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古诗背诵内容、译文及赏析录.word.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213818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古诗背诵内容、译文及赏析录.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古诗背诵内容、译文及赏析录.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古诗背诵内容、译文及赏析录.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古诗背诵内容、译文及赏析录.word.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古诗背诵内容、译文及赏析录.word.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古诗背诵内容、译文及赏析录.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古诗背诵内容、译文及赏析录.word.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暑假古诗背诵目录5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赏析】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

2、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苏轼54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 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多么美好,烟雨蒙蒙的景致也很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相宜。【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

3、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苏轼55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lu h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

4、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时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赏析】惠崇,是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江阴期间,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苏轼56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

5、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赏析】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诗歌的末两句中诗人感慨: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

6、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轼57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译文】活着就应该作人中豪杰,死了也应作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赏析】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

7、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一个“不肯”笔来神韵,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她是南宋历史上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58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

8、,添得黄鹂四五声。【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

9、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曾几59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我快死了才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在天之灵。【赏析】 这首诗应该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

10、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

11、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6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历史背景】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

12、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赏析】“河”,指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岳,指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等立地擎天的峰柱。巍巍高山,上接青冥;滔滔大河,奔流入海。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然而,如此的山河,如此的人民,却长期以来沦陷在金朝贵族铁蹄蹂躏之下。“泪尽”一词,千回万转,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期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当然,他们还

13、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叹!陆游61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译文】 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 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虽不知道却也跟着一同耕耘。 傍晚在桑树下学种瓜。【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

14、景。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 又字幼元、友生,自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与杨万里同榜进士。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曾出使金国,全节而归。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诗人”。范成大62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

15、去。【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范成大63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走在那美丽的小路上,忽然看见一处泉眼无声地淌着细流,好像十分珍惜那泉水。前方的一片树阴,看见映在水面上的自己,喜欢上了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池面上,鲜嫩的荷叶才刚刚露出它那尖尖的角,就早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了。看着这一处美景,人们的心中顿时充满了说不出的高兴。杨万里6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