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篮球核心后卫前期培养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22598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篮球核心后卫前期培养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篮球核心后卫前期培养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篮球核心后卫前期培养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篮球核心后卫前期培养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篮球核心后卫前期培养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篮球核心后卫前期培养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篮球核心后卫前期培养毕业设计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应县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 体育学院 应县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应县32所中小学体育教育状况的调查,应用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得出:应县中小学体育教育中仍存在着思想认识滞后、改革力度不大、教学质量不高、体育经费和场地器材严重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关键词:中小学; 体育教育; 现状 8目 录前言(1)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1 研究对象(1)1.2 研究方法(1)1.2.1 文献资料法(1)1.2.2 问卷调查法(1)1.2.3 访谈法(1)1.2.4 数理统计法(1)2 研究结果与分析(1)2.1. 体育基础设施现

2、状调查(2)2.1.1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2)2.1.2 体育器材设施现状(2)2.2 体育教学计划与实施情况(3)2.3 学校体育“两操一课”现状调查(3)2.4学校体育教师情况(3)2.5体育课开展现状(4)3 结论与建议(4)3.1结论(4)3.2建议(5)参考文献(5)前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造就优秀人才。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不仅要进行文化知识教育,还应该进行其他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其中,体育教育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重要环节之一。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21世纪全面素质合格人才的重任。到目前为止,虽然农村中小学的体

3、育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遗憾。本文通过对应县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力图对应县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作出准确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改变现有状况的几点建议。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应县的4所完全中学、7所初级中学及随机抽取8所乡镇小学、13所村小学为研究对象。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1.2.2 问卷调查法结合课题需要阅读了大量有关论著,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作了多次修改。问卷的设

4、计兼顾本研究的需要和方便对象的填答,故问题的调查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简单易答,得到了调查对象的认真对待和较好的配合。问卷的主要内容有:体育基础设施、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体育教学内容、体育场地、两操一课现状、体育师资、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用具。此次调查共发放100份试卷,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试卷96份,有效率为96%。1.2.3 访谈法通过对有关专家、学者、应县的中小学领导、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以便更好的获得第一手资料。其访谈的内容也围绕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体育教学内容、体育场地、两操一课现状、体育师资、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用具等方面进行。1.2.4 数理统计法对问卷回收及

5、访谈所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 研究结果与分析2.1. 体育基础设施现状调查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有力保障。在调查中,应县大部分中小学校场地器材都没达到县级达标标准。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器材陈旧、缺乏,学生练习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尽管有些教师费尽心机,想方设法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2.1.1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学校体育场地是保障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学校正常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通过对应县32所中小学学校体

6、育场地基础设施的现状调查可以看出有400m田径场地的学校占18.8%,有篮球场的学校占43.8%,有排球场的学校占6.25%,有单双杠的学校占21.9%。(见表1)表1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调查统计表400米田径场 篮球场排球场单双杠炉渣 一般水泥沥青一般水泥一般金属木制n335361134%9.49.415.69.418.83.1253.1259.412.52.1.2体育器材设施现状体育场地器材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长期以来,中小学的体育器材都以竞技体育为规格标准,器材的成人化和一统性影响到了学生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兴趣。此外,学校体育场馆条件简陋,体育设施

7、器材严重匮乏。这种“量少质差”的状况,直接导致学校体育课无法开足开齐上好。由表2可见,应县中小学体育器材状况,根本满足不了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健身的需要。表2 学校体育器材调查统计表篮球排球足球铅球体操垫n%n%n%n%n%5个以下825825247516503093.7610个412.51650618.8165026.251015个1443.4618.826.25000015个以上618.826.250000002.2 体育教学计划与实施情况 表3 应县中小学体育教学计划实施情况表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乡镇小学村小学总体有计划75.068.666.720.046.7无计划25.031.433.3

