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学习理论——吉布森(整理笔记).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23127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觉学习理论——吉布森(整理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知觉学习理论——吉布森(整理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知觉学习理论——吉布森(整理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觉学习理论——吉布森(整理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觉学习理论——吉布森(整理笔记).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觉学习理论 吉布森一、理论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联想主义对知觉的解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知觉学习的中介说(强化说)。通过学习把刺激与其它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办法,如对刺激赋予一个名称或给予奖励,我们就能学会辨别环境中的各种引激。将这种联系加在刺激上,就能用来与起初似乎非常相似的另一个刺激物加以区别。知觉学习的差异说:知觉学习不是由于中介或联系的结果,而是由于观察者对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刺激特征的敏感性逐渐增加的缘故。其结果是导致观察者对感觉世界中的刺激有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学会了辨别刺激的各个方面。刺激的各个方面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观察者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把握刺激的所有信息,只有通过不断的辨别,才能实现

2、知觉学习。因此,差异说把知觉学习看作是辨别的过程,而不是联系的过程。代表人物,美国吉布森夫妇。二、基本观点(一) 知觉是人类主动的活动。吉布森认为,知觉是一个激活了的有机体为了认识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儿童和成人都能在环境中主动地发现、探亲、参与和抽取信息。三个实验:第一,视觉悬崖。实验台以中间为分界,一边表面画有棋盘格。另一边空白。把婴儿放在中间,婴儿的母亲站在空白的一边喊他过来。婴儿是否能用视觉发现棋盘格的表面是坚硬的、足以支持她的身体呢?这要看婴儿是否能认识到所提供的信息。实验表明,婴儿不往空白的一边爬。通过婴儿对视崖的反应可测量出婴儿对物体特性的认识。小动物也都不往空

3、白处走。第二,抓握反应。在三个月左右的婴儿面前放一个大球和一个小球。在婴儿还不会用手拿东西的时候,能根据球的大小及距离用不同的姿势去抓。对小球用手掌抓,对大球用两只手抱。这表明婴儿具有预测的能力。婴儿把手伸到物体前进将到的地方,而不是伸向看到物体的地方,表明婴儿知觉到了物体运动的轨迹。也就是,婴儿认识到物体运动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第三,回避反应。婴儿对物体轮廓迅速放大的信息能作出回避的反应。婴儿会用伸出手阻挡物体或将头后仰。(二) 知觉是对刺激中信息的分化过程传统知觉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自己对物体的操作,将知觉产生的静止图像与真实的操作相联系;学习论者认为知觉对象与独特的文字标签的结

4、合便能使人的知觉产生区别;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知觉材料与长时记忆中的某一信息相结合,便产生理解。总之,他们都认为知觉和认知是一个增加的过程,是儿童把一个动作、一个词汇或一个原来储存在头脑中的信息加到刺激之上的过程。与之相反,吉布森认为刺激是一个延伸到时间和空间之中的丰富的信息源。刺激在时空中不是静止的或僵化的,因此,它对于人的感官的作用也不是静止的或僵化的。儿童并不知觉一个孤立的、不连续的刺激,而是从存在于是空的刺激中不断地分化出各种信息,知觉这些事件、对象及其特点。因此,知觉是刺激的函数,刺激是有效信息的组合,知觉过程就是不断地从刺激中分化出有效信息的过程。具体表现:第一,对感觉的认识上。传统理

5、论认为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信息传到大脑中,便抽绎为知觉。吉布森认为感觉不是知觉的先决条件,也不是知觉的原始材料,感觉是人在特定环境(如实验室)中人为抽象了的刺激(如纯光、纯味、纯音)作出的反映,是内省的。第二,刺激包含着各种信息,这种信息的获得取决于主体对刺激的个化。而个化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主体是否获得足够的知觉刺激以及主体活动的水平。信息存在于刺激之中,但需要我们学会知觉它。(三) 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吉布森理论强调在具体环境中知觉的自然行为。他把人的知觉行为看作适应行为,人为了适应环境,需要知觉周围环境中的对象、空间位置、各种偶发的事件。20世纪80年代后期,吉布森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可知

6、度”。可知度意思是指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知觉某一对象的可知度,就是学习它的意义以及了解下一步知觉行动的可能性,可知度是由环境直接提供的。不同可知度可以分化出环境中的不同信息,每一个物种从环境中获取的信息都是被分化了的,如蝙蝠能听到超声波,老鹰看见地面上的兔子。生态学的影响还在于儿童利用遗传提供的知觉器官和知觉行为去知觉或学会知觉环境中的对象、事物及空间排列的可知度。他所得到的具体信息,依赖于环境的直接提供以及在当时情景中儿童的目标。因而离开生态学的条件孤立的研究是不行的,心理学只有研究儿童知觉行为、儿童的目标和作用于他的信息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懂得知觉的发

7、展。(四) 知觉发展的趋势1. 知觉特异性增加。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知觉与刺激信息之间的一致性增加,儿童知觉变得越来越准确。2. 注意实现最优化。在吉布森看来,知觉发展与主义发展几乎是同义词。儿童注意的信息与他所面临的任务之间的一致性越来越高,儿童学会更准确地确定信息与任务之间的相关;儿童的注意变得越来越灵活;儿童的知觉准备状态越来越明显;儿童的注意变得更加经济有效。3. 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儿童通过确定刺激的外部特征;获得恒常性;形成知觉结构单元(吉布森认为世界是有结构的,人们能够逐渐地认识这一结构,人的知觉发现了这个结构,便能准确地把握对象。)从而使知觉变得更加经济有效。(五) 知觉

8、发展的机制。抽取、过滤和注意的外围机制。1. 抽取。吉布森运用的是abstraction,在思维心理学中指的是“抽象”这一思维过程,但事实上没有本质的差别。一个知觉对象总是包含着各种特性,这些特性包含在刺激之中,只有当儿童运用知觉将这些特性抽取出来,才变为知觉的信息。所以,大脑抽取信息的功能是知觉发展的机制。2. 过滤。在知觉过程中,一面要抽取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要排除杂乱的、不相干的“噪音”,这就需要过滤。过滤和抽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3. 注意的外围机制。抽取和过滤是接受信息或拒绝信息的内部过程,知觉还表现为外部机制,如儿童把眼睛转向电视、把手伸向水果盘到1984年,吉布森又增加了三种活动

9、作为推动知觉发展的要素:探索活动、获得恒常性和结果观察。三、评析吉布森理论向我们解答一个古老的问题:“我们如何知觉我们的世界?”她的回答是全新的。我们是学习从刺激中抽取信息来知觉世界的。这个信息反映着周围物体、事件、地点及它们为儿童提供的可知度。人类是积极的主动地知觉者,他们直接地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恒常性和机构单元。知觉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生态环境对知觉学习十分重要。儿童学会从环境中知觉信息,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或者说,在发展中提高目标与知觉之间的适应。1、反对中介说,提倡差异说。按中介说,人是通过学习将各种刺激与别的东西,如词语或食物加以联系起来学习辨认环境中的刺激的。按差异说,知觉学习不是由于联系过程的结果,它的产生是因为知觉者(主体)对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刺激特征的敏感性逐渐增加的缘故。他和皮亚杰都强调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皮亚杰认为结构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的,而吉布森则认为结构是刺激本身固有的,儿童只是在知觉过程中学会发现它而已。2、重视知觉的生态环境。吉布森充分认识到直觉是一个完整的活动。任何对象、事件、空间排列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出现的,儿童只有在这种自然环境中才能准确地抽取出刺激所包含的信息。这种自然环境中的知觉,是儿童适应环境的基础。3、强调通过知觉的主动探索获得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