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232960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143 大小:79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doc(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内容提要本书重点言教育,详细阐述和评析了这一时期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事件、主要教育理论以及杰出教育家,突出了各国教育的相互影响、联系和交流。同时,本书还搜集大量史料,翔实地描述了此间世界语言文字的发展、研究和有卓著贡献的语言学家;介绍了世界新闻报业、通讯社、图书出版、广播电视的发展;勾勒了世界体育思想、体育制度、各种体育运动和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本书对众多的教育家、语言学家、新闻出版家、体育理论家情有独钟, 对他们曲折的人生经历、超凡脱俗的性格作风和独具特色的思想贡献给予了生动的介绍和评析。一、概述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研究和阐述的是19 世纪中后期文化教育(主要

2、包括教育、语言文字、新闻出版和体育卫生等领域)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走向巩固、发展和兴盛的历史时期,、也是世界文化教育重要的发展时期。早在17 世纪中叶,英国首先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全世界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此后, 经过上百年的演变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到18 世纪后期,又有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和法国大革命的成功。 19 世纪上半期德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60 年代俄国和日本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政治改革;同期美国发生了南北战争,北方资产阶级战胜了南方奴隶主。这表明,在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度过了它的

3、幼年时期,决定性地战胜了封建制度,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阶段。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大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使文化教育事业异彩纷呈。在19 世纪,旧教育传统的根基彻底动摇,教育观、学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对人的发展和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不久就暴露了它本身固有的矛盾和弱点。它的发展和进步是以工人沦为资本的奴隶为代价的。首先起来正视这一现实的是19 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深刻地抨击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试图通过教育来拯救受苦的人

4、们,从而实现他们改造社会的理想。他们提出了包括教育在内的许多天才的见解。圣西门设计了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未来社会和国民教育计划,主张青少年要全面发展。傅立叶也提出了全面发展观。他认为青年一代不仅应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掌握劳动技能和热爱劳动。他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一种“和谐制度”,他的教育宗旨也是实现这种和谐。欧文则不仅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而且将其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并以极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巨大的代价进行了社会教育实验。三大空想家真诚希望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知识和示范试验实现其社会改革理想,结果,与其善良的愿望相反,一切努力终归失败。19 世纪40 年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给了人

5、们认识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也给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提出了自己的教育学说。他们揭示了教育的社会本质、社会条件对教育的制约性以及教育的社会作用,提出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思想。这一时期,工人阶级直接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迫切要求工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推动了各国的普及教育运动和教育改革。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丰富了这一时期的教育理论宝库,奠定了无产阶级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这一历史时期,国家加强了对教育事业的干预。随着教会权威的衰落,教育逐渐从教会垄断转向由国家经办,逐渐建立起公立学校制度。德国在19 世纪初、美国从19 世纪3040 年代相继建立起公立

6、学校系统; 英国在19 世纪下半期加快了向公立学校制度发展的步伐。到19 世纪末, 公立学校制度已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19 世纪,学校的宗教课已逐渐被公民课和世俗道德教育所取代。这一时期实科教育或兼具实科性质的中等学校的发展以及课程设置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语文的加强,深刻地改变了学校的社会职能,密切了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学校类型的单一性,提高了学校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德国的洪堡教育改革影响巨大而深远。这是包括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学校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内容的全面改革。它使德国建立起

7、一套崭新的教育制度,使整个教育体系焕发出一种新的活力。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提出了“教学同科学研究相统一”的原则, 德国大学逐渐形成了学术研究自由的气氛,并展现了对外“开放”的姿态,致使世界对德国刮目相看,并成为美、法、英等国竞相效法的榜样。这一时期,自然科学进入大学课程表。大学由单纯教学型转向教学学术研究型。这是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特点。在这一重大变革中, 德国起了先锋作用。1802 年,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首创世界上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30 年代末期,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开设了幼儿园,并发起幼儿园运动。他提出了系统的幼儿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实物教学原则、顺应自然原则和游戏教学原则等。他

8、还开创了幼儿教育师资培训班。他的幼儿园模式和教育思想在19 世纪下半叶风靡欧美各国。他的这些教育思想也适用于一般学校教育。总之,18 世纪末19 世纪初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及后来的发展,开辟了世界学前教育的新时代。初等教育网的扩大则为普及义务教育奠定了基础。世界教育发展到近代,出现了新的特点。它气势磅礴、规模宏大, 由被特殊阶级的少数人垄断发展到面向大众,并且在教育体制方面朝着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结构的方向前进。它还刷新了教育内容,完善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设备,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素养,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质量。总之,在这一历史时期,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教育理想大都付诸了实践。当西方各国进入资本主

