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规模及特别危大工程辨识与管控措施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21145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规模及特别危大工程辨识与管控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超规模及特别危大工程辨识与管控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超规模及特别危大工程辨识与管控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超规模及特别危大工程辨识与管控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超规模及特别危大工程辨识与管控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规模及特别危大工程辨识与管控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规模及特别危大工程辨识与管控措施(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规模及特别危大工程辨识与管控措施编制单位:* 有限公司*项目部 编制 时间:20*年*月目录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程概况 15、危大工程辨识 26、安全管理措施 27、基坑工程风险特征及主要防控措施 28、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风险特征及主要防控措施 39、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拆工程风险特征及主要防控措施 410、悬挑式脚手架工程风险特征及主要防控措施 511、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风险特征及主要防控措施 612、高处作业吊篮风险特征及主要防控措施 713、附着式升降机风险特征及主要防控措施 714、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风险特征及主要防控措施 915、

2、建筑幕墙安装工程风险特征及主要防控措施 1016、钢结构安装工程风险特征及主要防控措施 1017、应急措施 11超规模及特别危大工程辨识与管控措施一、编制目的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加强在建项 目超规模及特别危大工程监控与管理, 制定相应的管控措 施,确保安全生产。有 效规避事故(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项目实 际,特制定本措施。二、编制依据 依据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 人民共和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 37 号)、关于实施 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 31 号)、建设单位危险性较 大的分部分项工

3、程安全管理办法 20* * 号等通知要求,结合在建项目超 规模及特别危大工程辨 识清单进行编制。三、适用范围本措施适用于 * 工程在建项目危大工程风险源管控四、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2工程地址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监理单位6施工单位7基本情况工期天建筑面积*平方米8建筑规模层数地上*层,地下*层9结构类型*结构10基础形式筏板基础五、危大程辨识结合在建工程项目实际, 对施工现场危大工程进行了辨识, 辨识出超规模危大工程 1 项,一般危大工程 10 项,具体辨识情况如下表:风险分级风险名称超规模危大工程基坑工程般危大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般危大工程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稈般危大工程

4、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般危大工程悬挑式脚手架工程般危大工程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般危大工程高处作业吊篮般危大工程附着式升降机般危大工程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般危大工程建筑幕墙安装工程般危大工程钢结构安装工程、基坑工程风险特征与主要防方控措施一)风险特征1 、工期长、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环境控制要求较高;2 、钢筋混凝土支护桩的桩体强度不足或不符合规范要求,出现 严重缩颈断桩或纵筋布置错误,造成支护桩变形超过允许值范围, 甚至发生倒塌3 、开挖时放坡过陡,深基坑边坡失稳;4 、深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时未及时施加支撑,导致支护结构过 大变形;5 、深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清底措施不力引发

5、事故;6 、降水、排水、水位高差等措施不力导致基坑进水引发事故;7 、深基坑施工监测不到位、监测信息不全引发事故。 (二)主要防控措施1 、防范勘察风险,重视对深基坑开挖的地形地貌、水文和工程 地质特点的 观察,对深基坑场地土质的稳定性或膨胀性进行准确评 述,分析可能导致深基坑 土体滑坡的各种因素;2 、高度关注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易造成威胁的重要地 段、重点地 层和重要地质指标认真分析,确保勘察数据稳定性;3 、制定安全可靠的深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方案,严格执行;4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杜绝违单 操作,制定 施工安全管理方案;5 、严格规范施工,严格施工流程,确保

6、质量与安全;6 、强化深基坑工程点位监测与管控,确保监测数据准确,为综 合判断提供 有力依据;七、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风险特征与主要防控措施(一)风险特征1 、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承载力下降,存在安全风险;2 、未按模板支撑体系规范要求施工,纵横向支撑间距及搭设不 符合规范, 导致承载力下降、失稳倒塌;3 、支模体系未经验收报审合格擅自砼浇注,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主要防控措施1 、制定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2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 、加强支撑体系自查自纠,经验收合格浇注;八、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风险特征与主要防控措施 (一)风险特征1、无力矩限制器或力矩限制器不灵敏

7、;2、无超高、变幅、行走限位器或限位器不灵敏;吊钩无保险装 置;卷扬机滚 筒无保险装置;3 、针对塔吊高度超过规定不安装附墙装置;无安装与拆卸施工 方案;4 、针对塔吊基础不符合设计要求,基础长时间泡水。 (二)主要防控措施1 、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2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台帐;3、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与管理制度,组织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 训与考试,杜 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4 、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运行安全。九、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风险特征与主要防控措施 (一)风险特征1 、脚手架与建筑结构钢性连接不符合规范,螺栓不紧固、拉节 点、钢丝绳 卡不紧固不规范;2

8、 、脚手架基础不牢固;3 、杆件间距与剪刀撑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4 、绿网防护不到位,绿网不阻燃存在高空坠物伤人及发生火灾 事故风险。 (二)主要防控措施1 、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确保搭设符合规范 要求;2 、绿网材料符合规定并合格,防护到位;3 、做好连墙件预埋、防雷接地工作。、悬挑式脚手架工程风险特征与主要防控措施(一)风险特征1 、预埋 U 型卡环不符合使用要求,钢丝绳、绳卡安装不规范、 不紧固、钢 绳松动等,易导致失稳发生倒塌事故;2 、未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不按规范的规定计算和搭设, 悬挑型钢 选材不符合相关要求;3 、悬挑钢梁变形、固定端长度不够,预埋钢筋箍