8、80.053.3书写教案87.568.625.313.338.1不写教案12.531.474.786.761.9完全依教案48.147.660.975.063.0部分依教案48.147.639.125.035.5不依教案3.84.8001.5从表3中可以看出:应县中小学校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校没有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呈现盲目随意性(特别是村小学),教案的书写率与学校级别成正比,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而且此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形式化、架子化,连最基本的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更无法达到新课程标准。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教好教坏一个样、上与不上一个样,上课成为

9、立正稍息加解散。备课也就成了一种形式,一种体育老师的负担,其中仅有的38.1%的教案书写率中有63%的教师按教案上课,35.5%的教师有时按教案上课,还有1.5%的教师从不按教案上课。2.3 学校体育“两操一课”现状调查表4 “两操一课”现状调查统计表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天天做有时做不做天天做有时做不做有老师无老师自由活动n243524350514%759.415.6759.415.6015.643.8从表4可以看出天天做早操和课间操的学校情况较好,但有些学校还是不能保证,原因主要是老师认识不够和场地器材限制。课外体育活动也不能保证,而且还随意性大,活动率低。原因主要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学生对

10、训练不完全认识,以及与学校师资、器材、设施的严重缺乏有很大关系。2.4学校体育教师情况表5 应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情况统计表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乡镇小学村小学专职体育教师87.682.419.24.7兼代职体育教师12.417.680.849.1无体育教师00046.2目前,应县体育教师的到位程度还可以,但乡镇里的体育工作只能靠兼职教师来完成。部分村里无体育教师现象还存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体育师资不足、培训意识淡漠、流失情况严重。专职教师教学条件差、生活艰苦、社会地位低下,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得不到相应的福利,职称评定比其他教师相对要难,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大大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因而思想不牢固

11、,到处找机会改行,使得第一线的专职体育教师越来越少了。(见表5)2.5体育课开展现状 表6 学校体育课开设项目调查统计表篮球羽毛球足球体操乒乓武术游泳健身操跑跳投其他n2066242 003227260%62.518.818.86.2512.56.250010084.481.30在应县体育课的开设项目有:跑、跳、掷。其他就是简单如篮球、羽毛球、足球等球类运动。教学内容单一,课堂模式陈旧。应县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特别是小学教师,进修培训机会少,知识更新慢,观念老旧,甚至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如韵律操、健康教育课等。他们深感力不从心,也很茫然,学生学得

12、又很乏味,把上体育课当成一种应付,起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3 结论与建议3.1结论3.1.1通过调查发现应县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陈旧、缺乏,不能保证学生的正常体育教学。物质条件较差,体育场地有近半数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制约应县中小学体育的发展。3.1.2通过调查发现应县中小学体育教育计划还处在盲目随意性的阶段,教学内容形式化、架子化,根本达不到教学标准。3.1.3“两操一课”开展处在学校领导不重视、学生的认识不完全。随意性大、活动率大。3.1.4在应县中小学的体育课,基本上不会去关注体育课的教育内容,教学内容单一,课堂模式陈旧。知识更新慢,观念老旧。教学安排不合理,严重制约学生上体育课

13、的积极性3.2建议3.2.1中小学体育场地是解决如何让学生走到操场上去的条件,因此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条件,仍是今后要不断努力的。针对这一现象,适当增加政府财政预算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积极向社会筹集、捐资办学经费和自制体育设备,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条件,满足体育教学的最基本的需要。3.2.2 重视课外体育,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实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早操、课间操和每天1小时 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3.2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强化队伍整体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14、。根据应县农村学校的现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用支教的形式让优秀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下乡进行半年到一年的教学实践。再则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全方位、多途径的扩展培训渠道,完善教师职前与职后的培训制度,尤其是对兼职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多组织一些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水平。3.2.4 巩固提高开课率,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搞好学校体育工作。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明确提出体育开课率的指标,并将指标落实到各校;其次,学校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开设体育课,并保证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等活动的开展;再次加强对学校体育活动的管理。3.2.5强化领导,明确责任,认真抓好体育教学。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工作质量。加大投入力度,统一工资标准。加强体育教学的质量,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