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观察和评价幼儿》读后感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244424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观察和评价幼儿》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观察和评价幼儿》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观察和评价幼儿》读后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体会寒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教师如何观察和评价幼儿,经过读书、摘抄笔记使我受益匪浅。并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说说我自己的一点感受。我觉得在实施观察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明确了观察目的后,才能找寻相对应的理论背景材料,才能有的放矢的按照目标去观察儿童,搜集相关的事实材料。例如,我们会发现班里有个别幼儿,很少和教师、同伴说话,但是能遵循简单的口令并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有的幼儿似乎更喜欢独自游戏和自言自语。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能够是对幼儿在一段时间内与其他儿童和成人的交往情况,能够是考察幼儿按指令行事的水平或他的注意水平等等。这些观察资料能够清晰地显示幼儿的需要、社会交往技能和言语交流水

2、平,还有可能揭示他能否准确地听懂口头语言。有了明确的观察目标后,接下来就是带着问题观察和思考了。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能够采取多种方式,如直接观察、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等等。具体采用哪种或者哪些方法,应该根据观察的目标和幼儿活动的现实情况而定。根据观察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列出比较能反映问题的事件,采取有效的方法实行有计划的观察。另外,教师观察水平也是不同的。教师观察水平的提升往往需要在细致观察个别幼儿的基础上实现。为了克服班上幼儿过多,教师难以对所有幼儿实行细致观察的困难,教师能够选择班上少数典型的幼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他们的细致观察,获取信息和经验,提升观察水平。在自己的观

3、察水平有所增强后,能够对全班幼儿作整体把握。现在的幼儿园需要的不是“保姆型”的教师,而是要求教师既要成为研究型加学者型的理论型的教师,又要成为掌握现代教育手段,能使用现代教育观组织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人才。在轶事记录卡记录的过程中,观察水平的强弱是教师专业素质高低的反映,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捕捉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每位幼儿的行为。如昨夜下了一场雨,今天出了太阳。在操场上活动时,XX小朋友不参与,却独自站在边上好奇的望着塑胶地毯上在阳光的照耀下冉冉冒起的轻烟,还不时地用鼻子闻着。这时,教师该如何去处置呢?也许,有的教师会漠然视之,有的会强行拉幼儿来参加自己组织的活动,可还有一种教师捕捉到幼儿这个行为后,迅速实行思考、分析、判断,继而转换成教育行为与幼儿实行互动,组织幼儿一起去观察、去探索这个难得的现象。事后,再对此事件实行记录、反思。 可见,教师首先要明确观察记录的意义和价值,有目的地去强化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持续地学习丰富相关理论和知识,逐步养成习惯,使观察技能成为教师内在的素质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