9、筋不合理、预 埋件深度不 够等易导致发生倾斜、松动、倒塌事故。(二)主要防控措施1 、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 、钢丝绳、绳卡、 U 型卡紧固安装规范;3 、悬挑钢梁无锈蚀, 内外架设比例符合施工方案各项技术要求, 确保安 全;4 、预埋件浇注前严格检查,螺栓加设双屋垫圈并螺帽紧固;5 、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施工过程中专职安全员到场旁站。十一、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风险特征与主要防控措施(一)风险特征1 、悬挑长度过长、设计尺寸过大过小、安装位置不合理,搭设 不符合专项 方案要求, 导致平台超载而倾覆。 材料集中堆放风险加大, 堆放材料过高超宽 等导致发生物体坠落,坍塌等

10、事故;2、平台外侧未封闭,导致发生物体发生坠落伤人,钢丝绳穿入 外墙边梁预留 孔,内侧穿钢管套挂住钢丝绳,导致误拆除,钢丝绳磨 损严重等发生安全事故;3 、挑梁与结构连接点设置不规范,钢丝绳受力失效后导致平台 倾覆;4 、未设置限载牌,超重等发生坍塌事故;5 、预埋 U 型卡环不符合使用要求,钢丝绳、绳卡安装不规范、 不紧固、钢 绳松动等,易导致失稳发生倾覆倒塌事故。(二)主要防控措施1 、制定专项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 、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装、拆除施工过程中专职安全员到场 警戒和旁 站,确保平台搭设符合要求,拆除全过程安全;3、设置限载标识牌,安装完成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4

11、、使用过程中严禁超负荷、超高堆放、堆码规范;5 、加强对平台日常安全检查,确保使用安全。 十二、高处作业吊篮风险特征与主要防控措施(一)风险特征1 、吊篮运输进场操控不当,易造成车辆、人员受伤;2、吊篮装卸不当,易发生吊装事故和人员受伤;3、吊篮安装不当导致发生人员受伤、物体坠落打击,高处坠落 事故;4 、吊篮作业过程不当,易发生吊篮摆动、人员坠落事故。 (二)主要防控 措施1 、现场限制车速,遵守场地交通行驶规定;2 、周围设立警戒维护,使用合格的吊具,正确捆绑方法,使用 防坠绳二次 保护,执行吊装许可制度;3、吊篮使用合格产品,高处作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4 、安装作业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

12、全技术交底,专职安全员到场 旁站;5 、制定专项方案,严格按要求落实。十三、附着式升降机风险特征与主要防控措施(一)风险特征1 、施工升降机基础、设备及标节、安装拆卸不符合规定可能在 安装过程、 使用过程、拆除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2 、施工升降机基础坍塌时可能发生倾翻;3 、施工升降机力矩限位失灵, 电梯司机违章作业严重超载超重, 可能发生 电梯失稳倾翻;4 、施工升降机安装、顶升、拆卸不当易发生事故。 (二)主要防控措施1 、制定专项方案,对施工升降机安拆人员、电梯司机进行安全 技术交底;2 、施工升降机的基础,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和说明书进行;3 、施工升降机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验,符合要求

13、后,方可 进行施工升 降机的安装;4 、安装及拆卸作业前,必须认真研究作业方案,严格按照架设 程序分工负 责,统一指挥;5 、安装施工电梯必须保证安装过程中各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必 须使用专用 螺栓,不得随意代用;6 、施工电梯附墙杆件的布置和间隔,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当 机身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大于说明书规定时,应验算附着杆的稳定性, 或重新设计、制作,并经技术部门确认,主管部门验收。在施工电梯 未拆卸至允许悬臂高度前,严禁拆 卸附墙杆件;7 、为防止事故发生,施工电梯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 和拆除,施 工电梯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监督局特种 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 设主管单位验

14、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8 、施工电梯司机操作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准违章 作 作业,严格执行,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于 续;9 、施工电梯安装、顶升、拆除必须先编制施工方案,经项目总 工审批后遵 照执行;10 、所有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工作时佩带好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方案施工, 做好施工电梯通道拉接点拉牢工作, 防止架体倒塌;11 、施工电梯安装完成后,必须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 测中心或建 管局电梯检测中心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十四、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 件安装工程风险特征与主要防控措施(一)风险特征1 、预制构件自身刚度不够,吊装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2 、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运吊装过程倾斜,吊绳吊钩等问题易发生 坠落伤人;3、预制构件的支撑体系强度与刚度不够,在安装过程中易发生 坍塌;4 、现浇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拆除支撑体系,易发生坍塌。(二)主要防控措施1 、制定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专项方案,安装前对施 工人员进行 安全及技术交底;2 、塔吊司机、指挥人员、施工人员操作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 程操作,禁 止违章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3 、施工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处临 边作业时须 背挂好安全带,在高处使用撬杠时,人要站稳扶稳;4 、地面操作人员应尽量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