1名困难学子发放助学红包共计5万元;协同市第六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行动,完成了42名困难群众白内障手术初检工作;会同区商务局、tl集团、国贸家电开展“扶贫工程”,为40余户低保和社会扶助证家庭发放每户价值10元的电器购买优惠券;及时调整了精简职工及

15、定期定补救济对象补助标准。 4.不断强化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实现从灾后救助向防灾、减灾并重的综合能力建设转变;开展村(社区)级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息员网络队伍,工作汇报区民政局工作情况汇报。 上半年完成情况。组织人员对全区的避灾中心(点)进行了专项检查,补充应急救灾物质;进一步完善了全区各村(社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更新了自然灾害统计报表;对全区镇(街道)、村(社区)的灾害信息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在“512”防灾减灾日,开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万余册;召开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现场观摩会议,白龙社区、曙光村、沿山村被授予“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至此,我区拥有了5个国家级、3个省级和16个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个避灾中心(点);今年另外推荐了城东社区等9个村(社区)为市级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单位,并在全区排查出17户农村困难群众家庭亟需危旧房修缮,修缮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着力夯实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基础,重点深化“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 深化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