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192809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知识点汇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管理与管理学1. 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此概念包含 5 个观点: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 调必定产生于社会组织之中。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与 实践,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2. 管理的职能计划: 计划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计划是一切管理活动 的前提,离开它其他管理职能将无法行使,因此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组织: 组织是从 事管理活动的载体,组织的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特点,组织职能是一切管理 活动的保证。 领导:有效的领导领导是组织任务完成的关

2、键因素。 控制: 控制的实质是实 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创新: 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没有创新就 没有发展。3. 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职能,而且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的这些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 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管理不能不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具有剥削性和资本的独裁性。4. 十大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

3、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5. 三种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在行使五种管理职能和扮演三类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三类技能:技术技能: 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 技能: 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及处理各种关 系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6. 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试验法7. 研究对象广义研究对象: 生产力方面: 主要研究生产力的合理组织问题。 生产关系方面: 主要研 究如何处理各类组织之间、组织内部人与人

4、之间的经济关系、协作关系和分配关系,以实 现组织目标。 上层建筑方面: 主要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的环境和组织的外部环境相适应的 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哲学、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 持正常的生产关系。狭义研究对象:管理原理;管理职能或功能;管理的主要方法、技术和手段;第二讲 管理思想的发展1. 西方经济人的理论与价值亚当 ?斯密:有“经济学之父” 称号的英国经济学家经济人假设: 经济现象是由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产生的, 人们在经济行为中, 追 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 劳动分工论: 分工程度是一个国家产业、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 国民财富增长状况的标志;劳动生产力的增进

5、,以及劳动过程中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 力的高低,都同分工紧密相关。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和分工理论, 构成了管理学的理论前提和技术前提。 对于管理学来说, 必须从人的本性和动机出发来构建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斯密提出的分工思想,直接导 致了管理学的诞生。查理巴贝奇:发展了斯密论点,提出了生产组织机构和经济学方面问题,为以后20世纪发展的流水线提供基础。提出按照生产效率不同来确定报酬的具有刺激作用的报酬制度, 这是巴贝奇作出的重要2. 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产生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其早期理论 叫“人际关系论”。1949 年在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会议上, 人们

6、给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定 名为“行为科学”。其主要理论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X、丫理论;Z理论3. 人际关系论人际关系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4.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三个基本观点: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 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 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评价:它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 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 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由于 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

7、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 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的需要。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 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就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泰勒把工人看 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 最大限度的压榨。5.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主要内容:法约尔认为,企业不论大小,其全部活动可以概括为六大工作,即:技术性 工作、商业性工作、财务性工作、会计性工作、安全性工作和管理性工作。而且法约尔指 出,无论是管理者或执行者,都需要培养完成这 6 种工作的能力,特别是管理能力和技术 能力。管理工作的

8、5 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的 14 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 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和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 精神。法约尔的贡献主要在管理的范畴、 管理的组织理论、 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 为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 两者不同法约尔与泰勒是同一时期的人物, 其关注的焦点是整个组织, 故被称为一般管理理论家。 泰勒关注的是生产现场管理,而在发展一般管理的理论方面,即解释管理者的工作是什么 以及有效的管理由哪些要素构成方面,法约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三讲 管理的基本原理1. 管理原理的

9、主要特征客观性;客观性;稳定性;系统性2. 责任原理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要挖掘人的潜能, 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 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任务相应的责任。责任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奖 惩要分明、公正且及时。3. 系统原理: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 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 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看,可分为自然 系统和人造系统。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系统的属性, 系统具有: 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 三个特征。整体性原理。开

10、放性原理。动态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综合性原理。4. 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这是管理理论发展到 20 世纪末的主要特点人本原理主要包括如下主要观点: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管理是为人服务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5. 效益原理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它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个方面。 效 益与效果、效率不同。效益是管理活动的永恒主题,任何组织管理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追 求和获取效益。管理者在追求效益的工作中注意: 时间工作中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经济效益; 影响管 理效益

11、的因素很多; 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全局效益相一致; 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在管理活动中,必须建立正确的效益观。第四讲 决策与计划1. 决策的定义简单定义: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就是决策。具体的定义: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 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2. 决策的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3. 决策的依据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 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这要求理者在决策 之前以及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另外在收集信息 时应进行成本收益分析。4. 决策的类型按目标实现的

12、周期分为: 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按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分为: 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按主体分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按起点分为:初始决策与追 踪决策。按决策所涉及的问题,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 度,可将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5. 决策的特点目标性:没有目标的决策是不存在的。 。可行性:决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资源。 。选择性: 决策的关键是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 。满意性:决策的原则是满意而不是最优。 。过 程性:组织的决策不是单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而在这一系列决策中,每个决策本身 就是一个过程。动态性:决策不仅是一

13、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 的过程,没有真正的起点和终点。6. 决策的过程: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识别目标;拟定备选方案 ; ;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 ;; 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实施所选定的方案;进行监督和评估7. 决策的影响因素环境:环境从二个方面对决策施加影响: 一是环境的特点影响组织的活动选择, 如市场 的稳定还是动荡,市场的结构等;二是对环境的习惯反应模式也影响组织的活动选择。过去决策:过去的决策是目前决策的起点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决策是有风险的, 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会影响其对方案的选择伦理:决策者是否重视伦理及采用何种伦理标准会影响其对待行为或事物的态度, 进而 影响

14、其决策。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会影响组织成员对待变化的态度, 进而影响到一个组织对方案的选 择与实施。时间:美国学者金和克里兰把决策划分为时间敏感型决策和知识敏感型决策。8. 计划的定义从名词的含义而言, 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 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 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组织预期目标和行动方案所做出的选择和 具体安排。即确定组织未来发展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 计划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9. 计划的类型按时间跨度,可将计划分为: 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按组织的职能可分为: 业务计划

15、、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根据涉及时间的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程度可分为: 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可将计划分为:具体性计划、指导性 计划。按组织活动的类型将计划分为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10. 计划的性质目的性:任何组织任何时候都必须具有生存的价值和使命, 决策活动为组织确立了存在 的使命和目标并且对实现的方式进行选择,而计划工作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上的进一步展开和细化基础性: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 依据孔茨所言, 计划工作是一座桥梁, 给组织提 供了通向未来目标的道路,给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普遍性和秩序性: 制定计划是组织中各级主管人员的一个共同职责。 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中蕴含着一定的秩序。这种秩序随着不同组织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最主要的秩序表现 为计划工作的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效率性:计划的效率可以用计划对组织的贡献来衡量 ; 贡献是指在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 所需要费用及其他因素后所得的剩余。11. 计划工作的原则限制因素原则: 指在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时, 人们越准确地识别并解决那些妨碍既定目 标实现的限定性因素或关键性因素,也就会越容易和越准确地选定最有利的备选方案。许诺原则:指计划期限应当延伸到足够远,以便在此期限中能够实现当前的许诺。投入原则:指合理的计划工作应当包括未来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