9、义社会的时候,亚、非、拉美大多数国家沦为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840 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产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教育。在教育上,一方面仍以尊孔读经为主,另一方面也学习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和内容,废科举,兴学校,发展实科教育,增设自然学科等。同时,随着外国列强的文化教育侵略,帝国主义在中国也开办了许多学校。太平天国教育在这一时期的教育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太平天国为了推翻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实行了坚决的反儒方针,大力推行了普遍的平等的教育制度,把教育与政治和宗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太平天国,妇女与男子一样有接受教育、参加

10、科举和工作的机会,开创了一代新风。洋务教育和维新派的教育也占有重要地位,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维新派对教育的改革主张,适应了当时中国政治和经济的要求。印度在殖民地初期,虽然西方传教士和东印度公司官员开始成为实施教育的主要力量,但主要还是“根据传统的原则来鼓励梵语和阿拉伯语的古典学习”,尽管这种教育活动已带有传播西方文化的成分。后来,逐步形成了要求在印度推行西方教育的一派。这样,就出现了印度近代教育史上的“东学派”和“英学派”。1835 年,印度总督本廷克签署决议,提倡以英语为媒介、具有功利主义性质的西方教育和文化,废除以梵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为媒介、缺少实用价值的东方教育和文化。

11、19 世纪后半叶,西方化的文化教育开始在印度生根。1854 年以前,印度基本上只有小学和学院两类学校; 1854 年印度政府颁布教育急件,要求建立小学、中间学校、中学、学院和大学。从此以后,这些学校基本上构成了印度殖民地教育的学校类型。埃及自1798 年先后沦为法国、英国的殖民地,古老的传统教育被破坏。当时,外国人在埃及办的教会学校占优势,学费昂贵,只有富家子弟才能入学。在近代,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当局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学校分为欧洲人学校、亚洲人学校和非洲人学校。教育结构以英国模式为基础,领导权属于殖民政府教育部。国内没有大学,文盲率高达90。墨西哥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期间,

12、所有学校均为天主教会所控制,文盲率高达95。1821 年独立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和英国的兰开斯特学校制度相继传入墨西哥。经过19 世纪50 年代的“改革战争”,特别是20 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天主教被赶出学校,世俗的国民教育制度才得以建立起来。巴西16 世纪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 年获得独立。当时在总人口中只有3的人接受某种正规教育,文化教育落后,文盲率达85。在亚洲,只有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相应地也建立了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明治政府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总目标,也以此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文明开化”是指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技术和

13、知识,以保障日本的独立富强,免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1871 年,明治政府“废藩置县”,设置文部省负责管理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1872 年,颁布学制令,开始教育改革。因当时财政困难,学制的改革计划虽未全部实现,但在普及小学教育、建立师范教育制度和推动教育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1877 年,明治政府把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学校合并,建立了东京大学,这是日本第一所近代化的大学。从1873 年到1878 年小学校数和学生数都增加了两倍多,适龄儿童入学率也由28.1上升到41.2。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建立了国家主义教育制度,助长了军国主义。在19 世纪,英、法、德、美、瑞士和俄国涌现了一些杰出的

14、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问世了许多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裴斯泰洛齐对初等教育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推动,贺拉斯曼和巴纳德对公立学校运动的推动,表明了他们既是普及教育的推动者和领导者,又是教育理论的拓荒人。他们身体力行,克服重重困难,为新教育制度奠基,体现了一种呕心呖血的教育的精神。他们深入探索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探索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重视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以及在教育活动中自身活动的作用。在这方面,裴斯泰洛齐和乌申斯基作出了突出贡献。赫尔巴特也注意研究了受教育者在教学中的能动作用。他认为兴趣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他提出了包括管理、教学和训育在内

15、的教育学体系,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理论。他认为教育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他明确提出了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思想。在乌申斯基系统的教育思想中,民族性教育原则是其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他的民族性思想,包含着深刻的人民性思想,并强调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强调民族语言的学习。这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是全世界的珍品,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仍具有显著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教育家是令人尊敬的。人类永远不会忘怀他们所做出的贡献。1846 年裴斯泰洛齐百年诞辰之日,瑞士人民给他立了一块纪念碑,碑文深情地写着:“在新庄,你是穷人的救星;在林哈德和葛笃德中你是人民的导师;在斯坦茨你是孤儿之父;在布格多夫,你是国民学校的创始人;在伊佛东你是人类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之名,万古长存!”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被世人尊为“幼儿教育之父”,人们把他的名言刻在他的墓碑上:“来吧,为我们的儿童生活吧!”德国人民高度评价民主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