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223650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寒假期间,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进展了培训。培训中,布置了典型个案发言(9人次)、论文沟通、专家讲座以及教材教法分析等。教师们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总结第一学期试验工作,找到阅历,反思缺乏,并展望其次学期的工作,为试验的顺当进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2. 以专题讨论的形式,推动课改的进展。 要想让课改稳步进展,只靠几个人来推动是不行的,必需要调动广阔教师的乐观性。因此,就必需为教师们供应一个讨论的载体。否则,教师们还会用以前的方法,来教现在的教材。假如真是这样的话,就失去了试验的意义。 出于上述考虑,在试验中,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教师们确定专题,为其自我进展,搭建平台。

2、首先,我组建了课题组。组建的方法是:教师自己报名,只要有愿望,情愿在课改中绽开讨论,就可以报名。结果70余名教师报了名,教师们乐观性很高。其次步,让课题组教师确定自己的讨论专题。我先公布区里的专题“情境化课堂教学”,并配发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课题组教师在确定自己的专题时,可以在区内专题下来讨论,也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动身,自己来确定专题。现在,已在区里备案的专题,包括来自22所学校的23个,占全部试验校(35所)的63%。 本学期末,预备进展专项总结。 3. 加强实效,组织课题中心组献课活动,促进试验的深入进展。(因课题组过于浩大,我又在此根底上,确定了20人的课题中心组。) 本学期,课改的

3、任务很重。要进一步的学习、贯彻新理念;要进展二册教材的使用试验;并要进展评价方案的试验;及专题的讨论等。 为了完成上述的工作任务,我区组织了课题中心组献课的活动。组织课题中心组成员(20人),每人献课一节。献课过程向全区任课教师开放,自愿参与听课、评课。活动中,教师们通过听课、评课,思索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并观摩、研讨教材的使用;通过自评、他评等形式,来学习和使用基教研中心的评价方案;结合献课活动,进展短期专题的讨论。我们把这次活动的专题定位在“计算教学”的讨论上。通过讨论,找出了计算教学低年级的一些方法,确定了根本思路:积存表象进展思维形成技能,并拿出了研讨课,在全区展现。 另外

4、,本学期,我区还完成了全市讨论课、与宣武区沟通研讨等任务。 二、课改以来,课堂的变化 1. 课堂教学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 通过一年的课改,我区一年级课堂教学的气氛,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以前的课堂,教师总是认为学生不懂事,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主体意识差,所以更多的是指令性语言。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这样直接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 现在的教学,教师们熟悉到了学生的重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现在的课堂,教师的指令性语言越来越少,而与学生商议、征求学生看法的语言越来越多,批判性的语言在许多学校的许多班级中已经绝迹,鼓励性评价已深入人心。 2.

5、 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转变。 原来的课堂教学,教师更多的思索学问如何传授,强调学问的完整,是以教学问为目的的。教师把学生看作客体,无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现在,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状况。绝大多数教师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动身(即从学生共性特征动身),并有一些教师能针对本班学生状况,以及本班学生中的个别学生状况动身(即从学生的共性特征动身),来设计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把学问的积存、技能的形成作为学生的进展要素来对待,而不再是关注学问的本身。 3.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 随着课改的进展,学

6、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承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效劳。 4. 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随着“情境化课堂教学”专题的实施,课堂中教学的情境化已得到落实。 从情境的组织形式上,教师们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形式。一些教师在教学“计算”或其他思维密度较大的内容时,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纳“并列式”方式组织教学(多个情境依次消失,相对独立),通过不断变换情境,吸引学生留意力;而在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严密的课中(如统计等),则采纳“因果式”组织形式,即后一情境的消失是前一情境的结果(或说由前一情境推出后一情境)。 从设计情境的内容选择上,教师们紧贴生活,有的就从身边找素材,有的则直接组织学生活动参加,有的则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如一位教师在加法的教学中,与今年春季北京沙尘暴相联系,设计了环保主题。) 从情境使用的目的上,有的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调动学生乐观性;有的教师创设情境,利用学生的奇怪心理,激发学习兴趣;有的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获得自我进展 总之,随着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已摆脱了原来那种严厉、死板的模式,一种活泼的、布满童趣的、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模式,正渐渐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