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雪》为例看三种读解理论的运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183654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雪》为例看三种读解理论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雪》为例看三种读解理论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雪》为例看三种读解理论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雪》为例看三种读解理论的运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雪为例看三种读解理论的运用文章作者:黄最惠来源:语文教学通讯2008-8-26 8:58:03 热点推荐:冯为民:教好语文选修课的浅见李彬: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内涵探唐建新:感受台湾中小学国文课本的编排 作者理论、文本理论和读者理论这三种著名的读解理论范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占据过阅读的中心位置。落实到语文阅读教学,我们大致认为作者理论对文本的解读过程是以作者为中心的,是由读者(师生)到文字(课文),再到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就是恢复作者原意。文本理论则专注于文本所表现的语言世界和形式结构。读者理论认为凡有理解就有不同,一个文本可以读出多种意义,通过一代代师生的解读,课文的意义

2、可以被不断丰富,不断读出独特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创新意味。笔者前不久曾教雪一文,尝试过分别用上述三种理论读解文本,颇有意思,整理之,供抛砖引玉之用。 从作者理论的层面进行解读深入研究作者及其创作,巧用互文理论加以印证。 纵观鲁迅的散文,其始终贯穿着两个独特的话题:即“爱”与“死”的体验与思考。鲁迅不仅真诚、直率地写出了他自身作为一个“人间至爱者”从生到死的生命的、精神的历程,而且十分感人地写出了他所目睹的像他那样的“人间至爱者”的“死”: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父亲的病)、徐锡麟和范爱农(范爱农)、刘和珍(记念刘和珍君)、柔石(为了忘却的记念)、毕磊(怎么写)可以说都是鲁迅散文中最

3、动人的篇章,都是表现“人间至爱者为死亡所捕获”的主题的,由此而升华出的诗的散文,如雪、死火、秋夜、女吊、这样的战士等等,无一不是鲁迅散文的精粹。鲁迅的散文创作有两个高潮,即写作野草与朝花夕拾的1924年至1926年间,以及着手写夜记创作计划的1936年,都是他个人生命面临疾病与死亡的威胁,心境最为“芜杂”、阴暗、寂寞的时刻,产生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心理与情绪的需求,要用“爱”的呼唤来医治心灵的创伤,平息内心的痛苦。我们结合原文,再回味雪的前三段写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情趣盎然的雪地塑罗汉,原来是作者这种“爱”的、如梦幻般温馨可人的需要被抚慰的心理与情绪的需求。但鲁迅毕竟是鲁迅,面对肃杀

4、的、凛冽的、孤独的、无人理解的现实,他作着更为冷峻的思考,并像朔方的雪一样,“蓬勃地奋飞”,“旋转而升腾”,以达到个体生命的升华与超越。相比江南的雪,作者明显偏爱“朔方的雪”,可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江南的雪”,甚至于用两个小节写塑雪罗汉的情景?这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情赞美”和“对童年生活美好的回忆”,更是作者疗治创伤心理与情绪的需求。王蒙认为雪是鲁迅作品中少有的温情之作,这一类包括好的故事和一觉。野草中绝大多数作品的气氛和基调或是阴冷、或是激愤、或是悲观、或是绝望,而这三篇却给人一种珍贵的暖意和亮色。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鲁迅精神世界中那少以示人的一面。鲁迅在雪中塑造了两个形象:江南

5、的雪和朔方的雪,使我们联想起两种性格:童年和青春的美艳与脆弱,战士和公民的坚强与孤独;敷染了两类美学色调:玫瑰的和斑驳的,亲切的和严峻的,鲜活的、深重的、怡悦的和粗犷的、温馨的、悲壮的这二者像一个乐曲中的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纠缠,互相争斗,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然而是非凡的篇章。由此,我们可以大概地得知:“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是人生意义上和美学意义上的两种象征。比如文中说鲁迅虽怀念童年和青春的美丽,但也沉重地感觉到、清醒地懂得:童年和青春虽然美丽多姿,却也有它软弱、不定、短暂的一面,“童年和青春是要长大的,长大了就要变化,也应该变化,鲁迅是最不喜欢老了还要装小孩的老菜子

6、的”。文中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灿灿生光旋旋升腾的“朔方的雪”,也如秋夜中的“枣树”一样,可看作是当时鲁迅的自我象征。“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这些都该是鲁迅有意无意中的自我定性吧,那是经历大磨难之后的坚定和从容,那是经过苦痛洗礼之后的成熟和骄傲,那是一种美丽而高贵的人生境界。 从文本理论的层面进行解读用细读法,对关键词句进行推敲、斟酌和挖掘。 如雪开头写“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课文附录的孙玉石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中认为“他是由北方落雪的自然现象引起感兴,而想起了南国的温暖,曲折地对于使暖国的雨变成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

7、雪花的北方凛冽的严冬,表示了自己内心的不满”。“在散文诗的后面,鲁迅把朔方孤独的雪称作死掉的雨,称作雨的精魂,就是对这一段感兴之话的很好的说明。” 这虽不失为一种能自圆其说的说法,但文末鲁迅究竟为什么把朔方的雪称作“死掉的雨”,称作“雨的精魂”?既然是“向往江南雪景温暖的春天一般的美好理想,而憎恶地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既然是“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那么为什么不称作“顽强的雨”、“雨的斗士”? 再细细咀嚼,我们不难发现鲁迅把“朔方的雪”称作“死掉的雨”,称作“雨的精魂”,恰恰是为了凸现朔方雪的独立“精神”与“灵魂”,这也正是文本所散发

8、的人生的一种灵魂奔放无畏、精神超迈独立的境界。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社会,都少不了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现实,就像四季中无法抹去冬天一般。再读“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看似向往,看似赞美,却透着一股“梦终要做醒”的清醒。 从读者理论的层面进行解读在分析学生读解过程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认知冲突,激活思维,积淀阅读感悟。 雪是一篇与学生认知结构不太相适应的作品,其读解接受方式大致有四种。第一种是被动接受,只是悬空地虚拟想象,完全套用课文附录或教师教学用书的观点,因为出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认知结构无力进入文本世界。第二类是过度自信,初步进入文本就浅尝辄止,轻率作出结论。第三类是变形接受,缺

9、少整体意识,注意到了文本的许多细节,但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抓住某句话、某个人、某件事便推导出结论。第四类是顺利接受,结论合理。他们先辨作者,再看写作背景,然后细究结构,贯通全文,再得出结论。 例如网上一个叫钱小明的教师从雪中读到了三种人生:“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象征着三种人生“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让“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是自己应该感到“不幸”而又不一定不幸的人生;“滋润美艳之至”,是如小丑般媚俗而受宠,却终究因没有灵魂而成为匆匆“过客”的人生;“蓬勃地奋飞”“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是永远独立独行却必须忍受“孤独”的人生。 如何帮助学生进入高水准的阅读层级呢?关键是引导其形成认知冲突,激活思维。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反思的不力,将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反思能力、读解能力的有效培养。只有在准确预估学情,教师自己先独立、深刻解读文本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有效问题,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与文本发生碰撞交流,从而真正走进文本。 (浙江舟山定海四中;316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