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尝试.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22038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尝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尝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尝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尝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尝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尝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化学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的核心是“激疑启思,变教为导”。就是通过适时发问,设疑启思,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形成一个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最佳情境,当教师略加揭示指点,他们即可意开词达,恍然大悟,不仅让学生学习掌握了知识,而且从心理上也获得了一种满足,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成为下一次学习的动力。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实验启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和直观教具启发学生思维,即从感性材料入手得出科学的结论,这也是化学学科的优越性。实验和直观教具提供的是最鲜明生动的形象,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

2、维能力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步引导学生按实验目的、观察办法、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得出结论这个程序进行。如在讲分子一节时,我一改复习提问的传统方式,新课一开始,在一只烧杯中倒入蒸馏水并滴入无色酚酞,将另一只烧杯滴有酚酞的浓氨水和其并排放置,不到1分钟,学生发现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也变红了,这时我就问学生:“蒸馏水变红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丛疑顿生,“愤悱”状态就形成了,思维、记忆、想像活跃起来,产生了欲“知其所以然”的强烈心理,为教好分子这一抽象难懂的概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在讲氢气还原氧化铜时,通过演示实验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首先从颜色上观察实验现象,通入氢气加热

3、后,黑色氧化铜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其次试管上出现水珠。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成物到底是什么,最后再由学生写出方程CuO+H2 = Cu+H2O。这样,就不是单靠讲解,而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来认识还原反应的实质。在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来启发学生掌握知识,可以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化学实验也得以提高。二、 设疑讨论启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一个好的精心设疑,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我在教学中有意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正确的或错误的论点

4、展开讨论,各种意见在争论中得到统一,最后我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如在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的教学中,由于第五单元学生学过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钙反应和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我在课堂上提出了让同学们自己设计装置来证明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并检验反应生成碳酸钠。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钙反应具有相似性,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由于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如何证明二者反应了呢?由于初中没有明显现成的答案,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及技能去进行实验设计。有的同学设计把二氧化碳收集在一个气球中然后往气球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然后再注入稀盐酸,观察气球的膨胀和收缩现象;有的同学设计把一个瘪

5、气球(开口通空气)置于密闭的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然后往瓶中注入氢氧化钠等。通过这些实验,同学们一方面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三、对比启发化学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学生如果靠死记硬背,学起来自然感觉枯燥无味,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找出易混淆的知识点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的记忆它们的共性与个性,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整理、拓宽、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就可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氧气、氢气制取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等,进

6、行比较分析,找出制取气体装置规律,应用规律解决实验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又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学生也容易接受和理解,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方法把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制法、装置图及所用仪器的名称、反应原理、收集方法和用途列成表格,与学生一边讲解一边认真归纳,以达到条理清楚,一目了然的效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分析对比,抓住了矛盾的普遍性,突出了各类物质的特殊性,使思维条理化,促进了思维的敏捷性。四、练习启发练习启发就是精心设计一定量的习题,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以便教学双方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在练习

7、中,我重视精讲多练,讲练结合,通过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题多变,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做完一题后,思考答案是否合理?解题关键何在?运用了哪些知识?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也拓宽了学生思路,激发和培养了学生求新、求异的独立思考精神,使学生逐步养成遇到问题,能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不拘泥于已有的范例和模式。在练习过程中,我还注意不同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能力的强弱等因素,在启发过程中对优生适当增加难度,培养创新精神,使其思维更加具有畅通性、变通性和创造性。对差生可从基础性的问题入手,对他们的点滴成绩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做到寓教于情,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练

8、习:3.2 g锌与100g硫酸溶液完全反应,求:(1)生成氢气的质量。(2)反应物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生成物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三层题目一展开,顿生活跃,全体学生对第一问毫不感到困难,很快准确地解答出来。第二问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完成,成绩差的学生则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我让学习好的给学习差的学生讲解。对于难度大的第三问,全班学生的思路都卡了壳,于是我就启发引导采用分步分析法去审清题意、理顺思路,经过几分钟的学生的思考、研讨,进而得出问题的答案。总之,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把“讲座”改为“学堂”,把“一言堂”改为“群言堂”,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真正体现了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唤起了学生学好的愿望。以上是本人一些肤浅的尝试,有待今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