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162052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调研报告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制度是进一步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推进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所产生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地方政府审计机关或其授权机构受法定代表人主管领导和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对经济组织在任期内的工作成果进行鉴定,明确经济责任,客观公正地评价其经济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活动。 一、县级以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计划性与临时性的矛盾。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不确定性造成了任务安排的临时性,直接影响了审计部门的计划性,审计力量的协调成为突出问题。由于审计任务的临时性、没有计划性,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先任后审”的逆程序作法,这样一来经济责任审计就流于形式

2、,起不到监督领导干部廉政勤政的效果。 (二)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的矛盾。由于目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化,人事变动频繁,离任审计对象较多,如领导换届,一次性的离任审计委托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有的时间跨度较长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审计结果报告),而审计部门力量较少,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计方法还多停留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方法上,审计资料的连贯利用也较差,往往使离任审计工作“人疲马乏”效率不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很难保证,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评价与评价标准的的矛盾。审计评价也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如何客观、准确、具体地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事项进行评价,一直是审计人员在审计中急需

3、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以及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的评价方面,缺乏一个较为系统的评价体系,没有量化界定,审计人员难以操作。 (四)审计结果与公开透明的矛盾。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情况写出审计结果报告,审计结果报告报送上级人民政府,抄送干部管理和纪检监察部门,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标准,不利于将群众监督与审计监督结合起来,也不利于审计人员在群众监督下,不徇私情、客观公正地实施审计。 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重视和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审计机构,选调和配备一批政治素质好、熟悉审计业务、具有一定

4、政策水平的干部从事这项工作,以尽快适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力量。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多方面给审计工作尤其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必要的支持,为尽快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部门联动。成立一个由党政有关领导参加,组织、人事、监察、审计等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布置、反馈和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地方党委、政府要根据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需要,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模;干部管理部门和审计机关共同拟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名单,提交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

5、组讨论决定,再提交党委、政府批准,纳入审计机关年度项目计划。组织部门严格应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做到不审计、不任、不重用,参考审计结果,再决定人事去留。将“离任审计”的观念转变为“任职审计”的观念上来,积极推行“任中审计”有利于分解工作量,避免突击性,从而使得审计部门有充裕的时间来澄清问题,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率。 (三)保持职业性。分清什么可以评价,什么不可以评价,严格按照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标准。具体做到: 1、不属于规定审计范围之内的事项不予以评价。 、没有经过审计的事项不进行审计评价。主要指有的具体事项,虽属审计范围,但由于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没有涉

6、及,如根据被审单位或个人提供的工作总结、业绩报告、会计报告、述职报告等之类的资料等。 3、没有足够的证据作支持的审计事项不予评价。 4、评价尽可能用数字说明问题,从而表达事实,进行评价,不能脱离数字这种表现形式去盲目评价。5、在评价中要注意分清工作和经济上的失误。是属于工作失误还是违法违纪行为,是集体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力求准确无误。 、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要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除了定期的业务培训以外,还要鼓励审计人员自学,定期开展审计工作经验交流,针对审计评价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等办法,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和技能,正确规范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 (四)尽快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建立一系列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部监督管理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审计监督如何与纪检、组织监督有机结合;纪检、组织部门如何反馈审计结果运用情况,怎样确定审计结果的运用标准。只有尽快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才能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全社会广泛推行,并更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第 2 页 共 2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