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218448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2年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读完爱心与训练这本书中最大的心得体会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不求回报。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爱心与训练读书心得,供大家参阅! 爱心与训练读书心得篇1 爱心与训练深化浅出、亲切感人的训练 ,“爱学生,就必需擅长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需把自己当做学生的伴侣,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伴侣的爱。”这是李镇西老师训练事业永不言败的最终一道防线。书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都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那种潜移默化的爱,这种爱充盈着整本书,也冲击着我的个心灵世界。 李老师在书中提到:“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

2、”因此我们应当给学生以爱,这种爱不是高高在上的平易近人,而是拿他们当伴侣的伴侣之爱。当看到李老师与“后进生”万同的故事时,我是如此感动。作为一个老师,能够对一个学生费如此大的心思,那么什么样的学生不会被感化呢?反思我的工作,我要学习李老师擅长锻造优秀学生的卓越人格;实施民主科学与共性化教学,把更多的关注投向后进生。像李老师那样,怀着剧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后进生们以心灵的呵护,关心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念。我把李老师书上提到的马特洛索夫的一句格言牢记于心,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既要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如此的宏大,对祖国、对社会、对学生是如此的重要。也要让学生有这种感觉

3、,关心他们熟悉生命的宏大,找到生存的意义。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生命的舞台中演绎好自己的角色!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落放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线!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日,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在实践中学会发觉、制造。这就要求老师关注每个学生:不偏爱分析力量强的优等生,不卑视具有实践制造力量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老师们,不同爱好的学生不行能都成为具有胜利智力的人,但是,假如老师能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以人为本”的训练思想就能充分体现,胜利智力的学生也会大大增加,“共性+特长”的学生也会不断涌现,社会所需要的胜利智力的人才才会层出不穷。 爱是训练力气的源泉,是训练胜利的基础。没有爱的训练是苍白的。但

4、只要我们专心感受,爱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一名老师,要用爱心滋润童心,我们的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点滴之处读了爱心与训练,我深刻熟悉到,训练学生,需要的是罗森塔尔的期盼效应;需要的是李镇西老师的那份坚持。作为训练工,我们要为学生打造一个精神家园式的班级,关注每一个学生,带给学生盼望、力气、光明、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去制造自己绚烂美妙的明天! 爱心与训练读书心得篇2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我来说,家庭生活和学校工作,让我闲暇时间不在向学生时代那么充实,读书自然无疑是开阔我个人视野最好的捷径。尤其是读训练类的专著时,常常便会对号入座,感觉身边发生的好多事和书上讲的比较类似,可以在书中学习

5、到怎样训练教学,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迪,让自己的训练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从容,这样的感觉的确很真实也很充实。 回顾教书生涯,已走过了18个年头。随着现今训练进展的态势,当前要“做一个有才智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过一种有尊严的训练生活。”可为是作为今日的人民老师的一个终极目标。近些天里,我在一个星期内,细细研读了当代堪称训练名家李镇西老师的代表作爱心与训练。感受颇深,在书中受到了许多启迪。 体会之一:老师更应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名家名著更要捧读不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常常向学生推举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

6、生的精神世界。例如:他在给杨守丰书信中的结尾推举他阅读陈祖德的超越自我和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烁时以及傅雷家书。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训练的动力。当然,推举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殊值得我学习。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而才能在需要的时,才能活学活用,信手拈来,对于老师更能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供应适当的精神养分。 体会之二:老师应当真诚地宠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净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

7、。在这里,我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熟悉,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殊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常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懊悔不迭,但学生从来不跟我记仇,一节课的时间,他们又和你玩在一起;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经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非常留意树立老师的形象,用真心宠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渐渐等待他们战胜自我,取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如李镇西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预备就提

8、出了详细的要求;爱学生,就有急躁和学生真诚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判去训练学生。李老师转化万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鉴。例如:我班的彭宇航同学,性格忠厚,思维缓慢,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的,尤其是每次作业,全部同学都能当天完成,可他待到第二天也不能交纳,错误率高。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时常表现急躁督促,对他大发雷霆,可是于事无补,成效不佳。时后与他拉近距离,细心谈话,加以急躁辅导,发觉他的数学思维不是我之前个人认为那样不行救药。所以我们对学生真正了解了,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关爱他。你才会体会到我们的孩子是懂事的,是会对老师有种莫名的感谢之情。 体会之三: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老师职业,

9、当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共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训练的规律。在爱心与训练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日在家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日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日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日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日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日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日“过电影”没有?八问今日方案完成没有?九问今日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日有无铺张的时间?”他要求学生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状况填

10、写。并鼓舞学生“一两天做到这每日十问并不难,但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唯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步入学习的良性循环。”我对比了一下,我也常常建议学生问问自己今日学习了什么内容,今日复习巩固了吗?今日预习下一课了吗?一部分学生真的在做这些事了,而有一部分学生还是学无习惯,乱了一团,所以必需常常指导个别学生学会学习,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 爱心与训练给我感受颇深的就是:老师首先必需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敬重、信任甚或崇拜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训练,学生受到的训练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还有,老师也应当努力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师在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训练胜利事例反复证明的那样:“

11、师生间的感情,是训练胜利的第一块基石。”而离开了老师的爱心,感情的建立便是无源之水。 爱心与训练读书心得篇3 “训练仿佛是行驶的列车,老师就似乎是乘务员,不同的时段迎来不同的乘客,这一批乘客我们还没等充分了解,或许在下一站他们就要离开这列火车,同时上来另一批乘客。这些乘客或许来自同一个省份,或许来自全国各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搭乘这列火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风景有多奇妙,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将这批乘客平安送达,将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珍惜上来的每一批乘客,关怀每一位乘客,为他们送上最贴心的服务,最真诚的问候,最美妙的祝福,让每一位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都得到心灵的享

12、受,这样的旅途才算开心。”题记 花了一些时间,最终把爱心与训练读完了,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乐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索”、“责任”、“忧患” 这是我始终在查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识的文笔:朴实中闪耀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索,伸展中流淌着才智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老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

13、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训练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训练应当怎么读?我以为,应当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索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训练!感受许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索,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惭愧的答卷。 爱心与训练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殊感人的生日祝愿?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

14、万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个老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训练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急躁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惭愧无比!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差生究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急躁、信念。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急躁的老师。 李镇西老师不论是对“后进学生”的转化,

15、还是对“优秀学生”的培育,李老师的爱无不渗透其中。他究竟有怎样的魔力,缘何让学生们对他终生难忘。是高深的思想,是非凡的力量还是独特的共性?这是值得让我仔细思考的问题。 是啊,一个专业学问扎实,人格魅力不同寻常的老师或许会吸引学生,让学生去敬畏他,喜爱他,但能够达到李镇西老师这样跟学生成为一生的知己的老师却为数不多。当一位老师开头真正爱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他就会凭借这种深深的爱,去凝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去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甚至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心血。正如他所说:“素养训练,首先是布满感情的训练。一个受孩子忠心爱戴的老师,肯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爱学生就

16、必需擅长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擅长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学中这样说过:“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爱好,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关怀和最感爱好的是什么,他有哪些欢乐和苦痛等等。我的小伴侣圈子一每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伴侣和受我训练的了。”他因自己小伴侣圈子的扩大而兴奋,因走到小伴侣的心灵深处而带给他们欢乐,而感到无比幸福。这些不是凭借功利性的目的而做训练的人所能真正体会到的。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写道:“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实的真理训练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他所做的一切,证明白这句话的价值。我想说,训练者的欢乐也是学生给的。一个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人会把学生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学生的不幸当作自己的不幸。 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